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大辩论落幕,一场席卷中国的千年大激荡,才刚刚开始

新闻资讯2023-12-25 22:06:28橙橘网

董宇辉大辩论落幕,一场席卷中国的千年大激荡,才刚刚开始


文/禾大壮

董宇辉已经成为一张标签,互联网时代、传统职场、经济转型、农耕文化与互联网文化,在他身上构成奇异的组合,每个人都能解读出自己的含义。

一个事情解读的角度越多,内容越包罗万象,被解读的时间也就越长。

传统社会的认知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唐宋八大家韩愈这句识人,用人的历史名言,流传千古。

过去多数人认为,贵人很重要,能力再强,没人赏识,无人善用,人生终究是蹉跎岁月。怀才不遇一直是历久弥新的火热话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围绕个人形成强烈的吸附圈,如同星系之间的引力,商业宇宙在重新建构。

随着新生态的构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伯乐识人很重要,但千里马能力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千里马,伯乐不就看个空气,何以成为伯乐?

东方甄选的平台成就了董宇辉,董宇辉也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东方甄选。

原本互相成就,却在压力下分崩离析,台面上的虚与委蛇越来越多,意味着桌面下的较量越来越激烈。

一个问题摆在所有人的面前,一个牌桌突然多了一个不速之客,作为主人的俞敏洪该怎么办?如果你是董宇辉,你又该如何处理?

伯乐和千里马,是一对基于相互利益的融洽关系,既有利益,也有融洽。

而融洽,某种意义上,更为考究,因为在乎人品,在乎秉性。

秉性、人品有缺失,成不了千里马,也成不了伯乐。


查理芒格和巴菲特的大智慧

要说伯乐和千里马,巴菲特芒格可能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就是用识人善用的能力,获得巨大财富。

在2000年的股东大会上,爱丽丝·施罗德曾问芒格:

按照伯克希尔自己的描述,伯克希尔没有统一的文化、不采取集权式管理,各个子公司完全独立运营。

然而,施罗德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觉,伯克希尔实际上存在着一种统一的文化。

可以归结为两点:

第一,伯克希尔的所有管理者都对自己的能力圈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坚守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绝对不会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第二,伯克希尔的所有管理者都信守自己对客户的承诺,把履行对客户的承诺,看得比什么都重。

芒格说:你的观察很准确,伯克希尔的子公司中确实存在共同的文化。这种共同文化之中的美德是我们所推崇的,也是我们挑选公司时遵循的标准。

很多人试图弄清,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资秘密,但芒格常常说,他们最重要的武器就是识人。

在识人上,他们很少看走眼。


什么样人值得呢?

芒格在1989年的股东大会上专门谈到过这一点。

芒格当时说,我们与品行端正的人来往,这是我们多年来总结出的经验。经验告诉我们,人品差的人是祸害。

除了人品之外,还有一类人也碰不得。

根据《法国陆军操典》的划分,人类有四种人,愚蠢而又懒惰,聪明而又懒惰,聪明而又勤奋,愚蠢而又勤奋。

这四类人里面,愚蠢而又勤奋和品行不端的一样,都是祸害,品行不端的人,最好又懒又蠢。

一直奉行正直品行的芒格在99岁时说,“不要和猪摔跤。损失钱都要让有毒的人滚出你的生活。越快越好!”

1998年10月15日,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发表过一篇著名演讲,他同样说到,一个人最后能否成功,不只取决于头脑和勤奋,最重要的是品行。

奥马哈有个叫彼得•基威特的人,他说他招人的时候看三点:品行、头脑和勤奋。他说一个人要是头脑聪明、勤奋努力,但品行不好,肯定是个祸害。品行不端的人,最好又懒又蠢。

两个财富大师巴菲特和芒格对品行有非常明确的要求。

除了人品,关于能力,1987年的股东会上,也有精彩的评论。

芒格当时说,有的管理层还没证明过自己,没创造过大量资产价值,有人就断定,他们日后一定能取得非凡的成就。这样的逻辑经不住实践的检验,还是我们的做法更靠谱。

他们的做法就是寻找那些,真正靠谱的人才,成为管理层。

用巴菲特的话说,真正的人才是这样的,你把他从火车上扔下去,扔到一个偏僻的小镇,不给他钱,他在这个小镇上诚实本分地经营,用不了多长时间,又发家致富了。

巴菲特和芒格的睿智,几乎是全世界的共识,他们用自己一辈子的智慧和财富实践,告诉我们什么叫伯乐,什么叫千里马,什么是基于利益的融洽。

无论是巴菲特、芒格,还是俞敏洪、董明珠,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企业家,在选择千里马的时候,最终会回到品行上来,其次才是能力。

