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大
前些天,澎湃新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文汇报文汇讲堂联合办了场研讨会,主题是“迎向不确定性:民营经济的生存和创新。”
岁末年初,宏观经济论坛、金融论坛多不胜数,但能够直接点明“民营经济的生存和创新”的还是少数。
民企在夹缝之中求生存却又在社会中发挥极重要作用,但却经常容易被忽略。
01
关于民营经济的相关数据不多,不是没有而是公开的相对较少,之前官媒报道过,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从2012年底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2年的4700多万户,十年翻了两番多。
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民营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00家。
2023年年初的两会也描绘过中国民营经济从“0”到“56789”,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之前我也举过一个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数据,14亿人,7.3亿工作(其中城镇就业人数4.6亿),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约6500万人。
另外,根据《202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共2.96亿人,在7.3亿全国就业人员中的占比为40.3%。
换句话说,包括近3亿农民工在内的7.3亿就业群体,绝大部分得通过民营企业获得工作赚取报酬,组成最基本的社会消费需求逻辑。
这两天李迅雷也讲了个数据,根据北师大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2021年发表的调查数据,我国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人口约为9.64亿。
所以说,一旦民营经济不好,大量打工人首先且马上就会受到影响,招工少、赚钱难,接着同步导致需求降级,越是收入低得越容易受影响,越是要降低需求。
如果持续不好,那不单是民营企业生存艰难,很多国企、混合所有制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这一块在房地产上最明显,地产投资端,民营占80%左右,房地产下行,施工建设、钢筋水泥等相关产业企业首先受冲击,就业必然减少,往上游则很大一块是银行、信托等金融领域出现逾期风险,也因此金融行业降薪裁员声音不断。
02
澎湃新闻主办的这个“迎向不确定性:民营经济的生存和创新”研讨会,多位专家围绕 高质量发展、企业家精神、创新阐述自己的观点。
其实这几样是站在更高的维度看问题,对绝大多数民企来讲未必适用。
就好比,你都吃泡面了,他说这没营养,你都穿军大衣了,他表示这个太low不上档次,换而言之,高质量和提倡企业家精神在此时不具有普遍意义。
一些细分领域要做到世界前列必然得高质量发展,毕竟茶叶蛋再多也精准制导导弹稀罕,唱片机再优雅也不如纳米级芯片更能卡住脖子。
但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活下去,然后才能谈其他,活都活不下去,其他就都是空话。
在民营经济存在和面临的问题上,有位学者的观点是:近年来无论是在总量、结构还是创新上,都出现一些新的问题。
民营经济总量的扩张在趋缓,表现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上、固定资产投资上、新增民企数量上。
结构上不平衡,民企大部分集中在中下游行业,横向内卷严重,纵向做大做强升级的偏少。这也是PPI(生产价格指数)下行的一种体现,同行业横向内卷严重。
创新上,民企研发经费投入的总量在上升,但增速在下降。创新的不确定性在提升,在景气度较低阶段,创新的不确定性高对民企可能就是“不成功即成仁”。
说到底,不论总量、结构还是创新遇到新问题,这些都是外在表现,内里因素还是众多民企困扰在生存问题上,如果低谷时期创新能够让企业活下来甚至活的更好,做老板的自然不是傻子,肯定会往最优解去做。
根本原因在哪里?
