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大众需要中国工程师。”美国《纽约时报》12月12日发文称,尽管中国在电动汽车行业的崛起引发了部分政界人士的担忧,但大众正继续加码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的业务,比如在华新建工厂,推动中国本土化生产以降低成本。此外,数十年来一直依赖德国工程师为中国市场设计汽车的大众,眼下已开始组建拥有近3000名中国工程师的团队,他们将在中部城市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心设计电动车。
文章指出,大众集团喊出的“在中国,为中国”的新战略是中国在电动车行业的领先地位如何颠覆全球汽车制造业的又一迹象。中国品牌的汽车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市场,引发了政界人士对失业问题的担忧。
尽管如此,大众集团正加码在华业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大众最大的市场。近年来中国车企已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占据了很大份额,大众在华燃油车销量大幅下滑,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众的目标是赶上中国电动车制造商的速度和效率。
2023上海车展,大众汽车展示的一汽大众大尺寸高端智能纯电SUV ID.6 CROZZ/IC Photo
为了降低成本以保持车价市场竞争力,大众一边开始在欧洲裁员,另一边继续在中国本土下注。
文章提到,大众不得不在德国裁员,这对该公司而言也是个艰难的选择。大众正计划收缩其成本高昂且高度工会化的欧洲员工规模,同时减少对高成本欧洲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依赖。去年11月底,大众高管就曾放风称,在欧洲裁员将是公司今年早些时候启动的把全球生产成本降低100亿欧元(约合775亿人民币)计划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必须缩减员工规模。”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对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说。
上海一家购物中心的大众展厅/《纽约时报》
另一方面,大众选择在中国新建生产电动汽车的工厂,而不是对现有工厂进行改造,并加速中国本土化生产进程。
《纽约时报》认为,在中国调整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的情况下,新建工厂的优势很大。大众汽车在合肥新建的组装线初步规划的年产量是35万辆,高于行业标准的年产25万辆左右,且具备快速提高产能的潜力。这条组装线使用的是已将大量生产转移到上海的德国库卡公司的机器人。库卡是业内领先的汽车生产线机器人制造商,在2016年被中国公司收购。大众打算未来几周开始在合肥生产为中国市场和出口欧洲设计的新款运动型多功能车。
大众以前在中国工厂生产汽车采用的是从中欧进口的减震器,现在的减震器采购自一家中国公司,成本比以前低了40%。今年夏天,大众入股了小鹏汽车,这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仪表板电子产品领域尤其强大。大众正在替换在华工厂供应链中仍在使用的欧洲企业生产的零部件。
“真正巨大的潜力在于本地化,在中国真正实现100%的零部件本地化。”大众汽车合肥中心的首席技术官吕尔曼(Ludger Lührmann)说。
“发展中国汽车工业一直是政府产业政策的明确目标。”文章引述大众汽车高管的话说,中国为发展自己的汽车行业做了这么多事,大众也必须参与其中。
近一段时间来,大众多次释放了深耕在华业务的坚定信号。
大众汽车(中国) 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5月,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徽合肥成立。该公司是大众耗资1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78亿元)在合肥设立的第一家德国以外的最大的研发中心,旨在将面向中国市场的车型开发从德国沃尔夫斯堡转移至中国,从而缩短生产时间,节省成本。
据《华尔街日报》11月28日报道,德国大众汽车中国业务负责人贝瑞德(Ralf Brandstatter)表示,面对已截然不同的中国客户需求,大众需要“更加灵活和专注”。他坦承,为了在2030年跻身中国汽车市场前三甲行列,大众应借鉴中国同行经验,包括将汽车研发过程缩短至两年半左右。
《华尔街日报》评价道,中国是大众最大的市场,约占其汽车销量的40%。曾称霸中国燃油车市场的大众,如今正借鉴中国车企的经验,试图找到如何在中国汽车市场加快制造速度并击退本土竞争对手的线索。
12月7日, 贝瑞德在于海南海口举行的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大众将确保在华国际车企第一的地位,并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扮演领导角色。
目前,大众在中国设有39家工厂、包含3000多家经销商的销售网络和9万名员工。贝瑞德表示,基于“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未来大众将在本土开发更多技术,通过更好地利用本土创新力量,更敏捷地响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