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卫
“运动科技第一股”Keep迎来持续大跌。
1月4日,Keep港股大跌逾34%,居港股跌幅榜榜首,1月5日,Keep盘中再度大跌17%,股价创新低,截止1月5日收盘,Keep报于7.77港元,总市值为40.84亿港元。
从K线上看,去年12月4日Keep暴跌近30%,之后Keep连续走跌,最近则连续下跌了7个交易日,自12月4日以来,Keep的跌幅近73%。
Keep怎么了?
解禁临近股价持续大跌
Keep是国内知名的运动健身类 APP,自2015年年初上线以来,凭借免费课程和社交功能开始走红。2023 年 7 月 12 日,Keep正式登陆港股,发行价28.9港元,上市首日微涨 0.28%。
上市之后,Keep股价曾一度上扬,至去年8月22日,Keep每股最高涨至42.4港元,市值超200亿港元,较发行价上涨 46.6%。但之后开始震荡下行,10月跌破了发行价。
进入2023年12月后,Keep不仅没有企稳,反而迎来加速下跌。首先是12月4日,港股通的标的名单更新,Keep位列其中,这原本是一个好消息,但市场的反应却是股票被大量抛售,Keep股价当天暴跌超27%,其后又连续下跌。
时隔一个月之后,Keep再次大跌,1月4日和5日两日跌超40%。消息面上,Keep并无大的利空。对于股价大跌,Keep回应称,公司方面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keep 的部分限售股将迎来解禁,这或许加剧了市场的担忧。
截至目前,Keep一共完成9轮融资,投资方中包括GGV纪源资本、五源资本、腾讯、软银、高瓴、BAI等知名投资机构。
Keep上市IPO时只发行了1084 万股,融资 3 个亿,占总股份的比重2%,极低的发行量导致了流通盘稀少,而临近解禁期,不排除资金提前反应,导致股价受影响。
净利润持续亏损
从业绩上看,KEEP在上市前,营收连续三年大增, 2020年Keep的营收由1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6亿元,同比增长46.3%,2022年进一步增长至2022年的22.1亿元,同比增长36.6%。
上市之后,2023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显示营收出现下滑,这也是Keep公布财务报表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同比下滑。
营收之外,净利润表现持续亏损。据招股书显示,Keep自2019年至2022年的经调整亏损净额却分别为3.66亿元、1.06亿元、8.27亿元和6.67亿元,累计亏损接近20亿元。
2023年上半年,Keep总营收9.85亿元,同比下降2.7%;经调整净亏损2.23亿元左右,净亏损率超20%,同比增长8.7个百分点。
从财报来看,2022年 Keep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是公司最大收入来源,营收1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4%;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的收入为8.94亿元,同比增长40.4%。
也就是说,Keep的营收非常依赖公司自有品牌产品、会员订阅线上付费内容两大板块。如果用户黏性不佳,公司营收会受到影响。
但今年上半年,用户出现大幅下滑。据Keep披露的2023上半年财报,截至2023年6月30日,平台平均月活跃用户约为2954.9万名,同比减少812.9万名,与2022年末相比减少208.9万名;平均月订阅用户约为301.7万名,同比下降17.68%,与2022年末相比下降7.71%。
活跃、订阅用户数据双双下降,广告商的投放也在下降。财报显示,Keep在2023年上半年仅实现6943.7万元广告及其他收入,与同期相比锐减21.4%。
一直以来,Keep受到诟病,主要在于市场竞争、用户获取和留存成本高、以及运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了公司的持续亏损,反映了公司的盈利模式存在问题,无法完成流量的变现,尤其是外部环境改变,Keep的盈利问题更为突出。
当初,因为更多的人选择居家健身,成就了在线健身领域的Keep品牌,如今外部环境的变化,用户流失严重。而居家健身热度的持续消退,像Keep对标的智能健身老大Peloton (PTON)的股价也在不断创出历史新低。
目前Keep大力发展第二大业务,即会员订阅及在线付费内容营收直,但其会员收费模式引来诸多用户吐槽。
最近, Keep上线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持续加码的收费内容。这背后,显示出Keep对流量变现的不断尝试与焦虑。
Keep为了多增加收入来源,不得不把免费内容变成付费内容,这样又导致了用户流失,这似乎成了一个循环。
对Keep有何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