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A股IPO市场骤暖骤寒的一年。上半年全面注册制落地,成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又一个里程碑事件,不仅市场包容度明显提升,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快速成长。下半年,继推出一揽子政策措施后,证监会从当前市场形势出发,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在监管部门动态调节下,2023年IPO数量与募资规模创近三年新低,略高于科创板开板2019年。据大智慧VIP以及Wind数据显示,2023年共计313家IPO登陆A股市场,较2022年428家IPO减少115家,同比下滑27%;首发募资额合计3565亿元,较2022年5869亿元下滑39%,募资额减少了2303亿元。
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之后,2023年首发上市融资的企业,也多以中小型项目为主,不仅未出现超级巨无霸,融资额跨进百亿俱乐部的企业也仅有2家。由此,2023年年度IPO榜单竞争程度较低,募资额超过70亿元,即可获得2023年A股IPO年度TOP5的入场券。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度前三大IPO均被晶圆厂包圆。
展望2024年的A股IPO情况,安永表示,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表现将影响IPO发行节奏,预计2024年A股在一定阶段内IPO发行节奏仍将保持收紧态势。
“同时,随着IPO政策进一步向符合国家战略的‘硬科技’倾斜,IPO行业集聚效应将增强。此外,北交所IPO在2024年仍将保持一定活跃度,有望承接更多科技类企业上市。”安永指出。
德勤预计,2024年A股IPO市场将会录得260只至330只新股融资大约2670亿元至3170亿元。预计2024年A股市场新股将会继续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常态发行。与此同时,在高质量建设北交所一揽子务实政策的支持下,北京证券交易所将增加动力,吸引更多新股上市发行。
华金证券近日在研报中分析道,2024年大概率延续结构性行情,且经济修复仍不稳定的环境下本轮政策收紧短期内难放松,明年一季度IPO等规模预计仍维持低位。
TOP1——华虹公司,募资规模为212.03亿元
2023年,一众晶圆厂登陆资本市场,成为A股最吸金的板块。其中,8月7日登陆科创板的华虹公司(688347.SH),吸金能力最强,以212.03亿元的融资额,成为A股年内第一大IPO。在科创板历史上,华虹公司名列第三,募资额仅次于中芯国际的532.3亿元和百济神州的221.6亿元。
招股书资料显示,华虹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特色工艺晶圆代工企业,也是中国大陆最大的专注特色工艺的晶圆代工企业。根据IC Insights发布的2021年度全球晶圆代工企业的营业收入排名数据,华虹公司是中国大陆第二大、全球第六大晶圆代工厂。
招股书资料显示,2020年至2022年,华虹半导体营业收入分别为67.37亿元、106.30亿元和167.8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05亿元、16.60亿元和30.09亿元。毛利率方面,2020年至2022年,华虹半导体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7.60%、27.59%和35.59%,公司毛利率呈上升趋势。而根据今年三季度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53亿元,同比增长5.64%;归母净利润16.85亿元,同比下降11.61%。
华虹公司的发行价为52元,截至12月29日收盘,股价报收于42.77元,微涨0.97%,不过,仍处于破发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华虹公司就已成功登陆港交所(港股简称“华虹半导体”,01347.HK),截至12月29日收盘,股价报收于18.82港元,微涨0.86%。
TOP2——芯联集成-U,募资规模为110.72亿元
芯联集成(688469.SH)是年内第二家上市的晶圆厂,也是年度募资规模第二大IPO。
5月10日,芯联集成正式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为5.69元 ,上市首日开盘一度涨幅超20%,最终收涨于6.3元/股,上涨10.72%,总市值达到426.38亿元。
芯联集成是目前国内少数提供车规级芯片的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主要从事MEMS和功率器件等领域的晶圆代工及封装测试业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代工制造方案。根据Chip Insights发布的《2021年全球专属晶圆代工排行榜》,中芯集成的营业收入排名全球第十五,中国大陆第五。
根据最新一季财报,芯联集成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32亿元,同比增长21.26%,净亏损13.61亿元,同比亏损扩大56.48%。
截至12月29日收盘,芯联集成股价报收于5.02元,微涨0.4%,芯联集成当前股价仍低于破发状态。
TOP3——晶合集成,募资规模为99.60亿元
5月5日,晶合集成(688249.SH),正式在科创板挂牌上市。
晶合集成是今年第一家上市的晶圆厂,上市时,99.60亿元的募资额,不仅是彼时年内最大的A股IPO,也是安徽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后随着华虹公司、芯联集成上市,晶合集成最终名列年度第三大IPO。
招股书资料显示,晶合集成从事12英寸晶圆代工业务,主要向客户提供DDIC及其他工艺平台的晶圆代工服务,上述晶圆代工服务的产品应用领域主要为面板显示驱动芯片领域。
2020年-2022年间,晶合集成营业收入由15.1亿元上升至100.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7.79%。不过,晶合集成在《上市公告书》中表示,因生产经营受到行业整体需求变化及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产能利用率不足等原因,公司在今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61.33%,为10.9亿元;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28.12%,为-3.8亿元。上市后,晶合集成业绩出现变脸,根据最新一季财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0.17亿元,同比下降40.93%;归母净利润3199万元,同比下降99.05%;扣非净利润亏损1.25亿元。
上市后,晶合集成股价震荡下行。截至12月29日收盘,股价报收于17.25元,涨幅为4.29%。当前股价仍低于发行价19.86元。
TOP4——陕西能源,募资规模为72.00元
4月10日,A股交易正式进入全面注册制新时代,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下的首批10家企业正式上市。陕西能源(688249.SH),就是首批上市公司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陕西能源是陕西省煤炭资源电力转化龙头,煤炭资源储备丰富,参与陕西省内电力市场的在役电力装机规模位列省属企业第一,下属渭河发电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
陕西能源最新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41.95亿元,同比减少4.8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95亿元,同比增长8.86%。
截至12月29日收盘,陕西能源股价报收于8.55元,跌幅为0.23%,当前股价仍低于发行价9.6元。
TOP5——航材股份,募资规模为71.09亿元
7月19日,航材股份(688563.SH)正式在科创板上市。航材股份本次发行价为78.99元,上市首日出现破发,报收于63.64元,目前,仍低于发行价,截至12月29日收盘,股价报收于61.2元。
航材股份是一家主要从事航空、航天用部件及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分别为钛合金铸件、橡胶与密封件、透明件和高温合金母合金。航材股份是航材院旗下唯一上市平台,同时也是我国军民用航空飞行器部件的核心供应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航材股份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科工局等多个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是国家“两机重大专项”关键材料及制件研制任务的主要承接单位之一。
11月3日,航材股份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95亿元,同比增长20.52%;实现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增长25.0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增长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