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沛 编辑/徐喆
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我国外贸出口拳头产品,以“新三样”中的光伏为例,观察者网查阅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太阳能电池产品累积出口量同比增长就达到46%。
产品“出海”的强势表现,折射出当前我国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雄厚的全产业链竞争力,而伴随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加速转型,新能源各细分领域也日益呈现融合发展态势,如蔚然成风的光伏风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就可显著提升并网稳定性,降低“弃光/弃风率”,改善度电成本(LCOE)表现,相关领域规模优势的协同,也正进一步放大我国战略新兴产业整体竞争力。
不过在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海外主要经济体也正大力培育扶持本土供应链,面对研发与制造环节的明显差距,聚焦于碳足迹的"绿色壁垒"乃至按地缘格局划线的“白色壁垒”正在被高高竖起,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国制造如何顺势而为,跨越"绿色壁垒"?
适逢近期由TÜV南德主办的光储行业碳中和最佳实践案例评选活动启动之际,观察者网针对这一课题,专访了TÜV南德智慧能源副总裁许海亮先生及远景科技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孙捷先生,两位行业资深专家从第三方机构和绿色科技企业的不同视角,分享了其对我国光储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观察与思考。
相关访谈内容整理如下,已经过受访人确认:
观察者网:近期欧盟围绕碳排放的各项立法进程明显加快,出台了《新电池法》、《净零工业法案》等新规,对光储产品未来进入欧盟市场提出了一系列包括本土供应比例在内的新要求,在两位看来,我国产业界应该如何着手应对?
许海亮:光伏产品在法国等个别国家已有非常明确的碳排放监管要求,我们经常提到的法国碳足迹认证,其实就是要得到法国环境和能源管理局(ADEME)要求的对组件产品碳足迹的相关第三方核证证明,这其实对中国厂商的出口影响是非常大的。中国的光伏产品如果说在欧洲整体市占率能到90%,但是在法国只占30%,就是因为这些限制。
欧盟未来针对光储出台的新规是基于生命周期内每度电碳足迹的要求(欧盟生态设计指令),会分成两期,第一期开始是25克每度电,第二期是18克每度电,这对中国的光伏组件出口提出了一定的门槛和要求,对企业来说,一方面需要了解层出不穷的新立法里各种监管要求时间节点,以及如何计算产品制造过程的碳足迹,另一方面,还需要让法国或者欧盟监管机构认可测算结果。
除了欧盟,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出台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环境评价要求,如EPD声明,这些形形色色的绿色门槛,正在倒逼国内企业加强相关能力建设,比如现在我们很多客户招投标,也会对竞标公司的运营碳足迹进行评估,包括对上游供应链也提出了使用“绿电”的要求。
孙捷:我补充一点,碳排放测算需要选择一系列的因子,这些看似客观的因子背后其实代表着不同的判断标准,国内外可能缺乏共识。比如中国企业主张其生产中使用的水电就是清洁能源,但法国监管机构则不认可,统一按照火电的系数来计算,甚至其使用的电网因子远大于中国发布的电网因子,因为对方认为中国发布的电网因子没有考虑全生命周期影响。所以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计量问题,而是标准的争议,很多时候需要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或者行业协会去跟法国机构沟通,而且要实现有效沟通,国内还需要建立起扎实的因子数据库,这个事情单靠一家企业是做不了的。远景目前在光伏和动力电池这两大贸易热点领域,正在和一些国字头的协会商会合作,一起商讨怎样共建这个中国自己的行业因子数据库。
观察者网:碳排放核算标准之间的对接和打通的确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议题,TÜV南德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洞察?
许海亮:刚才我们讲到法国,其实它核算因子的选择某种程度上就是隐形的贸易歧视,在这个时候我们其实是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基于事实和数据去沟通,所以我觉得我们第三方机构要做的事情就是从标准和技术的维度去发声,我们要对标准里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提出我们的意见,通过举证去为国内企业争取正当利益和发展机会。
再谈一下欧盟的《新电池法》,新的法规其实影响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分阶段实施产品碳足迹要求,从企业角度来说,在碳足迹的核算和申报流程中需要数字平台、填报模板等能够大幅减少其合规成本和实施周期的工具,TÜV南德在这样的可持发展领域标准化服务上一直有大力投入,另一方面,我们还能够为企业提供知识服务,帮助企业搭建碳足迹核算管理体系乃至协助进行减排行动。目前全国一年110亿吨左右的碳排放当量中,40%排放来自于发电行业,70%以上因为能源使用,大量的工业经济活动也同样引起了巨量排放,这些工业企业未来减排的核查核证、数字化平台工具、绿电绿证交易等等,也会形成巨大的需求。
观察者网:谈到企业需求,两位专家是如何看待目前国内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普遍现状?