个人觉得主要还是经济结构处在大的调整周期,前几十年的土地财政和房地产两大块加速经济腾飞,但当这两块大幅失速,附着在上面的经济生态就面临瓦解。
与此同时,不论是企业还是地方,自身调整都是滞后的,土地财政与房地产热度消失但债务却留下了,销售不旺,债务还得还。
家底厚的能扛一扛,驴粪蛋子表面光的就会爆雷,消极想润的喜提“银手镯”,行动上积极收拾烂摊子的,欢迎。
而高债务杠杆又限制最大的“甲方”们没法再像前面十几年一样大规模融资搞基建,必须边化债边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甲方们不好过,方方面面千丝万缕的乙方自然也不好过。
房地产也同时让大量个人的债务杠杆过高、期限过长,且风险都是个体的,不存在“无追”情况。
经济向上、收入稳定还好,寒意一来,直接导致消费降级,然后向上传导就是需求不足。
03
其实越是承压周期,越是得稳住民营企业的信心,毕竟,民营经济关系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内外部经济的现实状况是一方面,政策面给予稳预期是另一层面,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这次最高层会议要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的原因之一。
什么叫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简单说就是政策要形成合力、避免谬误。
不能一边保交楼、一边又抽贷,一边不允许拖欠工程款、一边继续拖着,一边让股民赚到钱、一边A股三天两头跌上热搜...
这些显然不是取向一致性。
最近出版署的网游管理办法意见稿,从游戏公司蔓延到网络公司,仅仅腾讯、网易两家一日就蒸发超5000亿,虽说这是个再正常不过的监管文件,但从结果看,对市场来说显然是“超预期”的。
之前稳预期的话喊了一年都不如这不经意的一下来的猛,出版署的人估计都是懵的,万万没想到。
宏观层面要求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微观层面,很多情况仍然是我行我素,也是不一致。
卖凉皮的加个黄瓜丝,店家被罚5千块;一家医院中秋送礼品卡,当地不同部门42名公职人员受贿清单令人扎眼。
毫不惊讶的是,这些现象完全不让人惊讶,相反还“很正常”。
04
对待民营经济,尤其是在外部风高浪急、内部承压的大环境下,尤其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首要就得稳定预期、稳住信心,这其实从最基本的一些方面就能达成。
例如,政商关系,亲与清。早就指明方向划出底线,“看不见的手”吃拿卡要却随处可见。
不但不能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还在制造困难,打通中央支持民营经济改革发展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不是说说就算的。
例如,地方拖欠企业工程款,民营企业回款难。这两天中国三农报道一条新闻,2006年安达镇希望老苏投资修缮一老旧小区并承诺会付款,老苏砸锅卖铁借钱投入1100来万,结果等了17年、领导换了多任也未拿到钱。
欠一屁股债的老苏被债务人诉进去蹲了15天,而面对安达镇不给钱老苏打赢官司,判决当地应付老苏约685万本金、520万利息。
然而判了跟没判差不多,安达镇拒不执行,也没人受到法律惩罚。更可气的是老苏打给当地杨姓副市长,杨意思别要利息,老苏强调要,杨直言“你不是法院判了吗?你要的话,你就要去呗”,言语充满嘲笑与轻蔑。
不得拖欠工程款,真不是说说就算了的!拖了17年,不仅严重损害公信力,更损害法律权威。
澎湃新闻主办的研讨会上,有位学者提到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方面制度的缺位跟越位是并存的,在行政强权方面我们缺乏制度性的约束,而在以政代法方面我们政府经常以政代法,这方面是存在制度性的越位。
仅从工程款被拖欠17年这个新闻上,也能明显看到这些方面的缺失的影子,其他就不多赘述了。
05
今年7月份,相关部门密集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外资和国有企业圆桌会、经济专家座谈会、平台企业座谈会。
接着,7月中下旬国家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七方面31条务实政策措施。
对企业关切的营商环境、政策支持、监管导向、法治保障、舆论氛围等问题,给出制度化安排和明确指导意见。
涉及对民企融资、民企产权与权益保护、法律保障治理腐败,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款项,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等等。
意见更具体更务实,无一不是针对民营经济的痛点与难点对症下药。
现今产能之所以过剩,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而这与就业收入又是强相关,民营经济又能够提供80%以上的就业。
所以,促进民营经济的意见就摆在那里,如何落到具体层面才是重中之重。
距离意见发布已近半年,有效的落地也该来了!
-End -
希望和你一起共鸣!
weixin-queen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