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朝代,而且这些朝代更换的速度也都比较快。我们都知道每个朝代额灭亡除了皇帝身的原因之外,更多的还有大臣的原因,这里的大臣并不是我们常说的忠臣,而是那些大奸臣。在历史上奸臣非常多,可以这么说有多少忠臣就有多少的奸臣。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位奸臣,他不仅还是了皇帝,而且还霸占了皇后,可就算这样,在他死之前说过的一句话,还被后人们记住了,想知道他是谁?那就往下看。
今天我们说的这一位奸臣就是宇文化及。他的出身非常高贵,就像我们现在的富二代一样,他的父亲在当时的隋朝是一个大臣,并且还是皇帝身边的一位大红人,并且他对皇帝非常的忠心,在隋炀帝还年轻的时候,他便已经跟随了杨广,而沈阳店对他也非常的信任,不仅将他家族照顾的非常好,而且对他本人更是重视,可惜隋炀帝还是信错了他,这件事情还得从杨广还是他死的时候说起,当时的宇文化及已经站着杨广的势力,开始贪污腐败,更是被罢官了好几次,可尽管这样也没有阻挡他的贪心。
后来当杨广当上皇帝的时候,他就更加放肆了,不仅看到美女想要占有,而且看到金银财宝更是想占为己有,可是孙杨对他这种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甚至对他更加的信任,每一次宇文化及面临死罪的时候,隋炀帝都能将其一一化解,你们以为宇文化及会感恩隋炀帝的种种行为吗?如果你们真要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宇文化及不仅不感恩他,反而对权力的欲望越来越强,当隋炀帝面临危险的时候,宇文化及看着各种情况对自己非常不利,于是想都没想,便站到了隋炀帝的对立面,将其杀死了,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宇文化及到底有多么的可恶。
而当宇文化及做出这样的事情之后,不仅没有一点内疚,反而说出了一句话,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人总会死亡的,那为什么不做一天皇帝呢?他的这句话可以说道出了很多奸臣的内心想法,这大概是这句话能流传千古的原因吧。
不过他最后的结果也没有好到哪去。当他当上皇帝的时候,整天想着做咯,根本就不想去管理国家,这才给了窦建德杀进京城的机会,而他不仅被其杀了,而且窦建德还将他的头颅砍了下来,送给了突厥人。
明朝时的朱元璋严惩贪官,为什么还是无法根除贪污腐败的现象
放眼世界,无论古今无论哪里,贪污腐败就像人类社会里面深入骨髓的一部分,是永远根除不了的。
说白了人类社会不灭,贪污腐败不绝。
朱元璋虽然是一代开国皇帝,但根除不了贪污腐败是很正常的事情。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是如何治理官员贪污腐败的
朱元璋经过数年战争,逐步登上了中国政治权利的最高峰。从明王朝建立伊始,就分别采取多种措施巩固中央集权,加强自身的统治。打击腐败,实现吏治清明就是措施之一,鉴于上述原因,朱元璋势必会将惩贪治腐进行到底。而为了实现他的目标,朱元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确保惩治贪腐顺利进行。
一、法制上的建设
鉴于官员腐败造成的严重后果,朱元璋非常注重法制上的建设与完善。其在位期间,多次参与法律、条令的制定。以《明律》与《明大诰》为代表,尤其是《明大诰》,它是朱元璋亲自编写的一部专门打击官吏贪腐的法律文件。并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一些条例、榜文也相继出台。以《铁榜文》与《大明令》等为代表。这些所有的法律条文的出台无不都体现出朱元璋坚决反贪的决心。
二、监察制度的建设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稳定政权的需要,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监察制度,而这项措施的建设也对整顿吏治,预防和打击官员腐败也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体系,包括中央的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等,地方上也有提刑按察司、巡按御史等。其次,除了建立官方的机构,朱元璋还鼓励百姓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这些措施的提出与实践,强化了明初的监察只能,对明初的廉政建设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三、官吏管理制度的建立
惩贪治腐本身就是针对的就是官吏队伍,而如何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的官吏队伍就显的尤为重要。早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朱元璋就已经总结历代官吏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并认为官吏队伍尤其是一支廉洁高效的官吏队伍对夺取或巩固政权的重要意义。元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小人擅权,奸邪竞进,举用亲旧,结为朋党。”这更加使朱元璋决心加强官吏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而在统一全国后,也需要建立一支新的官吏队伍。除了由追随朱元璋起义后时的文臣武将外,自中央到地方都需要重新充实官吏队伍。
上述原因都促使朱元璋逐步对官吏管理制度进行建设。他分别从选拔官吏、考核、以及官吏回避三个方面进行了构建,选拔官吏,特别是以德行为先的选拔标准的施行,能够纯洁官吏队伍;对官吏的考核,可以监督、促进官吏保持廉洁;而官吏的回避更是能够直接减少贪墨现象的发生。
朱元璋期望建立一套严格的官吏管理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官吏廉洁,减少贪腐的发生。
