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碳酸锂2401主力合约延续下跌趋势,跌破10万元/吨大关,收盘触及跌停板,报9.635万元/吨。此外,2402~2411合约全部跌停,续创上市新低。
来源:同花顺
2023年7月21日,碳酸锂期货在广期所挂牌上市,上市初期一度涨超24万元/吨,此后便开始了漫漫下跌之路,截至12月4日,短短4个多月时间,区间跌幅已近60%。
受期货大跌影响,碳酸锂现货市场价格也跟跌。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7月21日,碳酸锂现货价为28.76万元/吨,12月1日,现货价已跌至12.34万元/吨,和碳酸锂期货跌幅相近。
碳酸锂现货价 来源:同花顺iFinD
为什么大跌?
碳酸锂期现货价格持续下跌主要还是市场供需失衡导致的,前几年,由于碳酸锂价格的大幅上涨,不少企业纷纷投资开矿,产能忽然暴增,而如今即使在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依然供过于求,从而导致价格持续下行。
就刚刚过去的11月份来看,供应端部分大厂的产线从检修中恢复,排产、开工率明显上行,市场碳酸锂供应有所增量;同时前期积累了大量碳酸锂库存的锂盐厂为了回笼资金,逐步出清库存,导致供应量出现增加。和合期货预计,11月份碳酸锂产量为37294吨,环比增加9%,同比增加99%。
在国内产量不减的情况下,碳酸锂进口量的同比大增也使得价格承压。据海关总署数据,10月我国碳酸锂进口量1.08万吨,同比增长29.88%。1~10月,中国碳酸锂合计进口量12.14万吨,同比增长7.59%,月度平均进口量1.21万吨。
和合期货表示,2023~2024年的矿端供应增速预计保持在35%以上的高水平,而需求端新能源汽车由高增长逐步回落,所以供大于求局面暂时难以改变。
大跌对企业的影响
锂价的大跌自然使得锂矿企业业绩承压,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A股27家被纳入锂矿概念的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平均同比下滑63.47%。
龙头企业中,天齐锂业(002466.SZ)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0.99亿元,同比下滑49.33%,公司方面表示,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公司锂化合物产品销量和主要锂产品的销售均价均较上年同期下降;而赣锋锂业(002460.SZ)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出现双降,共实现营收256.82亿元,同比下降6.99%;净利润60.10亿元,同比下降59.38%。
面对碳酸锂现货价格的持续下跌,天齐锂业近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采用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将格林布什开采加工得到的优质锂精矿直接应用于公司中游锂化工产品的加工当中,在实现原材料100%自给自足、保证资源供给的同时,最大化降低原材料成本,同时结合公司领先的锂化合物生产加工水平,有效实现锂产品利润空间合理最大化。
而对于碳酸锂期货价格的持续下跌,投资者也很关心相关上市公司是否采取相应措施对冲风险。
11月30日,在赣锋锂业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询问“公司有没有参与广州期货交易所碳酸锂期货交易?”公司方面回应称“截至目前,公司暂未参与广州期货交易所碳酸锂的交易。”
天齐锂业方面也表示,目前公司没有开展碳酸锂期货相关业务,未来公司如有相关计划,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过,根据公司发布的公告,11月27日,广期所决定新增天齐锂业为碳酸锂期货交割厂库,自广期所公告之日起生效。
雅化集团(002497.SZ)方面回应投资者时则表示,公司将积极利用期权期货套期保值工具应对价格波动风险。
不过,也有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了,例如鹏辉能源(300438.SZ)表示,为减少生产经营所需相关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给公司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董事会同意开展最高保证金额度不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的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品种仅限于与公司生产经营有关的碳酸锂期货品种。此外,新宙邦(300037.SZ)也计划开展保证金及权利金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的碳酸锂期货套期保值业务。
后市怎么看?
对于碳酸锂期现货价格的未来走势,目前市场依旧比较悲观。海证期货表示,碳酸锂价格预计仍需向下调整从而倒逼部分高成本产能退出,且在持续下跌行情下,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也导致下游接货偏谨慎。
宝城期货表示,目前,市场悲观情绪浓厚,对后市缺乏信心,是影响行情走势的主要原因。碳酸锂处于供大于求的供需格局,下游库存高企,需求不见增量。碳酸锂产业周期性下跌趋势还会持续,成本高的企业终被行业淘汰,需关注储能需求激增的可能。
国信期货12月3日发布的研报指出,展望后市,当下碳酸锂期货已经逼近10万元/吨的整数关口,但基本面过剩对价格下行的指引力量仍存,叠加现货商抛货情绪偏重,碳酸锂期现货下跌空间仍存。
正信期货也表示,当前阶段,碳酸锂供给相对充足,而短期需求面临下游淡季难有起色,基本面指引仍偏空。中长期维度看,明年是矿山和盐湖放量的大年,碳酸锂供给过剩是比较确定的。而需求端,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增速换挡期,在今年的高基数下,明年想维持这个增速有相当的难度。后续可能逐步出现价格重心下移,倒逼高成本产能退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