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教套路,害人;学套路,害己

新闻资讯2024-01-04 20:31:44橙橘网

语文学习:教套路,害人;学套路,害己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4年第三期(总第773期)


今天给学生讲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讲到下面这一段,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是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条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一段中的“这是为什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呢?

有同学想都不想就脱口而出:“这是个设问,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每次听到这种套路式的回答,我都从心底升起一种莫名的悲哀与厌恶之感,然后又忍不住想要纠正他们这种阅读上的坏习惯。

我接着追问,怎么就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了?能具体说说吗?这回不再有人脱口而出回应了。他们很多人不怕问是什么,而怕问为什么。那些套话他们熟练得很,一到硬碰硬,要求往具体了来谈谈,往深入了来谈谈,就抓耳挠腮了。何以如此?根子还在于没有真正理解,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是在文本表面滑行。

这种情形,不止在课堂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出现,还会更频繁出现在学生作答的试卷上。考试后,批改阅读题,总会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同学,那些答题模板运用得非常熟练,一看就“训练有素”。可是,到那个关键的谈理解的部分,又常常答得驴唇不对马嘴了。

回到《苏州园林》这段话来做点儿分析:

实际上,真正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话,并不是“这是为什么”这个设问,而是这句话之前的话。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是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条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从读者角度来看,读过这一段话的正常反应是什么?从广义上来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建筑的一部分,既然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对称,那苏州园林也应该对称,可是为什么苏州园林却绝不讲究对称,它怎么就那么特殊,何以会如此呢?

原来,作者做这个设问,不过就是站在读者的角度,顺着读者的思维,帮读者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又转回作者的角度给予了一个解答而已。

那这样的写法,在写作上又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

从读者角度来看,作者写文章,读者读文章,是先后发生,完全独立的两个过程。先有作者写文章,然后有读者读文章,在文章发表之前,作者和读者之间并没有任何交集。

实际情况却并不如此。

一个经验老道的作者,他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已经和读者有了交集。作者不仅仅要站在自身的角度思考问题,也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他的头脑中,已经有了隐含读者,有了和潜在读者的虚拟互动。所以,在行文过程中,作者常常要为读者考虑,转换一下身份,站在读者角度提出问题,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一个作者在写作时,能和隐含读者有一个虚拟互动,那么,文章面世后,读者在读文章时,也常常会觉得文章行文非常丝滑,读者想知道什么,作者就写到什么,作者就像是读者独立的虫儿一样。而相当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缺乏这种意识,自说自话,所以他们的作文时常会让读者(阅卷老师)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其实,这种创作过程中,自觉和隐含读者互动的意识,并不是今天的作家才有,在古代就是如此,可以说古今无不同。

下面,以和《苏州园林》同一册书中的两首诗歌为例做一点儿进一步的说明。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两句诗虽然是陈述语气,但却让人产生巨大的疑问。把房屋建在一个人来人往的地方,又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这就好像在西单或者王府井盖房子,怎么可能隔断络绎不绝,熙来攘往的人流和车流呢?

正因为考虑到读者可能会有这种疑惑,所以诗人紧接着就代替读者问了一句:“问君何能尔?”然后又跳回作者的身份,做了一个回答:“心远地自偏”。要想“地偏”,不是非要躲到深山老林中去,而是首先要做到心远,之后的诗句就是围绕着自己如何做到心远展开的。


赠从弟 【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从前面的诗句“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可以看到风之大,风之寒,从“亭亭山上松”和“松枝一何劲”也可以看到松柏就在这寒风之中。由此,从“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这两句诗中就读出矛盾来了。既然冰霜如此之凛冽,为什么松柏能终年挺立长青呢?

正因为考虑到读者会有此一问,所以,作者代替读者在诗中发问:“岂不罹凝寒?”难道说松柏不像其他植物一样,会遭受寒风冰霜的摧折吗?作者的回答是:“松柏有本性。”原来不是没有遭受严寒,而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你看,这两首诗在关注作者与读者互动这一点上,是不是和《苏州园林》完全相同呢?当深入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自然就能在自己写文章时,不再是完全置读者于不顾,自说自话了。

明白了在写作时,要照顾读者的思维,要顺着读者的思维来写这个道理,这就够了吗?不,还远远不够。

往更深一层想,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作者并不顺着读者的思路来写,明明作者知道读者想知道什么,但却偏偏不说,而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呢?当然有,当读书读得多了,读得透了之后,自然会发现无穷多这样的例子。不过,虽然看似作者在和读者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并不是说这时候作者心里就没有读者,恰恰相反,他心里依然有读者,而且,这个和隐含读者互动的意识很强烈,只不过是作者换了另外一种玩法,和读者展开一个思维游戏而已。

以上这些思考,如果没有具体的文本作支撑,就不容易理解,如果不结合文本细读,就没法深入。不管是老师教语文,还是学生学语文,都不应该只是满足于摆弄一些概念,记住一些套路,在文本表面滑行,而要深入文本内部,培养真正读懂文本的能力。

因此,我坚决反对语文学习中教套路,学套路的做法。教套路,害人!学套路,害己!

【自带广告】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