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
连续5个月“原地踏步”后,2月份新一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备受市场关注。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45%,上月为3.45%,维持不变;5年期以上LPR为3.95%,上月为4.2%,较上月下降25个基点。
当前,LPR已替代贷款基准利率成为贷款利率定价“锚”,每月定期发布。虽然市场此前普遍预计本月LPR将有所调降,但5年期以上LPR单次下调25个基点,仍超出预期。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本次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在价格方面释放了稳增长、稳楼市政策加力的明确信号,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改善社会预期。同时,此次下调将带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继续下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提升。
年内首次非对称下调
今年1月19日,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对场内外LPR报价行进行考核并调整了LPR报价行名单,新增中信银行和江苏银行,调整后的LPR报价行数量由18家增至20家,调整自1月22日起实施。
这是2019年LPR报价机制改革以来,央行第二次调整报价行名单。
LPR由20家报价行按MLF利率加点后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并去掉一个最高报价和一个最低报价。一般来讲,1年期与5年期以上LPR对称调整是常态,但非对称调整也并不少见。
自2019年8月LPR报价改革以来,在MLF操作利率不变的情况下,2019年9月、2021年12月1年期LPR报价和2022年5月5年期以上LPR报价进行过三次单独下调,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认为,彼时主要受降准为银行节约资金成本等因素带动。
谈及本次非对称下调,在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看来,非对称下调反映出货币政策也在配合经济平稳开局。
“春节假日过后,从资金供给端开展工作,通过降低贷款利息,降低融资成本,配合2024年经济平稳开局的意图较为明显。”杨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不同期限利率非对称下调,表明政策希望发挥作用的对象有所侧重,保持1年期LPR不变,或表明对制造业投资和消费的刺激意图相对平稳。
“由于5年期LPR与房地产市场的关联度相对较强,从前期来看,下调5年期LPR利率也是房地产市场需求端政策组合拳的一部分,现阶段大幅降低5年期LPR利率25个基点,再结合近期围绕房地产市场密集出台了较多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利率政策参与激活房地产市场、推动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的政策意图。” 杨畅分析。
纵观LPR调整历史,我国共有8次五年期以上的LPR下调,但下调幅度都在5-15个基点之间,但本月LPR直接下调了25个基点。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次五年期以上LPR一次性下调25个基点,属于历史上降息最猛的一次。“换言之,历史上最大的降息周期开启。” 严跃进感叹道。
而据机构测算,若按100万元贷款本金、30年等额本息偿还方式计算,此次降息后购房者月供大约可以减少150元左右。
“降息”依然有空间
在1月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曾表示,当前物价水平与价格预期目标相比仍有距离,前期国内银行已适度下调存款利率,人民银行又调降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有助于推动作为信贷定价基准的LPR下行。
市场普遍认为,央行已释放了引导LPR稳步下行的积极信号。
随后在《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亦称,下阶段将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受物价水平偏低影响,当前实体经济实际融资成本上升,着眼于提振宏观经济总需求,未来LPR报价仍有可能跟进MLF利率下调。”王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主要受房地产行业下滑、消费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2023年四季度以来官方制造业PMI指数持续运行在收缩区间。这意味着近期宏观经济运行稳中见弱,宏观政策实施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上升。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一旦官方制造业PMI指数连续3个月以上运行在收缩区间,货币政策做出反应的可能性就会显著加大,除降准外,下调政策利率也是常见的应对措施。”王青如是说。
展望下一步的政策走势,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MLF降息和存款利率“降息”依然有空间。在进一步引导贷款利率下行的目标下,政策利率的下调引导仍然不可缺位。MLF利率的下调可能需要等到外部环境进入更为适宜的窗口期,存款利率下调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更大。
王青则判断,综合当前经济和物价走势,短期内MLF利率下调的可能性仍然较大,这将带动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继续下调,进而带动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持续下行,提振宏观经济总需求。与此同时,LPR报价持续下调带动贷款利率下行,也将为今年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