2011年,基辛格在北京参加纪念他秘密访华40周年的活动,他与王波明合影并在照片上签字留念。
“一个人这么执着,从1971年秘密访华以后,一直希望中美之间能够有比较好的互动,50年如一日都在推动这件事情,这也就是基辛格能做到”
口述|《财经》杂志总编辑 王波明
整理|《财经》记者 江玮
编辑|苏琦
11月30日,我得知基辛格先生在美国家中去世的消息,感到很难过,也很震惊。为什么震惊?因为一个多月前我在纽约参加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组织的中美民间会谈期间,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颁奖晚宴上,见到了基辛格先生。当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向100岁的基辛格颁奖,以表彰他对中美关系所作的贡献。
虽然基辛格当时是坐着轮椅被推到台上,但我感觉他的精神挺好,还发表了超过10分钟的长篇讲话。我去和他打了招呼。我和他在这一生当中算是老朋友了。上世纪90年代,我第一次见到基辛格。此后和他见过十几次,有时是在纽约,在他的办公室,有时候是他到中国来,还有其他各种场合,每次聊天的主题都离不开中美关系。
基辛格先生是中美关系美方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都在为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我想在这里回顾中美关系最早的历史,因为我和这些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情结。我的很多回忆其实基辛格在一本叫《论中国》的书中提到过。
中美非正式外交往事
基辛格在访华40周年纪念宴会上与王波明交谈,右二为前外交部长李肇星。
这个故事要回到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后的抗美援朝战争。彼时中国与美国的关系非常对立,处于军事冲突状态,中美政府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但是确实又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因为中美交战后双方都有一些战俘,这些战俘得通过一个机制进行交换。
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之前,中美在官方层面没有任何接触。日内瓦会议美国代表团的团长是国务卿杜勒斯,中国代表团团长是周恩来总理,他同时兼任外长,我的父亲王炳南则是代表团的秘书长。当时杜勒斯给美国外交使团下达了一个命令,要求他们在遇到中国代表的时候,不许和对方握手,为的是让中方感觉到美中之间除了正式谈判没有任何其他关系。
在这次日内瓦会议上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当时的美国副国务卿史密斯觉得还是应该跟中方代表团有一定的接触。所以在我父亲的安排下,会议期间史密斯与周恩来总理在喝咖啡的地方相遇,谈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但这也算是一种接触了。因为有杜勒斯要求不许跟中方代表团握手的命令,当他们会谈结束的时候,史密斯用胳膊肘去碰了碰周恩来总理的胳膊,以示友好。
周恩来与基辛格举杯相庆。(资料图)
日内瓦会议最大的成果是为了解决中美双方的一些问题,双方同意建立一种机制,展开大使级会谈。1955年,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波兰举行。当时我的父亲王炳南是中国驻波兰大使,和美方先后进行了九年谈判。波兰政府在华沙的肖邦公园提供了一个很古老的地方用于会谈,后来我有很多朋友都去那里参观过。我于1955年出生在波兰,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有时开我的玩笑,说你怎么变成了波兰人。基辛格在他书中写道,中美大使级谈判是当时中美之间唯一的沟通渠道。
中美大使级会谈取得的成果之一是中美就战俘互换达成了协议。另一个成果大家可能不知道,就是通过华沙谈判,我们换回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当年我的父亲专门去谈,用了5个美国飞行员,把科学家钱学森换回中国。
还有一次是避免了台海危机的恶化。那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蒋介石说要反攻大陆。毛主席就让我的父亲通过中美大使级会谈去摸一摸美国的底。美国驻苏联大使在那段时间不断飞往华沙参加中美大使级会谈,我父亲把他请到家里,在不经意间问他,说台湾方面要有所动作,要和我们打仗。美国大使说,我知道你请我到家里吃饭肯定是有什么事要问我,如果是这个问题,美国非常反对台海发生危机,如果他们坚持要打仗,我们要和你们一起反对蒋介石。
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中国跟苏联交恶,爆发了珍宝岛事件。彼时的美苏领导着世界上两大阵营,考虑到中国与苏联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就商量如何能把与中国的关系稍微缓和一点,恢复一些。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包括在波兰的渠道,美国大使想传递这个信息。但当时中国大使不在,因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所有大使都得回国参加,中国驻波兰的使馆只有参赞,而参赞没有这方面的授权,因为这个事太大了,参赞一度只好躲开美国大使。
接下来就是乒乓外交,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乒乓外交始于一个插曲,是中美球队在日本打完球后,有一个美国乒乓球运动员误上了中国队的大巴。中国乒乓球冠军庄则栋和他交谈了几句,后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副团长找到中国队,希望中国方面邀请他们访华。
