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够优秀,就不配活着”:有些父母爱孩子,第一步就错了

新闻资讯2023-12-06 18:31:09橙橘网

“我不够优秀,就不配活着”:有些父母爱孩子,第一步就错了

作者:主创团·哎呀妈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发的帖子,看完很是心酸。

自打当了妈妈,她倾尽一切照顾儿子。

儿子小时候,不想他在大夏天穿不透气的纸尿裤,就去婴儿用品店买专用的纱布做尿片;用之前都会拿开水烫,洗干净后在太阳底下暴晒。

为了锻炼儿子爬行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她拒绝家人买的学步车,坚持用爬爬垫带儿子满院子爬行。

儿子上学后,她毅然放弃自己的工作,决心成为全天陪伴与关注儿子的妈妈。

不仅把家变成儿子放学回家后的第二课堂,还常常逼儿子阅读,做大量的口算题。

那时她觉得自己真伟大,于是每天都在儿子的耳边碎碎念:“你要努力学习,要听话,你看妈妈为你付出了多少啊……”

一听到儿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她就情绪失控,不是严厉斥责儿子,就是体罚。



她以为这么“爱”儿子,儿子一定会懂得感恩和回报。

却不料,一让儿子学习,儿子总是一万个不情愿,每次都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控诉她:

“你就是把我当成学习机器,剥夺我玩的时间;你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就强迫我学习;你生我根本不是用来爱的,是用来解压的;你总是批评我,根本不爱我……”

甚至还面无表情地说:“妈妈,活着真没意思啊,我想死。”



听到这句话,这位妈妈彻底懵了。

没想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完全是一厢情愿,儿子根本感受不到任何的“爱”,而是控制、欺压。

总说父母是世间最爱孩子的那一位。

可令人费解的是,到头来最不愿和父母亲近的,偏偏是从小陪着长大、朝夕相处的孩子。

教育这件事,一旦父母陷入困境无法解决时,不是“爱”的能力不行,而是源头出了问题。





有些父母爱孩子,第一步就错了

说到爱孩子,做父母的最有发言权。

十几年如一日拉扯孩子长大,有什么好的都满足他,苦什么都不能苦孩子,只要孩子有需要,可以随时做出让步和牺牲。

有时候还担心给孩子的不够,千方百计提前为孩子做规划,帮孩子想好未来的人生蓝图。

只是这么付出,孩子却不一定买账。

父母爱太满,物极必反,孩子吸收太多的肥料,成长的根却烂死在泥里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林红曾接诊过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女孩子。

父母花钱给她上补习班,每次都在教室外边等她,下课给她买吃的,可她一提起这些事,不是开心,而是崩溃大哭:

“我觉得我不配。”

女孩家里经济条件不行?

父母得砸锅卖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都不是。

女孩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经济水平相当不错,只是女孩敏感地觉察到:

父母“投入”的背后,是有明确要求的。

也就是说,父母给孩子提供好吃的美食、漂亮的衣服、舒适的生活环境,费尽力气把孩子弄进名校读书,孩子内心却在琢磨父母做这一切的动机。

当听到父母提醒自己“你要加油努力”、“这次考得好,下次要保持”、“要不是我,你都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孩子脑海里就更认定一个观念:

我表现得好,才配拥有这一切;一旦我考砸了,满足不了父母的期待,我就不配。

现实中,不少父母一边付出,一边把“你应该”挂在嘴边。

也许本意是想以此证明,自己对孩子的爱有多深多浓,只是这种捆绑着条件的爱,阻断孩子对爱的接收,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压力和负担。





活在“执念”中的孩子,越活越糟糕

不久前接触过一个孩子。

系部学生会主席,整个人看上去就是聪明、能干的类型。

可她私底下却很不自信,总觉得自己没什么料,所以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别人一有意见她就认为是自己的问题。

了解了她的家庭背景,知道她是家里的老大,妈妈总要求她考第一,出人头地,给家人争光。

每次她考不好,或者表现不够乖巧,妈妈都会罚她不能吃饭,说“只有严一点对她,她才能长记性,以后成为更优秀的人”。

时间一久,她就学会了察言观色。父母皱一下眉头她就觉得自己没做好;父母说话的语气重一点,她就不敢出声。

以为上了大学逃离家庭,自己能改掉性子弱的坏毛病,结果发现自己不管和什么人相处,都习惯性讨好,宁可委屈自己。

另一个孩子也这样分享到,从小父母对自己很严格、高要求,哪怕父母后面改了,自己还是容易有压力,一直“逼”自己。



父母对孩子有要求,这无可厚非。

但总把“你应该做什么”当做爱孩子的条件,孩子尚未成熟的认知就会误以为:

只有满足父母的要求、条件,才能得到夸奖和关心,否则,就会被嫌弃、打骂,甚至抛弃。

当下可能看不出什么大问题,但这种根深蒂固的“低价值感”,会在孩子的未来不断提醒他:

我只有取悦别人,才有价值,才配得别人的爱和温柔。

所以他不觉得讨好别人有什么问题,把自己的价值感完全依附在父母、朋友、爱人身上。

无法学会爱自己、珍惜自己的孩子,迟早会被“我不配”的焦虑、恐慌毁掉自己。





真正的爱,是分离、远远守望

中国父母的传统观念中,孩子的一切都跟自己有关。

孩子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但凡有一点点和自己预期不一样的地方,就有种“天塌下来”的感觉,无法接受,几近崩溃。

用“有条件的爱”爱孩子,终究会“碍”了孩子,永远无法如愿实现心里为孩子勾勒的美梦。

因为,孩子从来就不是父母的延续,更不是满足父母想象的容器。

他有自己独立的意志、思想和喜好,尊重他、理解他,他才有可能活出自信和价值感。

亲子教育专家黄静洁在帮大儿子选新学校的时候,结合自己的理解、期待,筛选出6所备选。

和儿子一起参观时,她相中其中一所又大又静美的学校,话里话外想引导儿子选它。

可儿子只看一眼就拒绝了:“妈妈,我不想进去。”

虽然儿子看不上自己喜欢的,但黄静洁很快调整心态,尊重儿子的天性选择,允许儿子去一所普通学校。

结果证明,儿子选的学校更合适,在那里,儿子找到了学习的热情。

爱孩子,想为孩子规划最好的人生,是每个父母都会做的事。

但聪明的父母,更懂得放下条件、期待和要求,“无条件爱孩子”,在适当的时候退出孩子的舞台,远远守望孩子的成长。

最后,结合许多教育专家和前辈的经验,给父母们3个小建议:

1、分清楚自己的期待和孩子的需求

可以对孩子有规划、要求,但前提是以孩子的需求出发,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比如,让孩子学一门兴趣、培养一项爱好,或者上一所学校,是出于自己的目的?还是孩子也有这方面的想法?

一个很好的判断标准:孩子如果不按我的想法来,我会不会生气、难过、焦虑。

如果会,就要警惕陷入“控制孩子”的消极情绪中,主动和孩子沟通,听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的决定。



2、充分接纳孩子的感受,不否定、不打压、不批评

有时候孩子说的话,或做的事不符合预期,父母难免会用质疑的眼神语气问他“为什么”。

无论孩子有什么样的处境和心情,都先接纳他此时此刻的表现。

他开心,陪他一起开怀大笑;他难过,静默不说话,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当父母足够重视、理解他的情绪时,孩子最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温暖。

借此,他会相信自己的存在有价值有意义,任何时刻都有父母陪伴和理解的安全感。

3、把孩子的事放心上,让他明白:父母随时都在

不插手孩子的事,不是管孩子,而是有分寸地守望。

特别是青春期孩子,不习惯主动向父母求助,但不代表没问题、不需要父母。

这时,父母要多留一个心眼,观察孩子日常的一举一动,听听孩子说什么,表达什么心声。

充分地聆听,同时告诉孩子:“有什么问题,随时告诉我们,我们和你一起想办法。”

放下高高在上的成见,让孩子看到父母的用心和上心,孩子会觉得被看见、被理解,学会积极正面地看待自己。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中,作者说:

“为了孩子,家长必须重新当一回学生,成为真正懂得孩子、懂得教育的人。 ”

深以为然。

谁都第一次当父母,难免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但重要的是,时刻觉察自己,常常反省。

发现孩子的问题,先看看自己要如何调整、如何学习,把无条件的爱落到实处。

我们不需要做到事事完美,什么东西都替孩子考虑得周全,只需尊重他、接纳他、理解和信任他。

相信孩子们,一定能感受到父母这份纯粹的爱,更爱自己,更有信心地活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本文标签: 父母  天性  优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