四、教育宣传的重视
除了法制建设、监督的完善以及官吏管理制度的建构,教化臣民、普法宣传也是朱元璋惩贪治腐中的重要一项,朱元璋通过一系列教育、宣传等手段,以达到对官吏进行廉政教育,对官吏、百姓进行普法宣传,从思想上使官吏认识到清廉的重要性,把腐败扼杀在萌芽里。
五、加强财政制度建设
官吏贪污的方式很多,但归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收受贿赂,另一种就是利用制度漏洞或是利用权利之便私吞国家财产。利用财政制度中的漏洞又是官吏贪污的方式之一,因此加强财政制度的建设对预防贪污具有重要的意义。
康熙乾隆也叫康乾盛世,为什么在贪污腐败,屡禁不止,到后还祸国殃民
我国封建社会属于标准的“人情社会”,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有贪污腐败的,并不是说“盛世”就没有贪污腐败,这一点一定请搞懂他。
一般来讲,所谓的封建时代的“盛世”,是指国家内地长时间没有战事,人民负担相对较轻,起义等活动相对较少,社会发展比较稳定。而在一些现代读者的眼中,“盛世”几乎等同于“理想社会”,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说到封建“人情社会”的贪污腐败,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清代有一种东西叫“陋规”,这种陋规不仅仅是官场内部交际的,也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比如说“加征”、“折色”和“官价”。
第一个叫加征,比如说朝廷规定,你应该交1元钱给国家,但是地方官员跟你收取的时候,却收2元或者更多。这就叫加征,也叫加派。清代有极端的例子加到8倍的,就是朝廷收1元钱,地方官收8元钱。
第二个叫折色,我们知道清代有铜钱和银子,他们的比例在不断变化。比如说,某地粮食是1石粮食2200文,但是地方官要求按照1石:4500文交税,实际上翻了一倍。或者某地银钱市价比例为1两银子换1600文钱,官府却按1两银子换2100文钱征收铜钱,净赚500文钱。
第三个叫官价,就是官方价格。比如说一批丝绸,市价为1两银子1匹,官方强制按照5钱银子1匹收购。
这种“加征”、“折色”、“官价”,清代一直都存在,明代也一直存在。所谓“清官”,只不过收的少了一些,“贪官”收的多了一些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鲁迅先生的名句你记得多少
鲁迅妙语名言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3、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4、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
5、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6、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7、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8、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9、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0、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1、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2、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13、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14、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15、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正死掉了。
16、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17、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18、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19、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2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1、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22、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23、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24、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25、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26、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27、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28、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29、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30、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