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场大雪来的快,走的也快。
今年的雪下得的确很大,很多年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雪了,从早晨下到晚上,路面上的雪化成泥,草地上的雪飘了厚厚一层。
就连我女儿所在的私立学校都通知“自助上学”,如果没有出行障碍,可以让孩子去上学,老师们正常上班,如果有出行障碍,也可以不上学。
全国很多地方下雪,多地学校通知放假,这个现象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讨论。
下雪放假,是在养废孩子?
网上有一种声音是,下一场雪就停课了,这种教育分明就是在养废孩子,有人甚至还带节奏。
能够发出这样的声音的人,不大可能是老师,也不大可能是家长,不知道现在和过去孩子上学的区别,也不知道现在和过去环境的差异。
我们小时候,从一年级开始就是自己去上学,一个村子也没有多大,村子里走动的孩子,大人们也都认识,没有任何危险存在,即便是城市里,也是如此。
哪怕就是下大雪,孩子们也是早上起来自己走去学校,可能走的时间长一些,毕竟一边走一边玩。
中学的时候很多学生骑自行车上学,总是能够从偶像剧中看到唯美的画面,实际上那并不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我没有经历过,中学开始住宿,但是很多同学经历过)。
手冻成香肠,准确来说是烤香肠,口子裂开鲜血直流。
即便这样也没有停学,因为家长忙家长的,孩子忙孩子的,依然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现在不一样了,孩子上学,谁也不敢让他们一个人去,马路上跑的全是车,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大雪之后,大家关注的都是路面信息,有的孩子学校较远,家长还要开车接送,雪天路滑,学校停学是为了安全起见。
不能什么事都贴上“养废一代孩子”,这实在是太草率了。
一代人总喜欢吐槽下一代人,我们读书的时候,一直是被吐槽的对象,不争气的80末、90初,什么被“养废”的一代人。
现在呢,这一代人成了栋梁,开始吐槽下一代人,70后吐槽80后,80后吐槽90后,希望这种吐槽到此为止吧,毕竟我们是观念开放的90后啊。
不注重形式,注重内在
我认识的一个90后妈妈,全新的育儿观,让我感触还蛮深的。
孩子在公立学校上幼儿园,现在中班,她已经连续休了两周。
幼儿园一年半,这孩子基本就是三分二的时间都在跟着妈妈晃荡。
“不上学行不行?”
她会说:“行啊~只要我们可以做到,能够让她每天都进步,但是上学也是不能少的一部分,离开家,进入到集体环境,适应集体环境,学会与人相处,这是上学的必要性。”
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她的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下,孩子被培养得很好,动手能力强、社交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各方面能力都很不错。
什么叫被养废呢?
什么叫优秀呢?
只要孩子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够感受到美好,不就可以了吗?
我们培养的目标是,孩子有幸福感,有价值感
我们必须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孩子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有人体力好,有人脑力好,有人适合创新,有人适合研发,有人就是普通人。
这个世界的美好在于,人们总是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而我们培育孩子、教育孩子的方向,一定不是让孩子成为我们想象中的人,一定要按照孩子的特点来,尊重孩子的个性。
但是不管是什么个性的孩子,都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幸福感和价值感,不管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感受到快乐,有一种归属感。
这是教育的目的。
并不存在什么“养废”,有人保家卫国,有人普普通通,在自己的圈子里做着自己不讨厌的事情,大多数人是后者,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
只要方向对了,态度对了,能够给孩子正确的引导,给孩子树立起好的榜样,孩子自由自在长大,就是最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