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飞
01
天津抢人再度加码
天津又开始抢人了。
10月23日,天津人社局等7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入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加快引进优秀人才来津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提出了10项引进人才措施。
这一次天津为了抢夺全国和全球人才,动用了财政补贴、创业支持、购房支持、户籍便利等多种工具。
比如在财政补贴方面:
天津提出,对我市重点产业链企业引进的博士、博士后,符合相关条件的给予每人20万元奖励资助;设立博士后创新岗位,每年择优遴选一批优秀进站博士后,给予每人20万元奖励资助。符合相关条件的优秀博士后,出站后留津工作的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资助。同时,对于民营企业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按照相关规定给予30万元建站补贴。
创业支持方面:
对在津落户5年内的“海河英才”,提供免费创业培训服务;给予最长3年、最高50万元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或最长2年、最高300万元的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并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首次创办企业的,给予最长3年五项社保补贴和1年岗位补贴;租房创办企业的给予每月最高2500元的房租补贴。
购房支持方面:
在津工作的外籍人才与单位协商一致的,可按照我市有关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购房提取、贷款等享受与我市缴存职工相同政策。
落户支持:
赴高校集中的城市,提前锁定有意向来津的高校毕业生,采取“统一审核、快速受理、全程代办”的方式,集中办理引进落户手续。
02
户籍是天津的王牌
这一波高低搭配的抢人措施,的确很有吸引力,尤其是落户支持,必然会助推天津成功引进一波人才。
毕竟,天津的户籍太香了,是天津抢人的王牌。
2018年天津就动用过户籍工具,成功抢夺过一批人才。
当年,天津推出“海河英才”计划,提出全日制高校本科毕业生不超过40周岁、硕士研究生不超过45周岁、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可直接落户后,更是迎来了一波落户潮。但是由于天津的户籍太香。
当时天津的落户平台一度崩溃,权威媒体报道,24小时30万人申请落户,三天100万人咨询的盛况。之后给政策打了补丁,要求落档才能落户后,才将落户势头压了下去,也杜绝了户口空挂。
去年,天津再度为落空户堵上了漏洞,发布了《市招委关于天津市普通高考报名有关事项的通知》。
这份文件中提出了一个改变天津学生参加高考规则的内容:户籍加学籍。
以前在天津参加高考的学生,只要户籍在天津就行了,现在不行了,从2022年普通高考报名(2021年11月初)开始,天津高考报名条件由单一的“户籍”要求调整为“户籍+学籍”的要求。
这一招是为了避免挂空户口,来争夺天津的教育资源。想要在天津参加高考,不但要户籍过来,而且学籍也要过来。
政策给予三年过渡期,2022年高考必须有1年学籍,2023年高考必须有2年学籍,2024年级以后高考必须有3年学籍。
也就是说,现在你把孩子的户口转过去,是参加不了2023年的天津高考。往后,必须是户籍在天津,且高中三年都在天津就读才行。
天津的户籍之所以这么香,在全国仅次于京沪的含金量,是因为天津拥有其他城市望尘莫及、艳羡不已的高考录取率。
以2020年高考录取率来看:
第一,一本录取率北京最高,高达30.5%,意味着每三个考生,差不多就有1个可以考上一本。其次是天津、上海,一本录取率都在20%以上。
第二,211录取率,北京最高,达到14%。其次是上海、天津。海南、青海也在10%以上。
第三,985高校录取率,天津最高、上海次之,北京第三。录取率最低的是安徽、河南。
综合得出的结论是,2020年天津的一本录取率是21.4%,仅次于北京的30.5%。这一录取率是河南的3倍,是广东、江苏的2倍左右。
其211高校录取率是12.7%,是广东的4.7倍,是河南的3倍。985高校5.8%,同样位居全国前列,是广东的4.5倍,是江苏的4.1倍,是河南的5.3倍。
如此高的录取率,家长们想要将户籍转移到天津需求非常强烈,尤其是靠近天津的河北人。
从天津的购房人群的外省占比,就一目了然。
根据天津中原地产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天津购房客户中,本地人只占比37%,外地人占比63%。其中河北人占21%,山东人占8%,河南人占6%,黑龙江人占5%,山西人占4%,内蒙古人占3%,湖北人占1%。
二手房购房群体占比,与新房大体一致。
现在这个宏观市场环境下,这么多外地人跑天津去购房,肯定不是去投资的,而是看中了天津的高考优势。
买房可以增加落户积分,只要成功落户,学籍也一并转过来,就能享受到天津一骑绝尘的高考录取优势。
这就是天津的户籍优势。
03
抢人背后的两大主因
天津动用财政补贴、户籍加持、购房支持、创业补贴支持,不仅要走出去抢夺高校重镇的人才,还要抢夺全球人才,背后有两大因素。
第一,天津的人口不断减少。
受经济、产业调整阵痛影响,天津过去十年常住人口震荡下滑。去年天津人口减少了10万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天津的人口转向始于2016年,2019年与2020年短暂上升,之后再度下跌。2022年天津的人口相比于2016年的巅峰,减少了80万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天津市统计局
这种局势,即便在人口红利尚有的时代,也感觉到了紧迫,何况是如今人口红利终结的时代。
在人口红利终结的时代中,中心城市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躺赚人口红利,想要继续享受人口红利,必须亲自下场才行。
君不见强悍如苏州,今年也专门奔赴高教重镇武汉,承包了八节高铁车厢,拉了一火车大学生来苏州两日游,试图通过自身的城市魅力和产业实力,吸引更多的武汉大学生来苏州就业。
天津还有什么理由,不行动起来。
第二,产业转型需要人才支撑。
天津十年经济增速放缓,有诸多因素。
主动挤水分,北方环保政策之下关闭了一大批落后产能等。其实更为重要的,还是产业跟不上时代。
一方面,过去一二十年,天津脱实向虚过快,这一点青岛也是一样。
在上一轮追逐服务业的浪潮中,天津与青岛也脱实向虚过猛,作为工业起家的两座城市,工业是两座城市的基石,但过去一些年,两座城市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一路下滑。
数据显示,2010年天津第二产业(广义制造业)占比为53.1%,占总GDP比例超过一半。如今,占比只有37%。
青岛方面,2022年第二产业占比为34.8%,要知道2015年,青岛二产占比还高达43.3%,2010年更是高达48.7%。
同期的宁波,2010年的第二产业占比55.4%,2022年为47.2%,占比合理下滑,广义制造业在经济中占比仍接近一半。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宁波、青岛、天津统计局
在这种背景下,天津、青岛、宁波之间的格局被打破。天津的经济排名一路下滑,如今已经跌出前十。
面对这些,天津已经提出了制造业回归的目标,占比提升。
天津市政府提出:
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目前这个数值为3.6%。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25%,目前占比为21.8%。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0%以上,目前为26.1%。
天津前三季度的GDP增速,仍不如意。产业升级与转向,必须提速才行。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而要完成工业增加值回归、制造业占比回归、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就需要不断升级落后产业、布局新兴产业。
要做到这些,需要资金,需要技术,更需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