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天才的距离,只差一个《刻意练习》

新闻资讯2024-01-20 20:31:37橙橘网

你和天才的距离,只差一个《刻意练习》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天赋异禀的人。

他要么记忆力超强,要么某个专长出类拔萃,要么学习某项技能又快又好,永远比别人高效10倍。

有人说他是“天才”,也有人把他的优秀归功于“1万小时定律”。

但只要仔细研究他的生活习惯就能发现,他的优秀和卓越,并不全都符合1万小时定律。

那这些天才如此优秀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

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这本书中告诉我们:

我们和天才的距离,中间也许只是差了一个“刻意练习”。


网上曾经有个著名的“1万小时定律”:

说的是任何人在任一专业领域,只要能坚持1万小时的训练,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但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却告诉我们,所谓的1万小时定律,只不过是一场学术上的误读。

它的原型,来源于艾利克森针对一个音乐学院三组学生的研究数据:

把学习小提琴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被认为是学生中的“天才”,具有成为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的潜力;

第二组学生只是被大家认为“比较优秀”;而第三组学生的小提琴演奏水平,则被认为“永远不可能达到专业水准”。

艾利克森对这三组学生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跟踪研究,到这些学生20岁时他发现,其中的“天才”演奏者已经练习了1万小时;

被认为“比较优秀”的这组学生,平均练习时间是8000小时;

而被认为“永远不可能达到专业水准”的这组学生,平均的练习时长只有4000个小时。

这组数据后来被畅销书作家格拉德威尔引用,成为家喻户晓的“1万小时定律”。

但艾利克森却在书中吐槽,自己的研究报告强调的仅仅是刻意练习,而并非“1万小时”这个数字。

也就是说,心理科学史上从来不存在所谓的“1万小时定律”。


而这个貌似权威的定律,其实也根本经不起仔细推敲:

首先,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学习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万小时的最低阀值。

比如一个优秀的专业演员,习得技能的时间往往是3500小时;

而记忆类专家技能的习得,更不需要1万小时,而是数百个小时就可以。

其次,技能学习成功与否跟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

个人身体的先天特点和智力的天然差距也非常重要,并不是靠时间和简单练习可以弥补。

再次,练习的成果还要取决于练习的方法。

如果只是为了达成“1万”这个目标机械地训练,而不能辨别并纠正练习中的偏差和失误,那再多的1万小时,其实也毫无意义。


1763年,年仅七岁的莫扎特在他第一次环欧洲演出时,就被世人惊叹为“音乐神童”。

他不但各种乐器演奏得行云流水,而且一听到某种乐器演奏出来的调子,马上就能准确辨别出,这是高于中央C音的第二个8度音的升A调,还是低于中央c音的降E调。

这在音乐界被称为绝对音高,也叫“完美音高”。

当时,拥有“完美音高”的音乐家异常罕见,大约在一万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具备这种能力。

而莫扎特这个貌似天生拥有“完美音高”的音乐奇才,似乎证明了某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只有少数人才会拥有。

然而,莫扎特完美音高的“神童假想”,却被一个实验完全推翻了。

2014年,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招募了24个年龄为2-6岁的孩子,对他们进行长达数月的训练,目的是教他们如何通过声音来辨别钢琴上的和弦。

这些和弦全都是带有三个音高的大和弦,比如带中央C、E和G音符的C大调和弦,后两者的高音都高于中央C,正是“完美音高”。

经过一年到一年半的系统训练之后,令人震惊的结果出来了:

参与研究的每一个孩子都被培养出了“完美音高”!

这下人们才发现,原来“完美音高”并不是只有少数人拥有的天赋,而是一种只要经过适度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

而翻开莫扎特的履历,我们就能发现他拥有完美音高的密码,其实是他的父亲。

他专门撰写了一部发掘孩子音乐才华的培训书籍,并在莫扎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他学习各种乐器。

这种训练不但比榊原彩子的培训强度更大,时间也更长。

所以莫扎特的完美音高,其实就是一场“刻意练习”的必然结果。


那到底什么是刻意练习呢?

艾利克森告诉我们,真正的刻意练习必须要包含5大要素:

首先,它必须是已经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的完善技能,训练方案一般由导师或教练来设计和监管。

其次,它必须要脱离舒适区,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刚好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训练。

除此之外,刻意练习还必须包含设立特定的目标,全身心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以及及时的行为反馈和调整。

只有满足这5大要素的练习,才能真正称之为“刻意练习”。


莫扎特的故事和榊原彩子的实验,让我们看到了“刻意练习”的巨大魔力。

那我们普通人要学习一项技能,该怎样去进行“刻意练习”呢?

在书中,艾利克森告诉了我们“刻意练习”的4大细节:


1、寻找专业导师


对于一个成熟领域来说,跟着经验丰富的导师学习,永远比自己摸索更快捷高效。


海量的实战经验,科学的训练方法,及时的反馈纠正,会让一个初学者少走很多弯路。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运动员、教师、律师、演员……无一不是最佳案例。


有人会说,我就是一普通人,找不到专业导师,那是不是就不能进行“刻意练习”了?


在书中,艾利克森通过富兰克林自创写作方法,最终成为著名作家的案例告诉我们:

在没有导师时,只要能在练习中遵循“3F原则”——

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纠正(fixit),这其实也是一种“刻意练习”。


2、全身心的投入


当我们刚开始练习时,通常无法做到长时间的持续专注。

这时,缩短练习时间就是迅速提升新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


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百分百的努力,比在更长时间内只投入70%的努力,练习效果会更好。


3、跨越停滞阶段

当练习一段时间后,通常会陷入纹丝不动的“停滞阶段”。

这时应对的最好方法,就是用全新的方式来挑战大脑和身体。

比如运动员在练习中增减举重的力量或训练次数,每周变换训练日程。

在不同类型的训练之间交叉切换,就可以持续不断地用不同方式挑战自己。

除此之外,还要在练习中找出并攻克自己的薄弱环节。

有的放矢、单点突破,才能成功跨越停滞阶段。

4、持续保持动机

在刻意练习的进程中,很多人常常会因为找不到坚持下去的动力而半途而废。

这时,就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持续保持动机。

保持动机的方法通常有两个,一是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二是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

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可以在固定的时间练习,并找出干扰练习的事情,想办法把它的影响力控制到最小。

比如你常常因为手机分心,那就关掉手机,并把它放在一边。

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则有很多。

比如练习中的持续进步,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动力;

而在练习中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也是另一种巨大的推动力。

还有周围人的鼓励、支持、称赞、崇拜,都是刻意练习过程中最强劲的前进动力。


有句话说得特别扎心:“低质量的勤奋,比懒惰更可怕。”

真正的勤奋,从来不是比谁把自己虐得更惨,谁花的时间更多,谁能同时进行更多项目;

而是需要我们在无数次的刻意练习中,找到合适的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多思考、多总结、多复盘、多调整。

无目标的努力,就像大海捞针,终将一无所获;

间歇性的努力,就如走一步退十步,终会荒废年华;

无复盘的努力,就像无头苍蝇四处碰壁,始终无法成长。

爱因斯坦说:“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埋头苦干时,更要学会抬头看路,才不会在低质量的勤奋中恶性循环;

确定了清晰方向,还要掌握刻意练习的科学方法,才能让努力的汗水,浇灌出最绚烂的花朵。

作者 | 陌菲,7 年一线期刊作者、全网流量300万+爆文作者,公众号:陌菲聊写作

主播 | 绛染 ,电台主播、爱配音,神秘的爱猫人。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标签: 莫扎特  心理学  刻意练习  爱因斯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