31、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32、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33、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34、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35、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36、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37、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38、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39、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40、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41、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42、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43、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
44、友谊是两颗心的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历史上的和珅是如何在查贪污腐败的事情上和刘墉斗智斗勇的
和珅与刘墉斗法这只是宫廷剧里的场景罢了。而历史上真实的和珅与刘墉之间的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来了。首先是他们的年龄,和珅生于1750年,活了48岁。而刘镛生于1719年,活了85岁,可见刘墉整整大和珅31岁,都可以做他的父亲了。和珅在二,三十岁就已经得势了,而此时的刘墉都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
其次是他们的官职。和珅在世的时候,就已经被册封为一等忠襄公,这在异姓功臣爵位里是最高等级,再往上就是要封王了。公爵是超品,就是比一品大员还要地位高崇。和珅做过最大的官,是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正一品。刘墉做过最大的官,是体仁阁大学士,正一品。从官职上看两人好像都是正一品,刚和珅却是首席大学士,而且是清廷权力核心军机处的头子。而刘墉根本就没有进入这个权力核心。和珅可以说是清朝这几百年中汉人官员中官职最大权力最大的了,没有其二。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权倾朝野,除了皇帝以外,没有任何人可以与之抗衡。况且刘墉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外派,真正在京城里的时间很短。
最后再说说他们的能力。和珅并不是只知道溜须拍马,他的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并不在刘墉,纪晓岚之下,不论是他的学识还是为人处事方面。据说他精通多种语言而且熟读四书五经。据说有一次西藏方面给乾隆帝送来一份公文,因为是藏文写的,朝廷里的很多官员都不懂,最终还是和珅搞定了。为人方面,他除了会哄皇帝,对下也很会笼络人心,通过一些小恩小惠,买官卖官等手段编织自己的人脉网。处事方面更是可圈可点,在皇帝身边出谋划策,为治理国家,整顿军务,增加国家财政方面大显身手,因此毫不夸张的说乾隆盛世离不开和珅的功劳。和珅还是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官,直接负责四库全书的编撰,是纪晓岚的顶头上司。为了给乾隆祝寿,和珅搞了个“千叟宴”,招集全国七八十岁的老人来京为乾隆帝祝寿。 此举不仅彰显了乾隆的爱民,同时也满足了乾隆的虚荣心,博得了乾隆的大为赞许。还有大家都知道乾隆也是个花钱如流水的主,为了解决财务危机,和珅向乾隆献策,搞个“议罪银”,让所有官员都交一部分钱,作为自己的免罪银,一旦获罪,论罪大小从“议罪银”中抵扣。这可是一大笔钱啊,这些钱直接进入乾隆的小金库,而这个小金库还是有和珅来管,因此和珅从中也捞了不少。大家都知道和珅是清朝有史以来最大的贪官,他除了假公济私,买官卖官,接受贿赂,自己也投资房地产,开钱庄当铺商铺,赚的盆满钵满。这里就不说了。其实对于乾隆来说,和珅的所作所为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只不过是睁一眼闭一眼罢了,对于忠心耿耿为自己忙前忙后的小弟赚点外快也就不去计较了。
对于刘墉来说,和珅年轻有为而且深得乾隆爷的宠幸。自己年老体衰,而且长时间在外做官在京与和珅接触的时间又不长,又不在朝廷权力核心,同时表面上和珅对自己也是比较尊敬。有必要撑破老脸与这位乾隆爷的大红人较劲吗?得罪了和珅不就等于得罪了乾隆吗?因此这点刘墉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如果人没有贪欲之心的话,那么贪污腐败会滋生吗
这个问题几乎不需要回答,答案是肯定的,不会。
人间的很多烦恼都是由“贪”而起的,生气是贪嗔,傲慢是贪慢等等。
如果没有贪,人间就没有苦恼,没有不公平,没有人生气,没人攀比,是个理想的社会。
理想的社会其实和物质关系不大,所以古人也不重视科技,千古圣贤教化为根,只有人脱离了蒙昧,社会才会美好。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郭德纲相声“名句”是什么
郭德刚场场都挂在嘴上一句话是:大家都爱玩耍,陪大家玩玩。
为什么有些美国官员不敢贪污腐败
谢,对美国有关政府各级官员公务员具体薪资收入制度,他们如何预防这些人的不明来源收入,资产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