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发布了最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保持3.45%的水平未变,5年期以上LPR则大幅下调了25个基点(BP)至3.95%,远超市场预期。对此该如何理解?后续贷款利率是否还会继续下行?
我认为,本次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调释放出多重信号。首先,本次下调幅度高达25BP,是2019年8月LPR新报价机制形成以来的单次最大下调幅度,释放出强烈的稳预期信号。其次,本次5年期以上LPR下调是历史上第二次在MLF利率未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发生的,意味着LPR与MLF利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已经被打破,即MLF利率不再是决定LPR走向的唯一因素,后续对LPR走势的判断变得更加复杂,需要结合负债成本、风险、市场利率等多重因素判断,不能简单线性外推。第三,本次LPR的非对称调整,使得LPR期限利差收窄至50BP的历史最低水平,体现出推动金融向实体让利的政策导向。最后,由于5年期以上LPR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的基准利率,本次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调意味着首套与二套房贷利率的“名义下限”分别降至3.75%和4.15%的水平,有助于向市场释放稳楼市的信号。
图/视觉中国
当然,这里使用“名义下限”一词的原因在于,房贷利率下限是相对的,可以分为“全国底”“地方底”“市场底”等几个层次,需要在“因城施策”的框架下界定其内涵,实际上部分地区的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突破的。
本次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调的细节值得特别关注。根据规定,挂钩LPR的存量房贷利率于每年初进行重定价,因此本次将下调5年期以上LPR的时间点选择在2月,而非1月,可以避免对商业银行存量住房贷款产生冲击,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货币部门对商业银行息差空间的呵护。本次LPR大幅下调既在意料之内,又在预期之外,能够有效平衡各方诉求,满足市场合理期待。今年1月24日央行行长潘功胜释放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信号,因此本次LPR下调是2024年以来央行连续第二次具有实质意义的货币政策动作,体现出货币政策在年初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经济回稳向上方面更加积极有为。
从操作思路来看,无论是幅度,还是时间节点,2024年以来的两次货币政策操作均在预期之外,体现出央行在实施具体货币政策时希望达到超预期的提振效果,预计后续货币政策还会继续沿着这一思路进行。从操作逻辑来看,本次大幅下调5年期以上LPR意味着LPR期限利差的大幅收窄以及LPR与政策利率之间的利差收窄,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商业银行的息差空间趋于收窄,其真正目的是为了推动金融向实体让利,预计后续金融业向实体让利的过程还会持续。从稳楼市的角度来看,本次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调也可以推动增量购买力进入楼市托底,助力地产行业风险化解。
虽然2024年以来的两次货币政策动作均超预期,但我认为,本次LPR大幅下调可能并非终点,后续贷款利率仍有下行空间,且空间还不小。
一是,历史来看,目前我们仍处于降准周期中,通过降准向市场提供中长期流动性支持具有必要性,同时通过降低存款利率对改变存款增长过快、刺激消费与投资、稳定金融市场亦具有重要意义,这有助于推动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持续下行,并带动贷款利率下行。二是,在金融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的政策导向下,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下行与资产端收益率下行是一个联动过程,存贷款利率下行不一定同步,但一定同向。三是,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相较于需求端,资金供给目前已经存在一定过剩倾向,一些低效或无效金融资源可能会面临重组,存量、增量贷款与其它金融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亦可能会重构,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包括存贷款在内的金融产品价格趋于下行。四是,从外部环境来看,虽然目前市场对年内美联储降息节奏与幅度的判断存在一定分歧,但对年内降息的方向却是存在高度共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内货币政策创造了空间,有助于引导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以及推动实际利率水平下行。
总之,未来中国经济的修复将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加大宏观政策力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利率调整不会缺席,贷款利率继续下行的方向很确定。根据2023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披露的数据,2023年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与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75%和3.97%,续创新低。商业银行应提早做好新发放贷款利率继续下行的准备,增强低息差环境下保持盈利稳定的能力。
(作者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作者:任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