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彭硕北京报道
平价时代的大幕刚刚开启,风电行业却陷入越来越难赚钱的困境。
最新过去的年报季披露的两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5大风机企业合计实现营收1874.6亿元,同比2021年的2246.2亿元下滑16.5%;归母净利润为103.89亿元,同比下滑了47%。
今年一季度,5家上市风机企业总营收合计147.16亿元,同比下滑了37.4%;归母净利润合计24.27亿元,同比下滑46.2%。
作为风电设备里最面向市场终端、综合附加值最高的产业链环节,风电整机的业绩表现很大程度体现了风电行业的冷暖水平。如果扩展到整个行业来看,事实也的确如此:2022年,7家A股风电设备企业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7.7亿元,同比下滑28.7%;今年一季度合计实现净利润18亿元,同比下滑47.1%。
这与光伏行业形成了鲜明对比。去年,37家A股上市光伏企业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16.2亿元,同比增长180.2%。今年一季度,上述光伏上市企业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73.9亿元,同比增长59.2%。
同样是“双碳时代”的主力能源,分析风电行业“不景气”的成因时,绝大多数行业企业将矛头对准了风电行业的“价格内卷”怪圈——为了获得市占率,全行业以更低价竞标的方式“大打价格战”,最终所有企业都很难赚到钱。
参照行业公开数据,这一点很容易得到印证,2021年年初至今,风电行业招标折合单价已由曾经抢装时期4000元/kW的平均售价一路下滑至1100元/kW的水平,两年多下滑超过70%。
在国内风电产业接近30年的发展历史上,行业过度的低价竞争出现不止一次,最后带来的结果是技术投入停滞,行业良性发展终止。往往的结果是行业大面积企业倒闭潮,市场萎缩,活下来的企业则捡拾遗留下的市场空间重拾市场信心,准备进入下一个轮回。
过度的“价格战”的终局是每家企业都利润下滑甚至会发生亏损,最后还会影响行业整体健康发展——这一点早已成为企业主们的共识。
但问题在于,每当发生价格战时,不管企业是否愿意,其最终都仿佛受“命运裹挟”那般被迫参与其中。因此,真正值得行业讨论的地方在于,30多年的风电发展史上,过度的“价格战”为何每隔几年上演一次?企业和行业又该如何去做,才有可能真正摆脱这种“轮回”?
风电整机厂商利润缩水
作为风机行业老牌龙头,金风科技(002202.SZ)的业绩数据有着强烈的指向标意义。
今年3月末,金风科技发布了2022年经营数据,较早揭开了风机行业的“不景气”的底牌。
过去一年,金风科技实现营收464.4亿元,同比下滑8.77%;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下滑36.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下滑39.18%。
公司随后披露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期内,公司营业收入55.6亿元,同比下滑12.83%,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下滑2.4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下滑26.88%。
而如果单独拎出风机业务,其表现可能更糟:2022年,金风科技的风机板块毛利率仅有6.23%,同比下滑了11.48%。6.23%——如此低的毛利率水平意味着,公司的风机业务极有可能已经亏损。
2022年,是金风科技产品线全面转型半直驱业务的一年,如果因此可以将业绩不好的一部分原因“怪罪”到技术转型带来成本增加头上。那么,行业另一巨头,明阳智能的数据同样展现了行业“热闹但不赚钱”的局面。
明阳智能(601615.SH)2022年年报显示,其去年营收307.5亿元,同比增长12.98%,归母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9.4%。对比公司此前披露的上半年业绩数据,公司明阳智能下半年归母净利润仅10亿元,同比下滑50%。
综合两大巨头企业业绩情况看,无论是底蕴深厚的陆上风机巨头,亦或是开启“海风时代”的时代新锐,在此轮行业调整周期下,都无法摆脱业绩下滑甚至是亏损的局面。
事实上,剩余三家风电整机企业面临相同的局面,仅就归母净利润指标而言,今年一季度,三一重能下滑19.15%、运达股份下滑34.05%、电气风电下滑226.5%。
除了整机商,其他环节也同样如此。
以两大风机核心零部件——“叶片”与“轴承”产业链作为样本,我们看到,行业其他环节的头部企业同样面临“利润率大幅缩水”的窘境。
作为国内风电叶片行业的绝对龙头,中材科技(002080.SZ)2022年报显示,去年,公司销售风电叶片14.4GW,同比增长26%。但与此同时,电叶片毛利率由2021年的15.76%下降至9.83%,降幅5.93%。
新强联则是国产轴承替代领域的头部企业。2022年,公司风电类产品实现了19.9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比下滑6.51%;产品毛利率则2021年的31.56%下降至28.82%。
没有赢家的价格大战
距离平价时代开启仅仅过去两年时间,风电行业为何陷入全产业链“不赚钱”的境地?
