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3年年中首次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后,近日,连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连连数字”)更新了招股说明书。数据显示,2023年前9个月,公司TPV(数字支付服务总支付额)达到13120亿元,超过2022年全年数据,其中境内支付占比提升至90%以上。
作为一家全球性非银行支付机构,连连数字在当前IPO市场冷淡之际寻求港交所上市,备受关注。更早在2020年12月,连连数字曾计划登陆科创板,但之后因为监管限制等原因搁浅。按2022年的TPV数据,连连数字是中国最大的独立数字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招股书显示的市场份额达到9.1%。
连连数字与美国运通公司在2017年合资成立连通(杭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连通公司”),后者是首家获得国内清算许可的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在2023年万事网联(万事达卡旗下合资企业)也拿到清算资质后,市场对于行业前景和竞争趋势的关注度提升。
具体看连连数字的业务模式,在全球,公司帮助商户客户将销售商品及提供服务取得的资金转回境内,并通过公司在由全球商业银行背书的账户下分配给客户的虚拟账户,实现快捷、可靠的支付;在中国,公司主要作为支付服务提供商,通过为企业客户提供数字化平台,整合终端买家在购买商品时发起的各种线上及线下支付方式的支付信息,帮助企业客户简化收款流程并降低运营成本。
公司在2011年取得首张支付牌照,截至2023年底已建立起由64项支付牌照及相关资质组成的全球牌照布局,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支持使用130多种货币进行交易的全球支付网络。公司的客户主要是中小商户和企业。2023年前9个月,连连数字共计新增客户约135万个,超过2022年全年的约74万个;获取新客户平均成本跌破百元,下降至98元,上年同期为178元,此前2020年~2022年全年分别为207元、168元、188元。
按照功能划分,公司的服务包括数字支付服务和增值服务,其中数字支付服务是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之前占比90%以上,之后维持在85%左右,主要包括收款、付款、收单、汇兑、虚拟银行卡及聚合支付。增值服务多数与支付相关,包括商业服务及技术服务,其中,商业服务包括数字化营销、运营支持及引流服务;技术服务包括账户及电子钱包以及软件开发服务。
招股书显示,数字支付服务方面,连连数字的收入主要来自按照TPV的一定百分比向客户收取服务费及/或按每笔交易向客户收取固定服务费,是主要收入来源;增值服务收入主要来自按照TPV及/或服务范围收取服务费。2023年前三季度,连连数字总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5.32亿元增加38.4%至7.37亿元,已接近2022年全年营收规模。2020年以来,公司年总收入由5.89亿元增长至6.44亿元、7.43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12.3%。
尽管境内支付贡献了连连支付9成左右的TPV,但因为境内支付费率较低,连连数字的收入主要来自全球支付。2023年前9个月,公司数字支付服务(6.26亿元)和增值服务收入(9677万元)分别占比84.9%、13.1%,其中全球支付占比65.7%,境内支付则仅占19.2%。
营收增长加速,盈利情况却依然不乐观,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前9个月,连连数字分别亏损3.69亿元、7.47亿元、9.17亿元、6.07亿元。同期,公司毛利率分别为64.3%、68.2%、62.7%、64.1%、57.9%。
从主要亏损原因来看,连连数字应占连通公司净亏损一直较高,2020年~2022年分别为3.29亿元、6.87亿元、8.05亿元,去年前三季度为5.7亿元,原因主要是连通公司扩大经营规模导致成本支出增加,以及疫情影响、2022年7月信用卡新规带来的负面影响。“连通的清算系统十分复杂,且与行业惯例一致,该系统的建立与维护需要大量初始投资。”连连数字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称,像连通公司(2020年8月投入运营)这样的新参与者通常需要数年才能实现盈亏平衡,公司对连通公司的战略投资是长期目标。
招股书显示,2023年7月,连连数字向连通注资1.3亿元,同年12月又与美国运通分别为其注资0.75亿元、6.25亿元,以支持其营运。目前,连通公司注册资本为57.60亿元,连连数字已经支付其需承担的26.05亿元。在风险因素中,连连数字提到了美国运通公司不打算向连通进一步注资,而连通自身无法获得充足的营运资金等。
从股权结构来看,IPO前,连连数字执行董事兼董事长章征宇及其一致行动人直接及间接合计持股38.91%,系一组控股股东。此前,公司曾获得多家知名投资机构投资,目前机构股东中包括赛智伯乐、光大投资、博裕景泰、红杉臻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