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缺人,政府发钱鼓励生育、从内地抢人才,有用吗?

新闻资讯2023-11-06 08:38:25橙橘网

香港缺人,政府发钱鼓励生育、从内地抢人才,有用吗?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甘文锋】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于10月25日在特区立法会发表其任内的第二份施政报告,主题是“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添幸福”。这一主题符合香港在修例风波及疫情后全力拼经济改善民生的发展方向。

这次的施政报告,几个亮点都是与人有关,说明香港确实出现了“缺人”的困境。

记得在学校的课本上,介绍香港时都会出现一个重点,就是香港没有天然资源,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才”。人才不够了,这就意味着香港连最后及最重要的资源都不够,因此香港政府相对其他地方政府,更加紧张人才的流向。

大体看来,李家超政府推出的几点“抢人才”政策真的很直接且实在。我们不妨再详细探讨下这些政策是否真的能为香港的未来储备足够多的人才。


图自港媒

一、鼓励生育

今年施政报告的一个讨论点,就是关于鼓励生育的政策。

根据政府数据,香港出生率长期处于低水平,2022年夫妇平均子女数量已下降至0.9名。与此同时,香港是全球最长寿的地区之一,平均寿命超过84岁。也就是说,如果情况不变,十年后65岁及以上的长者比例,将会占全港人口的1/3。可以想象届时香港的劳动力将面临重大挑战。

因此,缺人的第一个情况,其实是缺劳动力。

如何提高出生率,的确是香港政府当下需认真考虑的问题。现实是发达地区的整体出生率普遍较低,很多夫妇不愿生孩子,影响因素多样,包括教育、房屋、对生活的追求、文化改变,甚至是对一个地方的未来预算等等,而短期的政策往往难以改变这一趋势。

这次政府有关鼓励生育的政策,最多人提及的是向每名于香港出生、其父母至少一方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婴儿发放一笔2万元的现金奖励。当然,大部分人听到这一政策时都表示,没有人会为区区2万元去生孩子的。

我们可以看看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就会发现同类的政策成效往往都不大。比如,韩国政府前几个月宣布,自明年起将1岁以下新生婴儿的每月津贴由70万韩元(约3822人民币)增加至100万韩元(约5500人民币);日本亦宣布明年开始扩充儿童补贴,每月将赠至三万日元(近1462人民币);而新加坡的政策,则是前两名新生婴儿将获1.1万坡元的现金奖(约58974人民币),从第三胎开始,奖励增至1.3万坡元(约69697人民币)。但现实是,这几个国家的出生率依然屡破新低。

笔者对香港政府以小额现金奖励生育的策略也不认同,但如果要公平地评判政府的政策,还是要看整套鼓励生育的“组合拳”。

除了现金奖励外,政府还对新生家庭在房屋方面进行了支援。例如从明年推出的居屋开始,每次出售居屋都会额外预留10%让有新生婴儿的家庭优先选择;其次是公共房屋方面,房委会会推出“家有初生优先配屋计划”,有新生婴儿的家庭可申请加快配屋,轮候时间会缩减一年。

相比于直接发2万元,房屋的优惠政策无疑更具吸引力,但是否就足够鼓励生育呢?举例来说,截至2023年6月底,香港公屋的轮候时间为5.3年,如果减去一年,即还要4.3年。如果是已经轮候了几年的夫妇,这个政策还是有点吸引力的;但如果刚填表申请,那确实是吸引力不大。而且孩子出生后还要照顾他很长一段时间,开销极大,单单缩短一年轮候时间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笔者对此还是存疑。


图自港媒

二、爱国教育

第二个想谈谈的点与爱国主义教育有关。这点乍看上去好像与人才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实是人才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历了2019年的修例风波,我们发现香港的年轻人对国家的认知存在严重的偏差。一方面我们当然希望通过教育及宣传让他们重新认识国家;而对现时的中小学生,我们有必要在早期就借由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了解真正的中国。香港现在要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面对现时及未来的挑战,我们也都希望治港者除了是爱国者外,还要是有能力的爱国者。

换句话说,强调爱国教育,是为爱国者扩大人才库,这同时也是香港非常缺的人才。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都会,治港者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担任各个岗位。但在英国的长期管治之下,很多重要的位置不一定由爱国者把持。要让爱国者进入这些既有制度和圈子并不容易,因为这些圈子的既得利益者不一定希望让爱国者进入。这就是为什么回归多年后,民心回归的工作仍要继续。

国家最近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一个重要契机。在此法下,香港也必定要有系统地推广爱国主义教育。今年的施政报告也提到爱国主义教育,指出将会在今个学年加强教师培训、强化国情学习,以及推行多元学习体验。作为政策导向,香港政府可算是紧紧跟随《爱国主义教育法》了。

在之前的教育,政府多是遮遮掩掩,不敢用“爱国教育”的名头,只说是“国情教育”;甚至在推行国民教育时,亦受到反对派的阻挠,说香港应推行公民教育,而非国民教育。笔者认为虽然《爱国主义教育法》并非如香港国安法般专为香港而立,但肯定是继香港国安法之后,另一项对香港未来影响深远的法律。

三、各种抢人才、留人才的政策

施政报告第57段明确以“抢人才、留人才”为主题,当中提及的措施包括: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放宽签证、落实“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以及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

关于鼓励生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为未来投资,为本地培训所需人才;而抢人才、留人才的一连串政策,很明显就是期望短期内把其他地方的人才争取过来。

这里面,“人才服务办公室”是支援来港人才的综合平台;“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是针对全球的高端专业人才;放宽签证,现时先面向越南人才来港就业,稍后会扩增至老挝、尼泊尔等国家;“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很明显就是为了吸纳高净值人士;而最后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就是为了留住外地来港的技术行业学生,以确保各个技术专业有足够的技术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已于今年初实施,且成效不俗,至10月初已经收到超过五万宗申请,当中近四万宗获批。为此政府决定将这个计划所涵盖的专业项目由原有的13项增至51项,新增的工种包括发展及建造专才、医疗服务、海事服务等多个领域。


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数据统计,其中超过九成的高端人才来自内地。这说明香港对内地专才的吸引力依然是足够的,但另一方面,内地专才大规模流向香港,也可能对内地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现时世界多地都出现医护短缺的情况,香港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新增医疗服务一项,会否吸引大量医护来港,进而影响内地的医疗服务,这点值得关注——虽说内地医护数量的基数很大,但同时内地人口庞大,对医护的需求也大,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希望说明这个计划对内地的某些潜在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今年的施政报告内容丰富,这里主要关于香港“缺人”的问题,针对三方面的政策进行讨论。

有关鼓励生育政策,笔者相信成效不会很大,这是经济发达地区普遍会出现的问题,也非香港政府一点“小恩小惠”就能改变。

配合《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香港系统性地推广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方向绝对正确。但有关教育需持之以恒,并且逐步扩大,希望长远能为香港培养更多有能力的爱国者,为爱国者治港培育更多人才。

至于抢人才的计划,从数字上来看是初见成效,同时也希望香港能吸引不止内地、也包括全球各地的人才。但另一方面,有关计划对内地的影响也是要多留意的,尽可能地避免横生枝节。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标签: 生育  国民  来港  缺人  香港政府  自然增长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