记者在与多家企业交流后发现,行业企业普遍将矛头对准了正盛行的低价竞争策略,相关逻辑是:风电全产业链“利润率和收入下滑”是由于风电行业的“过度竞争”导致的风电主机价格的大幅下滑,低价在经历向上游层层传导后,最终全产业链都不赚钱。
比如,新强联(300850.SZ)在2022年年报中曾表示:自2021年以来“抢装潮”逐步结束、市场竞争逐步加剧,下游风力发电装备价格呈下降趋势,产业链上各环节都会将价格压力向上游传导,部分产品也存在价格下降的风险。
金风科技和电气风电(688660.SH)有关人士也向记者表达过同样观点,金风科技方面表示:“行业激烈竞争带来价格的快速下滑,公司毛利率水平降低,导致业绩下滑。”
电气风电人士则认为,“去年行业整体的招标价格下降比较厉害,从中标合同的对应的交付容量来看,总体交付金额是下降的,招标价的下降也带来主机的毛利水平下降,”
上述观点从公开的价格数据也得到了佐证。
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统计,2021年以来,国内风电机组单瓦价格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大幅下滑,2021 、2022年风电机组均价同比下降 50%、25%。行业招标折合单价已由曾经抢装时期4000元/kW的平均售价一路下滑至1100元/kW的水平。
短短两年时间,风机单瓦平均售价下降72.5%,行业“技术降本”带来的红利无疑被冲击的一干二净,行业业绩下滑也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更值得担忧的是,尽管2022年,风机招标量同环比2021年明显回暖,但直至今日,行业价格仍未出现触底迹象。
据东海证券统计,2022年全国风机招标量约为91.35GW,同比提升82.66%。另据国金证券统计,2023年1-2月风电招标规模达14.6GW,同比增长2.6%。其中,2月陆风风机中标价格(扣除塔筒350元/KW)环比下降15.28%,为1446元/KW。
另据近期统计开标信息统计,今年一季度,投标机型<5.0MW的,投标风机价格在1548至1780元/kW;5.0MW≤投标机型<6.0MW的,投标单价在1450至1830元/kW;6.0MW≤投标机型<7.0MW的,投标单价在1250至1620元/kW;投标机型≥7.0MW的,投标单价在1100至1460元/kW之间。
现有规则诱导“低价竞标”
按照大众化的常规性思维来说,风电行业准入门槛高,市场空间大,各家企业应该有序竞争,不应该出现如此剧烈的价格战。
以准入门槛来说。作为世界上最高端的发电设备之一,风机制造涉20多个学科与专业,技术和资金门槛极高,新入场的玩家很难打开局面。2021年,国内风机制造前五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为70.9%,且各自都有10年以上的发展历程。
市场空间更不必说,行业预测,到2030年中国风电装机预计将达到8亿千瓦,2060年装机将达到30亿千瓦。
然而,事实证明,风电行业面临其现实困境,且可能与大众认知截然相反。某头部风机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有三个原因可以解释这背后的现象:风电行业的市场容量并不大,至少当下不大;二,更具话语权的下游企业,在利用招投标规则“刻意”压价。最后,个别企业出于扩大市占率需求,主观上也愿意“低价抢单”。
先来看看市场空间问题。
2020年和2021年,对应分别是“陆风”国补和“海风国补”的最后一年。因此,行业在2020年先是迎来陆上风电装机潮,2021年又迎来海上风电装机潮。但两次装机潮后,风电市场需求自然被“透支”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装机潮后,很多地方的批条用完了,新的批条还没拿到,需求自然打不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曾解释道。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量4757万千瓦,较去年下降近四成。且2022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约3763万千瓦,较2021年同比继续下降21.2%。
对比光伏行业,同样是“装机潮”后,由于分布式光伏的发展,2021年开始,光伏新增装机量仍然保持了连续两年两位数以上的稳健增长。
2021年,全国光伏行业新增装机54.88GW,同比增长13.86%;2022年,新增光伏装机87.41GW,同比大增60.3%。
另外,在海外市场,风电的出口与光伏也相差着几个量级。2021我国光伏组件总出口量153GW,同比上涨50%;与之对比,2022年风机出口总容量仅2.3GW,高超的装机和运维难度,造就了风电出口规模始终不大。
其次,下游发电企业所推行的招投标机制中,价格权重占比过高,也迫使企业不得不进行价格战。
由于出口市场、分布式市场难以打开,目前,国内风电仍然主要面向集中式市场,下游客户主要面对五大六小为代表的大型开发商。
然而,这些大型开发商在进行风电项目招标时,往往刻意加重价格权重,造成了“价低者得”“赢家通吃”的局面,逼得企业不得不进行“价格战”。
据行业媒体报道,虽然在招标时候,开发商都是采取综合评标法。但是因为技术条款设计缺乏针对性等原因导致技术分难以拉开差距、价格评分占比过高(40%-55%)背景下,往往出现“最低价得分最高”,开发商最终只能唯价格论。
2022年一季度,共有6896.5MW陆上风机中标(候选)公示。其中,最低价/次低价中标占比49.3%,未知占比23.5%,非最低价/次低价中标仅占27.2%。
