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3年第九十六期(总第766期)
【图注】我的新书,详细参见文末链接
绝大多数人对杜牧的《赤壁》一诗都耳熟能详。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今天的课上,在给学生讲《赤壁》这首诗时,除了带着学生理解这首诗的基本意思,完成一点儿诗歌鉴赏的学习任务之外。还换了个角度,从学生写作文常见的问题出发,做一点儿不一样的解读。
教材中,这首诗的课下注释明确提到:“赤壁,在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孙权与刘备联合在此击败曹操大军。诗中所写的赤壁,实为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作者借相同的地名抒发感慨。”
由此,我问学生,从理性思考而言,你们觉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是真实发生的事呢?还是诗人杜牧虚构的呢?
大多数学生认为是虚构的,因为由注释可以看得出来,杜牧并未真的到赤壁古战场,所以在这里捡拾到埋在泥沙之中的没有完全锈蚀的兵器,然后打磨清洗,发现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大概率也不过是虚构而已,是杜牧为后文展开议论而有意“设计”的一个情境罢了。
我接着问,从感性上来说,如果没有给你关于“赤壁”这个注释,你觉得这两句诗所描述的情形是虚构的呢,还是真实的呢?这一次大多数人觉得是真实的。
由此,就存在一个矛盾,理性上认定虚构,感性上又觉得真实,何以感性上会觉得真实呢?
原因当然在于这是一个合情合理情境。赤壁是古战场,古战场自然就会有当年战争的遗迹,在战争中丢弃的兵器,经过岁月的流转而埋在泥沙之下,偶然间被发现,打磨清洗之后,由此推断这是当年古战场的遗物,这实在是一个大概率事件。由此,也就在逻辑上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
杜牧把本是“假”的写成了“真”的,这是他的本事,我们要向他学习。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本来写的是真事,让人读来却觉得很假,何以如此呢?就是因为他们在叙述和描写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够合情合理,明显违反逻辑的情况,自然就让人觉得“假”了。
所以,作文其实不怕虚构,也不一定非要写真事,关键是要有真情,要在逻辑上、细节上合情合理,“假”没问题,只要写出来像真的,让人觉得真就行。
再看这首诗的后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结合注释这两句也并不难理解,诗人说的是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提供方便,那战争的结局恐怕是曹操早已经把他和孙策的老婆(二乔)掳走关进铜雀台了。
如果不逐字逐句地翻译,只是把设想中的战争过程和结果写出来,又该怎么表达呢?无非就是如果周瑜不占有天时,那么就会被曹操打败。
可把这个表达和原诗的表达相比,哪一个更能打动人心呢?毫无疑问,“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更能打动人心,而“如果周瑜不占有天时,那么就会被曹操打败”只是一个非常直白的假设而已。
那这在写作上又给予我们怎样的启发呢?
很多同学常常在写作文时,叙述和描写都是用的大白话,而缺乏具体形象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这就让人觉得他的作文很水,可读性很差。如果想改掉这一毛病,那就应该有意识向经典古诗词学习,学习这些诗词中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的写法。
实际上这种写法在古诗词中比比皆是。以小学阶段学过的《长歌行》这首劝学惜时的诗歌为例。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全诗一共十句,最核心要表达的意思就在最后两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那前面写的是什么呢?如果用四个字概括来说,无非是“时光易逝”,可如果直接说时光易逝,就不具有动人的力量,非要把这时光易逝用更为形象更为具体的事物表达出来,然后才能打动人心。
时下的课堂,有一种不好的趋向,很多同学把古诗文的学习,与阅读、写作等日常语文学习活动完全割裂开来,觉得学古诗文只是为了应对考试中的文言文和诗歌试题而已,这实在是一种错误认知,造成了学习上的巨大的浪费。
老师要有意识多引导,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认识到古诗文的学习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学好古诗文,对提高语文素养有莫大的帮助。
最后,为自己做一个广告,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中,有若干篇关于文言诗文教学的文章。关于本书的内容,具体可以参见下面链接中的文章: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