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2 日,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以 140 亿美元收购脑部药物制造商 Karuna,成功跻身为年内金额第二高的药企并购案。BMS 也是医药行业最大并购案纪录保持者 ——2019 年以 740 亿美元买下抗体药物制造商 Celgene。
今年是医药界并购大年。据医药魔方整理,截至 12 月 24 日,今年医药行业共有 23 宗 10 亿美元以上并购,其中最大 10 宗的总金额达到 1152 亿美元,高于去年的 757 亿美元。
- 3 月,辉瑞宣布以 430 亿美元收购癌症药物制造商 Seagen;
- 4 月,安斯泰来以 59 亿美元收购 IVERIC Bio,专注眼科疾病;
- 4 月,默沙东以 108 亿美元收购 Prometheus,专注免疫疾病;
- 6 月,诺华以 35 亿美元收购 Chinook Therapeutics,专注肾脏疾病;
- 7 月,渤健宣布以约 73 亿美元收购 Reata,专注罕见病领域;
- 10 月,罗氏宣布以 71 亿美元收购药企 Televant,专注炎症性肠病;
- 10 月,BMS 以 48 亿美元收购 Mirati,专注肿瘤领域;
- 11 月,艾伯维以 101 亿美元收购癌症生物科技公司 ImmunoGen;
- 12 月,艾伯维以 87 亿美元收购神经科学药物制造商 Cerevel Therapeutics;
- 12 月,BMS 宣布以 140 亿美元收购脑部药物制造商 Karuna。
另据 Fierce Biotech 不完全统计,今年医药行业至少发生 70 宗以上并购,与上述明星并购案不同,一些初创药企是在困境中被交易。例如 Pardes 因为新冠药物 Pomotrelvir 二期实验数据不如人意,财务状况急转直下,于今年 7 月被收购。
小药企的困境从去年就开始了,但当时正值宏观经济波动,大药企对收购谨慎,或认为估值跌得还不够低。尽管也有百亿级别大并购,但普华永道说 2022 年是 “充满挑战” 的一年。
今年并购显著回归,用风投 Atlas 合伙人 Bruce Booth 的话说,“据我所知,这是公开市场上生物技术公司并购的历史高点……我们预计 2024 年并购节奏可能加快”。
其实大药企收购小药企是行业规律之一。一方面,是新药研发失败率高,大药企与其加大研发费用,还不如到市场上收购已经取得研发进展的小药企。另一方面,药品一般生产门槛高、销售费用高,巨头们通过整合小药企,可以发挥规模优势,降低成本。
甚至有公司不研发、转而依靠并购做到近千亿美元市值的药企 —— 加拿大药企 Valeant —— 这也为它之后的崩盘埋下隐患。因为它的并购资金主要依靠发债,导致资产负债率一度高达 80%,市值从 2010 年初的 20 多亿美元涨至 2015 年的近 900 亿美元,但随后因为过度涨价被质疑,公司股价下跌,引发质押平仓、股价崩盘。(林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