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实行注册制催生中小盘宽基指数布局需求、国有属性资金流入以及监管的引导下,ETF产品竞相绽放,份额一路稳步攀升。近日,全市场ETF总份额已突破2万亿份大关,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8月,全市场ETF总规模一度突破2万亿元,尽管随着市场震荡,ETF总规模在2万亿元上下徘徊,但在基金公司发行热情以及资金“越跌越买”的助推下,总份额却持续增长。
●本报记者张舒琳
宽基指数ETF获追捧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全市场ETF份额创下历史新高,合计2.01万亿份,总规模约1.97万亿元。其中,股票型13680.81亿份,货币型2316.43亿份,商品型298.66亿份,债券型654.23亿份,跨境型2760.05亿份。
从产品数量来看,股票型ETF占据大头,共720只,规模占比69.38%;跨境型ETF105只,规模占比14%;货币型ETF27只,规模占比11.75%;债券型ETF19只,规模占比3.32%;商品型ETF17只,规模占比1.51%。
近两年井喷式爆发的行业主题ETF和宽基指数ETF,俨然是ETF市场的主流。具体来看,股票型ETF中,主题指数ETF和规模指数ETF占据绝对数量优势。主题指数ETF共393只,规模占比18.41%;规模指数ETF202只,规模占比高达38.57%;行业指数ETF、策略指数ETF、风格指数ETF数量分别为82只、31只、9只。
相比于前几年“赛道为王”的竞争格局,2023年,宽基ETF一举实现反超,成为今年发行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品种,公募宽基指数产品发行酣战此起彼伏。
回顾2023年的ETF发行市场,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科创100、中证2000以及深证50等宽基指数ETF的擂台赛,动辄多家基金公司同台竞技,在发行冰点期依旧销售火爆。其中,华夏上证科创板100ETF首募规模达到38.95亿元,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易方达深证50ETF、富国深证50ETF等首募规模均超过20亿元。
多重因素催生ETF热潮
全面实行注册制催生的中小盘宽基指数新需求、越跌越买的配置需求和波段性操作、国有属性资金流入以及监管引导等是今年宽基ETF火爆的主要推动力量。
“在火热的赛道集中阶段过去后,市场步入了间歇期,无论是已有产业的集中布局或基于产业前瞻性的布局,在规模起来后,都需要时间去寻找新的赛道。”北京某指数基金经理解释说,随着注册制改革,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也催生了宽基指数的新需求。例如,代表中盘的中证500指数成分股中已有不少大市值公司,而中小盘宽基指数存在空白,导致了今年基金公司集中布局国证2000、中证1000等中小盘指数ETF的火爆现象。
此外,一些国资委下属的公司对ETF市场深度参与,为ETF规模增量带来显著影响。无论是此前中央汇金公司增持宽基ETF,还是近日国新旗下国新投资增持中证国新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都对市场起到了明显的积极引导作用。此外,今年年中集体批量发行的央企股东回报ETF、央企现代能源ETF、央企科技引领ETF等,首募规模均达到20亿元,其中,多只基金第一大持有人均为国新新格局(北京)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国新央企新发展格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另外还有不少险资产品,均被视为ETF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
在业内人士看来,长期而言,宽基指数集中发行的持续性或不如赛道型产品,后者的可挖掘性更高。上述指数基金经理表示,宽基ETF主要体现为配置价值,而窄基ETF的交易属性非常强,回顾前几年结构化的行情下,弹性大、适合波段交易的赛道类ETF备受投资者喜爱。此外,随着新兴的产业和赛道不断涌现,主题仍可以不断细分,可挖掘的空间较为广泛。
未来,ETF的发展将受益于社保基金、投顾、个人投资者、国有属性资金等多方力量的涌入。从资金流入的视角看,养老金、国有属性资金等体量大、相对集中的长期资金,配置比较稳定,能够对ETF规模起到直接的影响。12月6日,《社保资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也预示了社保基金未来的正向作用,随着股票指数投资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纳入社保基金的直接投资范围,ETF的规模还将持续壮大。与此同时,基民、投顾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则是为ETF市场供给流动性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