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媛媛 广州报道
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的第五届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3年会于12月6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
本届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3年会大会聚集了全球产、学、研、融各界的代表。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国内知名经济学家代表、监管机构代表、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等主要负责人,国际投资机构高管、国内大型券商和基金业代表、企业家代表等嘉宾,聚焦全球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技术浪潮等话题发表主题演讲。
在下午的中国证券业年会上,财通证券总经理助理、财通资管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晓立发表了主题演讲并认为,基于这些年的实践和观察,券商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具备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集团内部的协同。展望未来,券商资管行业的发展方向日益明确,一方面要聚焦主业、回归金融本质,打磨差异化的资管产品、特色业务;另一方面是要多措并举,谋求高质量发展。
马晓立认为,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的大资管行业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各类资管机构回归本源,逐渐发展成为金融强国建设的主力军。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大资管行业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未来前景广阔。一方面,改革开放40多年居民财富实现了快速积累,中国的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逐年攀升,2022年达到278万亿元,增长迅速。另一方面,在居民资产总量不断扩容的情况下,具体的资产配置结构也在不断丰富,但是跟美国相比差距和差异仍然巨大。2022年中国居民资产配置仍以房产为主,在整个居民资产配置中的比例高达65%,存款占比13%,股票、理财的占比各为6%、7%,信托、保险的占比则更低。而相较之下,美国居民资产配置更为均衡,房地产占比仅33%,而保险及养老金、股票占比均在20%左右,金融资产占比合计超过五成。
总的来说,中国居民的理财方式呈现出资产配置多元化、理财观念理性化、理财人群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国内居民的资产配置仍处在调整机会窗口期,财富管理市场空间巨大,需求广阔。
马晓立提出,在大资管市场,一些变化正在发生。首先,居民财富逐渐迁徙方面,由于房地产行业风险事件频发,房地产投资属性持续走弱,居民财富管理及养老需求快速增长,亟需大资管高质量发展;其次,增量资金持续入市方面,政策在投资端改革的力度持续加强,鼓励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也为资管市场扩容注入了源头活水;再次,监管引导高质量发展方面,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成为五大重点领域,同时加快培育境内“聪明资金”,推动行业机构强筋壮骨,发挥为实体经济输血供氧的功能。
在这个背景下,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截至2023年上半年,大资管行业管理规模已经达到了130万亿,其中公募基金的规模达到了27.7万亿,超过银行理财,成为第一大资管行业。
在整个大资管行业中,保险资管、私募仍然比较强,券商资管最近几年的发展经历了一些波折。
对于大资管来说,2012年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随着5月份券商创新大会召开,10月份“一法两则”修改发布,整个券商资管业务驶入快车道,迎来了5年的高速增长阶段。
到了2016年之后,整个行业开始进入到规范整顿期。2016年券商资管的通道规模达到12.4万亿的顶点,监管开始大力整顿规范,“降杠杆、去通道”成为主旋律,券商资管的规模明显受到了压缩,进入了战略修整期。
随后到了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券商资管产品整改加速,包括对券商资管大集合改造、公募化改造,券商资管开始强化投研梯队建设,回归到主动管理。
到2022年“资管元年”,资管新规整改基本完成,行业正式步入了主动管理转型加码、公募化发展浪潮正式开启的新阶段。
在新规整改期间,券商资管的收入相对于规模来说比较稳定,但行业仍经历阵痛期。另外,整个行业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券商资管收入前两家的集中度为21%,前10家的集中度达到了75%。而公募基金公司按照非货规模排序,前10家的集中度为39%,相对券商资管来说集中度较低。
目前,整个券商资管行业的转型分为两个大步骤:第一是设立子公司,第二是申请公募牌照。到目前为止,券商资管子公司有29家,拿到公募牌照的已经有14家。总的来说,公募化的热情仍然高涨,券商资管整个行业都在往公募方向转型,这是一个大趋势。
券商资管自身有一些优势和特点,比如说财通资管起家于私募类资管业务,在固收+领域、控制回撤、追求绝对收益等方面,都有一些优势。
财通资管这几年在整个行业不断萎缩的态势下,坚守“主动管理和风险防控两条腿走路”的核心战略,公司规模实现了逆市增长。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财通资管管理规模已逾2700亿,在券商资管里面排名前10。其中,公募规模近1100亿,在券商资管里面排名第三。
过去十年间,财通资管收入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收入排名已连续五年位居前十,目前已经攀升至行业第4,业务竞争力、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基于这些年的实践和观察,我们认为,券商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具备一定的优势,这个优势主要体现在证券公司内部的协同联动资源上。”马晓立称。
首先,券商资管有母公司,也就是证券公司渠道的天然优势。这个优势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券商资管发展的起步阶段。同时,随着券商财富管理转型的推进以及基金投顾业务的逐步成熟,证券公司要求券商资管强化优质产品的供给,发挥资产配置能力,为财富客户提供一揽子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从资产管理向财富管理的进阶。
其次,投融联动是证券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经之路,券商资管和集团内部的投行板块、两融板块、股票质押等等以及其他的机构业务,协同越来越密切。合作可以碰撞出许多火花,REITs就是典型案例。
券商资管行业的发展方向日益明确,一方面要聚焦主业、回归金融本质,打磨差异化的资管产品、特色业务;另一方面是要多措并举,谋求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首先的着力点就是集团协同。应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券商全产业链联动优势,共同推进产品线布局,从而搭建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
其次,以保值增值客户财富为核心使命,强化投研核心竞争力;同时,持续开展投资者教育,引导客户形成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
第三,合规风控体系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强化合规意识,全面完善风控治理,确保业务平稳运行。
第四,依托金融科技,打造数智化资产管理能力,以智能投研一体化平台赋能投资决策,以金融科技助力精准营销、降本增效。
最后,资产管理行业的第一生产力是人才,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主要靠机制。行业需持续优化激励体系,建立市场化长周期考核,激发组织活力、提升人才竞争力。
马晓立提出,券商资管发展到目前,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第一,券商资管开展公募业务面临“双重监管”;第二,券商资管无法根据业务需要设立子公司,而公募基金公司的REITs、销售、投顾、海外业务子公司已经多点开花;第三,股权多样性和股权激励受限;第四,在产品营销、渠道开拓、机构准入等方面,券商资管品牌的认可度还有待提升;最后,相较于公募行业,券商资管还存在后发劣势,一些产品的创新例如ETF等,与公募相比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
面向未来,券商资管行业将回归本源,有序转型,以更高站位服务国家战略,为实体经济引入金融活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对此,马晓立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向:
一是竭力服务实体经济,满足投融资需求,在依托ABS、公募REITS等业务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打磨自身产品力,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资管服务。
二是构建普惠金融,丰富共富产品创设供给,加速布局ESG、养老FOF、浮动费率产品等,提供定制化服务,加快推进共同富裕进程。
三是践行绿色金融,积极创新业务模式,挖掘产品市场空间,并丰富投资策略,力求创造丰厚回报。
四是深入践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紧跟产业升级趋势,为科技创新企业输送金融血液。
马晓立称,展望未来,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长期增量资金入市的背景下,资管行业正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财通资管亦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打磨投研能力,提升投资者认可度,在“服务实体、助力共富”的道路上更加奋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