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行业的就业风向标,在这两年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高薪民企是很多人的就业首选,现在大批人才在国央企门口挤破头。
市场萎缩,人才溢出的情况下,国央企越来越不好进。去年以来,一些国央企也开始冻编甚至赶人。
尽管如此,国央企对一类人才却空前青睐。
那就是产品研发条线的中高端人才。这两年,国央企从外部(尤其是标杆民企)引入设计总、产品总的消息就没停过,典型如华润置地、越秀地产、华发股份等房企,都在正向引入产品总、设计总。
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国央企逆向操作
大举扩充产品人才
自2022年以来,国央企在招揽产品人才这件事上,动作相当一致。
比如上个月,绿城中国就引入了原仁恒置地产品管理部总经理陈伟;
原旭辉建管首席产品官孟广超,加盟华发,担任设计管理中心总助;
华润置地各地区域公司,今年也从标杆民企中吸纳了多位产品条线的中高层人才;
保利置业先后引入了融创、旭辉、龙湖等多家房企的中高管,担任产品、投资、工程等专业条线的负责人或副总……
就连素来团队稳定,鲜少对外招聘的地铁集团,这两年也罕见的向民企背景的设计研发人才伸出了橄榄枝。
比如今年8月底,成都轨道交通就引入了前新希望集团研发中心总经理陈阜林,担任集团地产业务设计负责人。在新希望之前,陈阜林曾服务于龙湖集团,担任龙湖武汉研发总……
诸如此类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
这一波操作,乍一看似乎有点“反常”。
国央企的团队素来比较稳定,再加之重视内部人才培养,管理层基本是内部提拔。就算对外招聘,也更倾向于“门当户对”的国资背景企业,市场化人才难得有机会空降,更别说一上来就是中高管理层。
那么,国央企为何一反常态,不仅争相引入市场化人才,还委之以重要职位?
加速人才流动与更新
国央企变得越来越卷
地产行业不缺管理层,甚至还有点过剩。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从房企辞任的高管就多达160多位。
较之民企,国央企的业绩相对稳定,少数甚至还在逆势增长。这让他们有了充分筹码挑肥拣瘦,选用最优秀的人才。
1、地产业务扩容,催生新的用人需求
大部分的地产民企都在收缩战略,国央企则相对稳健,有的甚至还逆势增长。
比如销售额方面,保利发展今年完成“进三争一”目标已经没有悬念了。据克而瑞数据,今年前11个月保利发展实现销售金额3995亿元,比排在第二位的万科还多出565亿元。
投资方面,前11月中海拿地920亿元位列行业top1,保利发展813亿元紧随其后,建发凭借714亿元的拿地金额跃居行业第三。top10房企中,除了第十名的滨江集团外,前九位均为国资背景。
地铁、城投等国央企的房地产业务也在扩容。
2022年拿地面积TOP100企业中,地方城投公司高达71个。今年城投拿地力度同比有所下降,但整体占比仍是个不小的比例,比如今年11月,城投拿地占比就高达55%。
人才是发展的现行条件。随着规模增长,国央企内部也面临着人才结构的重塑。这几年,国央企进行组织调整的消息也时有爆出,虽说招聘依然偏谨慎,但用人需求总还是有的。
比如说拓展新的城市或区域,就需要搭建新团队。最直接高效的办法,就是吸纳成熟房企出来的人才,既能减少培养成本,还能快速的熟悉本地市场。这一招在业内早就心照不宣了。
2、国央企走向市场化,人才流动加速
在很久之前,北欧渔民们就发现,每次捕捞回来的沙丁鱼大部分都窒息而死。如果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几条鲶鱼,原本死气沉沉的沙丁鱼就会为了活命而加速游动,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鲶鱼效应告诉我们,活力源于竞争。
以往,国央企常常被贴上稳定、安逸甚至低效的标签。随着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国央企也变得越来越卷,“铁饭碗”正在成为过去式。
此番地产国央企频繁引入外部人才并授予重要岗位,就是人才聘用走向市场化、激活内部竞争的一种典型表现。
以保利发展为例。“十三五”期间,保利集团就提出,在内部扩大竞争上岗、公开竞聘范围,从旗下“双百企业”开始,实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
华润置地近两年也在全面强化人才管理,强调强化干部的选用任留派退,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从而提升人才的能力。
国央企内部竞争之激烈,明源君深有体会。明源君接触的一些国央企人员,常常凌晨还在群里回复工作信息。怪不得有人说,现在的国央企比民企还要卷。
引入产品条线高端人才
助力国央企产品升级迭代
那么,国央企为何偏爱产品研发条线的人才?
明源君认为,随着产品主义回归,国央企正在全力“拼”产品。
一方面,改善需求成绝对主导,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国央企必须顺应市场需求而变。
近两三年,明源君最深的感受,就是房企对产品越来越重视了。
在年初业绩说明会上,几乎所有房企都提到产品,很多还将产品力提升到了企业战略高度。
华润、中海、绿城、保利等为代表的地产国央企,纷纷公布了产品升级计划。
其中,最重要的动作,就是对产品体系进行重新梳理、迭代、或完善。
比如中交地产今年发布了“M+交享生活产品体系”打造“和”、“春”、“华”、“璞”、“逸”、“萃”六大产品系列,并将产品标准细化为12大模块,围绕颜值、功能、体验、科技四大方面进行产品研发,推动场景营造及客户体验升级。
华润置地也进行了住宅产品的品牌战略焕新,全新推出MIC社区综合体产品主张,重点是将居住产品的含义从“产品”本身丰富为“生态”概念,主张家、社区、城市的柔性缝合。
这几年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越秀地产,此前已重磅打造top产品系“和樾府”,在市面上获得不错反响,今年又面向高净值人群发布了“樾”系产品,宣告正式进军顶豪市场。
都说国央企是含着金汤勺出世的,与民企竞争具有先天优势。然而,当竞争对手同为国资背景,彼此间势均力敌的时候,国央企也要产品和与服务层面拼刺刀了。
另一方面,向全行业吸纳优秀人才,国央企正以最高效的办法推动产品升级迭代。
国央企正在变得越来越务实、开放。有不少国央企跟明源君交流时都表达了想向标杆民企学习的愿望。
这也就不难理解,国央企为何热衷于招纳标杆民企的设计总、产品总。
用人偏好也非常明显。像龙湖、旭辉、融创等房企,拥有完善的产品体系,改善产品也比较见长,其所培养的产品研发设计类人才也更有竞争优势,在房地产人才市场上也更受欢迎。
比如这几年增长势头非常强劲的珠海华发股份,去年就相继引入前融创集团设计总黄凤彬,前华润置地上海公司任总建筑师胡齐,前旭辉建管首席产品官孟广超。今年又引入前建业设计管理中心副总张剑、前合景泰富任设计总经理左晓舰等人才。
这个节点上,能被国央企“相中”的人才,自然也是被寄予厚望的。这批空降的产品总、设计总将为国央企带来哪些产品革新变化?一起拭目以待。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