此事一级一级地上报,一直到毛主席那里。毛主席考虑过后认为,为什么不能邀请美国的乒乓球运动员来?欢迎他们到中国来,可以作为一种民间的友好善意释放。这件事情也传到了美方,尼克松、基辛格都知道了,他们也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美国乒乓球运动员最终成行,在中国受到了很好的礼遇。
所有这些都表明双方在释放善意,那么最后一斧子怎么进行?这时候出来了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他从中斡旋,看能不能安排基辛格到中国访问。中方同意了。但这个消息如果当时透露出去,将引起世界的震惊,所以安排基辛格访华是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
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周恩来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资料图)
基辛格推开中美关系大门
2014年,王波明在纽约的一次聚会上与基辛格和基辛格夫人合影。
1971年7月,基辛格到巴基斯坦访问,但这次访问完全是幌子。到了巴基斯坦以后,基辛格就称自己病了,取消在巴基斯坦的一切活动。但他只有48小时,两天的时间。中国派了4个人前往巴基斯坦迎接基辛格,其中有外交部欧美司司长章文晋,还有礼宾司的王海容、唐龙彬和唐闻生。唐闻生是当时的英语翻译,基辛格每次见到唐闻生都叫她小唐,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每一次见到唐闻生他都觉得非常的亲切。
后来的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了。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访问中国,基辛格的秘密访问为尼克松访华做了很多铺垫。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要求美国代表团成员不许跟中国外交官握手。而1972年2月21日,当尼克松走下飞机的时候,面对在机场迎接他的周恩来总理,尼克松远远地就把手伸出去,那次握手被称为“世纪握手”。
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双方同意建立联络处,布什成为美国驻华联络处的第一位主任,他后来当选美国总统。中美关系慢慢走向正常,直到1978年年底,时任美国总统卡特正式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79年1月,邓小平在中美建交不久后就访问了美国,在美国刮起一场旋风。他在美国受到热烈欢迎,也给美国人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人们听说他喜欢篮球,在欢迎他的仪式上还专门安排了篮球表演。
虽然当时基辛格已经从国务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他一辈子都在致力于中美关系的良好发展。
离开政坛后的基辛格成立了事务所。在我们早年的对外引资中,基辛格帮助很多美国大公司进入中国。基辛格有一条原则,他不受理中国公司对他的委托,也就是说基辛格事务所只赚外国人的钱,特别是美国的。当然也有欧洲的跨国公司去找基辛格,希望他能做代理。跨国公司对中国不了解,碰到各种问题,基辛格帮助它们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
基辛格提到过中美共治(G2)的概念,认为中美两个大国应该共治,联合起来推动经济发展等议题。但后来的特朗普和拜登都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他对中美关系的建议越来越不被现有的美国政府接受,变得边缘化。美国现在的既定政策是认为中国是对手,但基辛格认为中美不应该是对手,中美在制度和观念上可以不同,但还是有能合作的地方,比如在气候变化、经贸领域和民间交流等方面。
一个人这么执着,从1971年秘密访华以后,一直希望中美之间能够有比较好的互动,50年如一日都在推动这件事情,这也就是基辛格能做到。一个多月前,我在纽约看到他坐在轮椅上讲话,一时感到有些心酸。
基辛格一生访问了中国100多次,近年来我一度以为他已经走不动了。2011年,我们为他举办了秘密访华40周年的纪念活动,把他的老朋友和老朋友的后代都找来,那次他非常高兴。他有一次专门找到我,想了解中美大使级会谈的事情。那是中美关系的前奏,发生在他秘密访华之前。他对其中有些情况不清楚,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找我来问。他的著作《论中国》里专门有一段是讲他秘密访华之前的事情。
2011年6月,基辛格访华40周年晚宴合影。(资料图)
2011年6月,基辛格在访华40周年纪念会上与嘉宾回顾精彩的历史瞬间。(资料图)
中美关系是基辛格人生和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推动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为中美这对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做了很多工作。直到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公开演讲,他还在告诉大家,中美尽管在观念、价值观、制度上存在分歧,但有分歧没关系,只要大家能共同在合作的领域,比如在经济和气候问题上展开合作就好。
有人说基辛格爱中国。我觉得作为一个美国人,基辛格肯定是站在美国利益的角度上,但他坚信中美关系能够发展而不是脱钩,对世界都有好处。他以此为目标,一生都在做这样那样的努力。他的去世是中美关系的一大损失,我在此表达沉痛的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