许海亮:可持续发展是个很大的话题,具体到光储行业,我们看到其实很多光伏企业已经搭建了相当出色的ESG治理体系,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光伏行业上游制造环节的排放强度还是相当高的,有些公司可能年度运营排放都已经超过了300万吨。我们自己测算过,整个光伏行业,如果是算整个产业链的排放,可能超过1.5亿吨,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我国目前整体碳排放量的1%多一点是来自于光伏行业,所以说如何降低行业碳排放量是非常有价值的课题。
长期以来公众可能也有这样的印象,那就是光伏制造有废水废气污染,能源消耗也很高,所以装机后发电的能量回收周期很长,但实际上按照隆基等头部企业水准,光伏组件目前的能量回收周期大概是一年左右,组件效率已经大幅提高,整个行业正在绿起来,像远景和隆基这样的标杆企业,对行业也带来了很大的示范效应。
孙捷:海外不断收紧的碳排放监管要求,对企业来说是达摩克利斯之剑,所以企业是很关注的。但是我们远景跟很多光伏企业交流有一个感受,就是面临着碳关税的威胁,大部分企业着急的也只是市场部门,也就是卖产品的人着急,因为没有这个认证产品卖不出去。不过真正的压力还没有转移到制造、研发以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换句话说,在很多企业没有传导到老板。当然优秀的企业肯定也有在碳关税政策出台前,企业的老板也很积极主动地在研究,比如我们跟一家做硅料的企业在合作,目前硅料直接出口比重不高,主要是供货给直接出口的光伏企业。该企业负责人非常有前瞻意识,已经在多个生产基地设立碳管理体系和数字化能碳管理系统,并探索打造硅料零碳产业园达成绿电直供符合海外要求。
储能相比光伏行业,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上还要滞后一些,但是最近我们也在和储能行业的一些协会联盟交流,我们希望通过发起一些倡议,能够在行业内凝聚共识,唤醒更多企业躬身实践,从更长远的视角看,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社会责任的践行与投入,其实是会增进品牌的溢价,或者说促进市场形成良性的循环,而不是动辄无限制地靠价格去卷。
观察者网:ESG对于不少企业来说,恐怕确实还被视为锦上添花的点缀,而不是企业老板的“一把手工程”,那么在两位看来,这样的现状下良性生态的建设该如何着力?
许海亮:光伏行业目前对ESG的认识相对比较好一些,但是我们其实能够看到,企业编制ESG报告或者规划,第三方都可以提供很好的服务,已经有一些比较好的案例,企业现在自己要挖ESG和碳排放相关的专家人才,反而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储能行业的不少公司,我个人认为其实当下的话,他们最大的压力是怎么活下去,还顾不上对ESG做长远规划,按照目前储能领域的供求状况和价格压力,坦率说相当比例企业明年能否生存还是个问题。
孙捷:我觉得目前来说ESG议题一定是CEO或者C-Level议题,需要自上而下推进,所以一个企业做的好不好,一定是体现企业负责人自己有没有这个意识。那么假如他有意识、有想法,我觉得有两种切入的策略,一种就是自己搭建团队形成内部能力,但这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其实面临成本上的考验,所以大部分情况下会转向第二种策略,就是寻找合作伙伴比如TÜV南德,先做咨询和规划,企业通常也不止找一家合作伙伴,那么多家服务商就形成一个生态圈,一起来帮助他做好这件事,所以对于企业而言,首先就是寻找好的合作伙伴,第一步不是做认证、也不是上数字化平台,而是要先要做规划、建体系,这个很关键。
在具体落地的时候,一般制造型企业优化碳排放的做法就是“开源节流”,开源包括屋顶光伏或者接入绿电等,节流则需要基于具体生产制造工艺流程,分析水电气等能耗“热点”,识别其中的优化空间,这里就需要用到数字化平台和工具。
观察者网:远景科技集团已经在2022年成功实现了运营碳中和目标,也成为全球最早实现碳中和的绿色科技企业之一,能否介绍下远景的典型实践案例?