我们可能对他们的选择标准有异议,但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择才观念,自然有其理由。

至于在信任方面,刘邦信任的是萧何与吕后,而不会是关键时刻要求封王的韩信。


董宇辉和孟羽童,谁是千里马?

人性经不起考验,在重大变化面前更是如此。

中国企业多数很年轻,伯乐时间不长,识人善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千里马同样如此,有能力,有人品,经得起考验的更是少之又少。

最近在风口上的新东方和董宇辉,如果能够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很可能会成就一段千里马和伯乐的佳话。

到目前为止,董宇辉的形象是感恩的、值得保护的年轻人。

他身上拥有善良和纯朴的人性本质,以及一定程度的才能。如果董宇辉继续保持自己的纯朴本性,他将让合作者感到丰收稻田般的圆满与安心。

有感恩心,短期可能会吃亏,但会让自己与他人安心,而他人也终将让他感到安心。

俞敏洪与董宇洪能够携手吗?裂缝已然形成,很难复原,但好的人性能够让裂缝变成光透进来的地方。

即使有万千拥趸,他也没有选择一地鸡毛的与新东方互撕,给双方保留了最后的体面与退路,让人性留有一线暖气。

俞敏洪在直播间道歉,他哪怕精明万千,仍然爱惜慷慨慈爱的羽毛。

人性都有阴暗面,一个好的环境是激发出向善的一面,而不是刻意挑逗恶劣的一面。

变身成为顶流主播,董宇辉有几个值得感恩的时刻。

第一次感恩,让一个普通小镇青年在北京安家。

第二次感恩,他成了令人艳羡超级主播,顺带扭转公司命运。

第三次感恩,收获了一批理解、支持自己的人。

第四次感恩,被委以重任。

董宇辉与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一样出身于农村,同样依靠教育这条路逆天改命。

2016年,23岁的小董被破格提拔为高中英语课程经理,成了新东方最年轻的教研主管;2019年,时任新东方在线CEO孙东旭,一纸调令将他调回北京。

小董战战兢兢又满怀期待,从西安回民街排队几个小时买了一大箱腊牛肉,送给了对方。

命运的齿轮就是如此神奇,在转动的时刻不会有丝毫预兆。


数年时间,一场场暴雨没有海燕高歌,却来得如此猛烈,让所有人措不及防,来不及思考任何问题。

保持本心、保持感恩,既能拯救新东方,也能拯救未来的俞敏洪和董宇辉。

一切都在网络的放大镜下,那些心思,不过是让人一戳即破的窗户纸而已。

想当初,双减政策如期而至,大批量教培机构倒闭破产,新东方并没有做错什么,却也不得不提前转型。董宇辉想站在三尺讲台,却不得不在直播间洋洋洒洒靠文化卖起了农产品,意外找到了另一个世界。

东方甄选当然不应该忘记董宇辉的贡献,如果没有业已成为善良标记的董宇辉,东方甄选依然前路漫漫。如果没有头部主播加持,东方甄选将成为一家平庸的公司。

东方甄选和董宇辉更要感恩丈母娘们,是她们对于淳朴善良的执着追求,一手捧红外表毫不出众的乡村青年董宇辉。

感恩,是互相的,是爱的传递链条,也是让美好持续的成本最低的方式。

作为最能理解董宇辉、也对俞敏洪比较了解的人,罗永浩很不支持轻易提感恩。他曾在直播间里说过:

私营企业内的“知遇”,真的不要轻易提什么“感恩”,这都是某些企业家无耻灌输给打工者的邪恶思想。我自己打过工也创过业,私营企业提拔优秀员工,明明是企业和员工双赢,都得到好处了哪来的恩情?员工因此感谢企业,是他厚道重感情,不是本分。

