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政治:中国与世界”论坛第六届年会暨“大变局中的国家、文明与全球秩序”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论坛年会”)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年会由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外政治思想文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重庆大学经略研究院六家单位联合主办,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东方学刊》编辑部承办。
本届论坛年会共收到国内外的200余篇征文投稿,应邀参会的专家学者达70多位,来自25家单位,包括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大学、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人民日报、观察者网等,规模达到历届之最。
在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教授致欢迎辞。他对论坛成立以来取得的成果和产生的影响给予高度评价,对本次论坛年会主办单位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在中国政治学、中国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等方面的成就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中国将日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世界政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将更加彰显;在这种背景下,构建中国自主的政治学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的当务之急。他期待本届论坛年会取得丰硕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政治学的学理阐释与智力支撑。
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代表本次论坛年会的六家主办单位致辞。他指出,本次论坛年会的主题与前几届相比既有继承又有拓展。他介绍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作为国家高端智库,聚焦分析中国崛起的原因和规律,开展关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话语等原创性研究、资政、培训、传播和公共外交等相关工作,积极推动中国思想和中国话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
近年来,中国研究院核心团队在扎实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解构西方话语、建构中国话语,先后提出了文明型国家、整体利益党、三维市场经济、政治资本社会力量的三力平衡、世界进入后西方时代等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概念、理论和框架,推出了不少研究成果,包括“中国话语”丛书和《东方学刊》上发表的诸多文章,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张维为教授表示,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学术界、思想界需要迎头赶上,把学术和思想更好地结合起来,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创造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在开幕式后的主旨演讲中,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系荣休讲座教授王绍光做题为“第一推手——中国共产党人与民主概念的形成”的发言。王绍光教授通过对民主概念在近代中国演变的细致梳理,强调民主概念在近代中国生成的最大推力是中国共产党,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等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为民主概念赓续与理念拓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推动民主概念在中国落地生根方面厥功至伟。
为期两天的论坛年会共设置了15场专题研讨和一场圆桌论坛,围绕“大变局”“国家”“文明”“全球秩序”等主题进行了密集的研讨,每个专题设置发言、评论、自由讨论环节。整个论坛年会发言精炼、新见迭出、讨论热烈、节奏紧凑,展示出主持人、发言人、评论人和参与讨论者专业功底深厚、学术思想开放,以及勇于进行思想碰撞。
论坛年会最后的圆桌论坛由复旦大学哲学系丁耘教授主持并做引导性发言,王绍光、寒竹、李滨、罗岗、苏长和、范勇鹏、张广生、李磊、殷之光、白钢、唐杰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大变局中的国家、文明与全球秩序”的主题先后进行总结性发言,分享真知灼见。
本届论坛年会还专门为青年博士生和博士后设置一个青年分论坛,邀请国内顶尖高校的11名博士生、博士后,围绕“毛泽东与现代中国”“国家和文明的思想史维度”“政党、技术变革与全球治理”主题展开研讨,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才华和交流思想的平台。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吴新文教授在总结本届论坛年会时指出,本届论坛年会堪称一次“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盛会,年会讨论的主题、内容横跨中西马、文史哲、政经法,体现了国内学界在相关主题研究方面的广度和深度,与会嘉宾有思想、有学术、有参与精神、有平等意识,确保本届论坛年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最后,他以毛泽东主席的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表达对“政治:中国与世界”论坛的期许,并同与会嘉宾和青年学生共勉。
“政治:中国与世界”论坛是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中青年学者于2018年发起成立的高端学术和思想论坛,迄今已连续举办六届。论坛围绕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社会、思想与文化的相关主题进行了多场研讨,在国内外学术界和思想理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本届论坛年会是2019年之后,第二次在复旦大学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