孙捷:我们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零碳产业园是个很好的案例,刚才谈到了欧盟与中国的碳市场对接问题,根据我们的研究现在欧盟认可中国有关绿电的一些要求,对国内的绿证不认可,也就是说只承认直接消纳的新能源电力,不承认国内的间接证明。我们的零碳产业园其实就在实践绿电直供,选址周边风光发电资源很丰富,土地也便宜,实现了真正的百分百使用绿电,这个产业园还入驻了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包括上游的锂电材料供应商,下游商用车企业,我们也在推进一项工作,就是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德勤中国、TÜV南德等国内外权威机构启动零碳国际标准建设。
观察者网:TÜV南德此次联合远景科技集团评选光储行业碳中和最佳实践案例是基于什么样的动因?设置了哪些主要评价维度和指标?
许海亮:这个活动我们其实很早就有想法,光伏和储能行业其实是碳中和进程的主要受益行业,在可持续发展上也理应做出表率和示范,行业内很多优秀企业也积累了大量宝贵实践,我们希望能通过中立的第三方平台,把这样一些好的案例经验传递出去。在具体评选的时候,我们会围绕排放量有多大和对环境做出哪些正向贡献这两个基本逻辑去展开,除了与直接间接碳排放相关的指标,我们还会考察企业围绕碳排放管理的能力建设,比如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或者是制度体系建设,再包括了对供应链的示范带动作用,总共设计了八个维度的指标,最终根据不同权重,得出一个评价结果。当然这里面用于评估的具体的数据包括证明,肯定要有比较客观的方式去核证,包括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有没有通过一些数字化平台去进行收集跟踪。
孙捷:我们远景非常积极的参与进来,一方面本身有业务布局在新能源领域,当然更关键的还是我们看到巨大而迫切的需求,我们在服务企业的时候,深切感受到这种需求,包括怎么样去做好减碳降碳的实践,怎么样能够更好管理产品碳足迹,所以这其实是驱动了我们希望能够把一些企业好的做法、优秀的实践能够推广出来,树立一些典型,鼓舞更多人跟进。当然我相信这也只是个起点,希望后续能够再联合业内协会组织进一步深化这个进程。
观察者网:我们注意到TÜV南德此次评选使用了合作伙伴远景的方舟碳管理系统,能否对这一系统的功能和价值也做一简要介绍?
孙捷:我先来介绍一下我们的背景,远景对自己定位不是单一的新能源制造商,也不是一家软件服务商,我们的定位是零碳技术伙伴。技术伙伴的定位是基于远景在绿色科技领域一直以来比较先锋的地位,比如说我们是中国最早加入RE100全球倡议的企业,我们当时就提出了到2025年前完成百分百绿电的承诺,我们也是中国最早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的企业之一,这些都说明远景在可持续领域的探索是比较超前的。
近年来,远景对于自身的碳管理和供应链的碳管理也进行了非常多的实践。远景出口欧美的风机、储能、动力电池,都是现在海外市场存在明确碳排放要求的产品,所以我们是最早一批感受到紧迫性的本土企业,我们才会在产品碳足迹这一领域投入巨大的资源,同时我们也希望把这些好的实践能够输出到行业,助力全产业共同应对碳壁垒。
长期实践中,远景始终非常注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所以才会有了我们自主研发的方舟碳管理等系统,包括我们的ENOS智能物联网平台。目前方舟系统已经帮助大量企业实现组织、产品供应链三位一体碳管理,同时我们也和多个区域政府和行业协会合作,打造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远景期待通过与南德的合作,惠及整个行业。我们的碳管理系统主要功能不仅是算碳,也就是核算碳排放数据,更关键的是服务于怎么减碳,具体规划就涉及到众多减碳手段,包括工厂侧、园区侧的手段,这些其实又是远景比较擅长的领域,所以从算碳到减碳,以及最后同样关键的认证,我们大部分都可以靠数字化来解决。放眼未来,当欧洲对于中国产品的碳排放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这些数据的可追溯性、可审计性就会异常重要,这是一条很漫长的路,但无论如何,我们总是要踏出第一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