老罗这话可以理解为自己已往心路历程的当下表达。

如果有一天,老罗仍然热情支招,但对过去的经历一笑而过,那么,祝福他走出了自己的心理漩涡。

经历过高峰低谷之后,希望董宇辉依旧保持着一颗赤城的感恩之心。

大红大紫是一门玄学,努力、初心、运气、品行,缺一不可。保持感恩与谦和,将让董宇辉走得更远,也是董宇辉脱离险境的不二法门。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他必须学会借助专业力量,直白的说出自己的选择与目标,给自己留个火种,让自己摆脱法律、经济与道德风险,并且,学会真诚的为对方送上祝福。

目前俞敏洪和董宇辉作出的选择,是基于人情之下的理性选择,目前的结果是最好的结果,是对各方伤害最小的结果,也是对未来摩擦力最小的结果。

感恩和理性,拯救了新东方和董宇辉,也成就了过去的千里马和伯乐,希望这种融洽,在新的利益分配后,能够持续。

即使不能持续,道声珍重,各自前行。


年轻人,如何成功?

2019年,曾经有一个20岁的年轻人问查理芒格,怎么才能成功?

芒格说,严格自律,遵守道德,说出来都是些很简单的道理。自己说了很多老生常谈的话,因为成功确实就来自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道理。

芒格很推崇中国的儒家文化,国内很多人也把芒格看成是美国孔子,大儒家文化的代表。

曾仕强作为解读儒家文化的大家,很受国人推崇,他曾对年轻人说:

不要存心做什么事,否则不会有好结果。记住一句话,“有心种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易经》中,讲感应的卦,不叫感卦,而叫咸卦。就是说,你要感动别人,一定不要别有用心,所以要去掉“心”字。存心去感动别人,是感动不了任何人的。

年轻人想要成功,要懂得“恩生于害”。

他认为,对年轻人来讲,客气不是福气。老板对你要求越苛刻,你获利越多;老板对你越客气,你受害越深。不要以为老板对你太好了,是你上辈子修来的。一个人没有经过磨炼,是无法成功的。

每一个人都年轻过,每一个人都从轻狂中走来。

目前各种棍子搅动着一池春水,各个利益相关方下场,躲在幕后互掷石块。

站在前台的年轻人,你们将决定自己的未来。今天推你走向前台的人,在你失意时不会愿意与你合作,毕竟谁也不会真正相信一个过河拆桥的人。


如果一个社会互撕成风,企业家不愿意培养年轻人,即使培养了也会想方设法动用各种条款进行约束,年轻人则因晋升成本高昂,只能躺平。

全球共同的行为准则是什么?

1993年,在芝加哥召开的一次世界大会上,德国神学家孔汉思提出的全球伦理构想中,“己所不欲,毋施于人”与“四不可”一起成为最基本的道德戒律,即构成人类基本行为规范的道德金律。

所谓四不可,不可杀人、不可偷窃、不可撒谎、不可淫乱。

2018年,增加了第五条原则,致力于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和关爱地球,可以理解为不污染。

己所不欲、毋施于人,简而言之,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中国2000多年前的古训延续至今,构成了现代社会广泛接受的伦理准则。

一旦突破底线,人将变成野兽,野兽周边必然荆棘丛生、寸步难行。互相插刀的时代,离现在并不遥远。

伯乐和千里马都不常有,好的秉性和人品,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稀缺中的稀缺。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长期征集

世事难料,人生几度秋凉,无常人生,值得更多温暖。从今天起,叶檀老师决心做一件身体允许且力所能及的温暖之事——定期回复读者来信。生活、家庭、工作、事业、疾病、痛苦……任何想要倾诉的话,都可以发送到我们的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或者在公众号长留言,更多归属可在公众号菜单栏寻找。温暖一个是一个,一起好好的活着。

叶檀财经矩阵号

声明:由叶檀财经运营并管理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有且仅有叶檀财经、叶檀暖人生、叶檀聊人生、半间白云、叶檀说、檀谈人生,请用户认准上述账号。但凡与上述微信账号不一致的公众号均非叶檀财经负责运营管理,叶檀财经对其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檀香们小心识别,谢谢!

作者:禾大壮编辑:王小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叶檀财经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咨询合作,请联系微信

13818756019(商务微信)

喜欢请您点个赞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