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月天被质疑假唱”事件引发舆论关注。
12月6日深夜,五月天主唱陈信宏(阿信)发微博对此回应称,“每次的嘶吼,每一场,每一声,都来自于我依赖了24年的嗓子。除了真唱,否则没有其他感动你的方式。”
据九派新闻,12月6日是五月天主唱陈信宏(阿信)的生日,不少粉丝纷纷在其社交账号送上祝福。
有网友晒出阿信在社交软件Instagram上发布动态,疑似对粉丝和近日风波作出回应。其称:“尽其在我,做好自己,人生可以很简单。谢谢你们,爱你们。”
举报者称说了假话愿“三倍赔偿”
乐评人:“半开麦”和假唱有区别
12月6日早间,向中消协举报五月天演唱会假唱的音乐博主@声理学在个人微博上再次发文:声明一点,关于此次风波,我绝没有收过任何一个平台任何一个公司任何一分钱,如果我说了假话,欢迎各位举证评论,我都愿意按所谓我收的钱“三倍赔偿”。
有网友猜测,五月天是不是在演唱会上采取了“半开麦”,所谓“半开麦”,就是唱歌同时伴奏里含原唱的人声,这样表演者就可以一半真唱,一半假唱,半开麦是一种很常见的唱歌方式,一般都是用在一些舞步多的歌曲上,因为歌者要跟着音乐节拍起舞,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一般都会用到这种方式。
@声理学在微博发文表示:暂且不说歌手演唱会上半开麦算不算假唱。我比较好奇的是,歌手演唱会上的声音不足一半,甚至不如一半的一半,甚甚至不如一半的一半的一半,这样算“半”开麦么。
“半开麦”属于假唱吗?乐评人卢世伟认为,虽然半开麦是垫了一部分事先录好的歌声,跟完全对口型的假唱略有区别,但也不好界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只能说是有区别,而且半开麦的程度也各有区别。”
有网友表示,不接受演唱会假唱,否则失去了听现场的意义。
上海文旅局已拿到原始音视频
人民日报:真唱是本分
近日,五月天被质疑在演唱会上假唱,有博主制作视频,对五月天上海演唱会12首歌的真假唱进行鉴定。12月3日,#五月天假唱鉴定#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12月4日,新华社记者从上海市文旅局执法总队了解到,他们已关注“五月天演唱会被质疑假唱”舆情。今年11月,上海蕴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上海体育场举办8场五月天“好好好想见到你”演唱会。根据大型营业性演出管理机制,演出期间,每场均有市、区两级文化执法工作人员现场监管。市文旅局执法总队对此次涉嫌“假唱”舆情高度重视,已按照《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要求主办方配合调查,待有关情况依法核实后,将及时回应网友关切。
据央视新闻,12月4日上午了解到,“五月天”上海演唱会的原始视频、音频,目前已提交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执法总队,将对提供的音视频内容进行科学的测评分析,并公布调查结果。
对此,人民日报5日评论称,12首歌,5首唱得“有问题”。近日有网友在分析音频后质疑,某知名乐团上海演唱会部分歌曲,存在假唱的情况。目前属地文化市场稽查部门已介入调查。是真唱,还是假唱,相信会有科学,客观的调查结果。而由此引发的对假唱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值得各方深思。
抵制假唱,坚持真唱,是广大音乐工作者的基本职业操守。演唱会观众众多,票价不菲,真情真唱,加上临场发挥,即兴互动,是现场演唱的独特魅力。演唱者任何形式的对口型,都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
对于观众的合理质疑、投诉意见,演唱会的表演者、主办方,均须加以正视,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文化主管部门也要加强监管,让假唱行为无处遁形。真演唱、真演奏,这是演艺人员的本分,也是演艺明星拥有市场号召力的基石。
媒体:五月天上海演唱会票房超6亿
作为台湾流行音乐巅峰时期的乐团,五月天至今已出道26年,代表作包括《突然好想你》《知足》《倔强》《温柔》《你不是真正的快乐》等KTV金曲,也包括《一半人生》等影视OST,堪称当代华语流行音乐的顶级天团,此前音乐平台争抢音乐版权时,除了周杰伦外,拥有五月天的相信音乐也是重要的争抢对象。
这种影响力在演唱会票房上的体现更为直接。
据第一财经报道,五月天的公司相信音乐在2007年至2008年办了两场五月天巡回演唱会,分别是“离开地球表面”和“回到地球表面”,23场演出吸引了超过30万人观看。此后这个纪录被不断刷新:2009年44场的“DNA创造”和“变形DNA无限放大版”演唱会;2011年“诺亚方舟”演唱会在18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67场演出,吸引了220万人次。2012年他们把演出场地选在了可容纳十万人的鸟巢,所有的门票在预售开始后3分钟即告售罄,刷新了内地演唱会的售票速度。
2023年,内地演唱会市场格外热闹,五月天再度成为“演唱会忙人”,据界面新闻报道,截至目前,已在北京、杭州、武汉、上海等城市共演出39场,演出排期密集,经常一城连唱四天,其中上海场11月12日至21日共演出8场,最高票价为1855元,最低为355元,按上海体育场7.2万座位数计算,单在上海一地,五月天就吸金超6亿。
演唱会的火爆也体现在了应援物的销售上,据极目新闻报道,五月天北京演唱会光荧光棒销售就达5万根,总额突破700万元。
编辑|段炼 杜波
校对|刘思琦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阿信、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评论、九派新闻、极目新闻、第一财经、蓝鲸财经、公开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