值得一提的是,个别省份在快速发布自己的风电规划同时,有业主为了压低价格,将尚未形成批文或“在途批文”的装机容量订单也加入到批量采购的规模中,从而进行“刻意”压价,这一现象也较为常见。
最后,行业人士指出,个别行业后发企业主观上出于扩大市占率的考量,也主动迎合“低价抢单”。
此前,三一重能(688349.SH)就因在风电整机招标出频频报出低价,被指挑起价格战,不惜亏损换取订单。
有两个例子可以证实:3月20日,河南桐柏王湾风100 MW电场项目评标结果显示,三一重能以18500万元预中标,较第三名候选人远景能源21290万元的投标报价低了13.1%。
3月28日,华电新疆哈密煤电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工程评标结果公示,三一重能、金风科技2家整机商入选。中标候选人第1名是三一重能,中标单价为1638元/kW,中标候选人第2名是金风科技,中标单价为1907元/kW。三一重能中标价格较之金风科技降低了14.1%。
与之对应的是,三一重能近年来市占率连续提高。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发布的统计,2017 年、2018年、2019 年、2020年、2021年,三一重能中国风电市场的份额分别为 2.1%、1.2%、2.6%、5.6%、5.7%。2022年,三一重能的市场份额迅速攀升至9.1%,首次杀入“前五”。
自然,三一重能方面否认了“亏损抢单”的说法。
三一重能证券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三一重能拥有出色的全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公司通过轻量化技术、数字化产线、领先于行业的智能制造工艺为成本控制奠定了基础,毛利率水平高于同行,根本不存在亏损抢单的情况。”
“风电+”或成为解决之道
纵观国内风电行业发展历程,行业里出现“价格战”的局面不止一次。 早在2010年前后,相关问题就已屡现报端。历史也证明,风机行业的“价格战”不仅会带来全行业总体性的收入和利润水平降低,其后续的安全和后期运维问题会给行业发展带来更大破坏。
早年,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理事长杨校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2012年,风电市场上充斥着不规范、不公平、过度的低价竞争。迫于市场竞争压力,整机商纷纷下场参与价格战,最终每千瓦价格由2008年的6000多元急速下降到2012年的3000多元,
低价竞争也曾给行业发展带来巨大伤害:当时中国风电事故频发,部分整机商丧失了质保服务与技术支持能力,并且出现了资金链紧张乃至断裂情况,中国风电开始进入一段漫长的寒冬期。数据统计,上述寒冬期过后,中国具有批量交付能力的风电整机商数量锐减30%以上。
当时,排名行业第一的华锐风电也正是因为下场卷入价格战而最终坠落。据公开报道,当时华锐风电因为过度追求低价,被曝出在项目中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和财务造假问题,因此在行业第一的位置上快速坠落,如今,华锐风电在行业几无话语权。
“当前成本压力下,行业短期内风机高可靠性保障确实是个问题。现在活下来的几乎所有头部风电厂商都在吃十几年前吃过的亏。”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那么,面对隔几年出现一次的“价格战”怪圈,风机企业如何跳出?
有业内人士认为,要避免上面提到的暴雷之后“摆烂”让行业收拾“烂摊子”情况,应该从规则入手,在招标时考虑对安全系数的要求,“评标时加强对项目招标后评估、项目实际运营数据的考核。特别是投标人承诺的发电量、年等效利用小时数的考核。”
也有观点认为,解决上述无序“价格战”问题亟需政策规范和引导。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201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行业竞价政策时表示,“竞价”政策可以倒逼风电市场,推动市场进一步变革,加速风电行业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但也可能对行业造成短期阵痛,甚至引发价格战、恶性竞争等负面效应。
武钢当时给出的解决办法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预防和消解负面效应,企业要做好自己的创新和改善,更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把控好政策的节奏。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风能专委会副主任李鹏在今年3月份的一次论坛上发言认为,风电行业未来一定要跳出“价格战”的逻辑,主要依赖手段则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技术创新具体所指的方向是,风机厂商要研发出更高可靠性、更大容量、适用更多场景的风机设备。商业模式创新指的是“风电+产业”的场景落地。二者相辅相成,总体思路在于摆脱电网的消纳能力对行业发展带来的“天花板制约”。
“关键在于我们一定不能够让电网的消纳能力成为行业发展的天花板。如果风电+光伏+产业的场景能够顺利落地,那么,风电产业的未来真正的发展空间就打开了。”李鹏表示,只有如此,行业才能凭借高质量发展走的更稳、更远,10亿千瓦时代才能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