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柳公权的名言名句,十个以上
1、赤子无愁声,沧海无惊浪。——唐朝中期著·柳公权《玄秘塔碑》
译文:赤子不会发出哀叹的声音,海上没有偌大的海浪。
2、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唐朝中期著·柳公权《宋史》
译文:穆公为了它改换样子,就像用笔上谏。
3、心正如思,笔化浓山。——唐朝中期著·柳公权《宋史》
译文:心思正了,下笔写字的时候就像山川一样的稳重。
4、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唐朝中期著·柳公权《宋史》
译文:提笔写字的时候,用心写字,心思正了,则笔就稳了。
5、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唐朝中期著·柳公权《应制贺边军支春衣》
译文:前几年虽然没有战争,但今年去没有回来。皇上的恩典何时能以报答,就像在春天里得到了舒适的衣服。
扩展资料: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获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参考资料来源:柳公权-百度百科
2. 柳公权的名言
1.“心正笔正” “心正笔正”,是柳公权对唐穆宗的委婉谏言。
这句名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它的含义。 首先是从伦理观去解析人格与书法的关系。
儒家重伦理道德,在儒学的文化座标中,书法被视为一种“心学”。刘熙载《艺概》即云:“故书也者,心学也。”
这一渊源出自汉代。扬雄《法言·问神》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所以动情乎!”扬雄看到“书”与内心世界相沟通,君子可以从“书”这一“心画”中流美,而小人也可以在“心画”中显现其真面目。
三国时锺繇在《笔法》中又云:“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柳公权则又丰富发展了这一思想。
他的“心正笔正”说,以新的命题将人格、伦理与书法的关系联通起来,不仅是这一唐代书家巨擘自身的写照,而且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笔谏”,收到了某种效果。这使后代文人大感兴趣,赞颂备至。
宋代苏轼在诗中曾云:“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柳氏二外甥求笔迹》)元代赵岩诗云:“右军曾写《换鹅经》,珠黍仙书骨气清。
看到柳公心正处,千年笔谏尚驰名。”(《题唐柳诚悬楷书真迹》)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不仅如此,后人又将此说加以阐发光大。明代项穆就曾由“心正笔正”开掘,组成正心一正笔一正书的书学次序,并认为“正心”当“诚意”、“致知”、“格物”。
然后通过“笃行”,达到“深造”,书法也就可以出新意、妙意、奇意(见《书法雅言·心相》)。哲学史上有“心学”,宋陆九渊、明王守仁都把“心”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提出“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
项穆认为书法,也是一种“心学”的历程,其逻辑起点当以“正心”出发,而最终就会达到“自由的王国”。清代刘熙载又说:“书,如也。
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
(《艺概》)这些都与“心正笔正”有血肉联系。 “心正笔正”强调书家的品格修养,后世多以人品高下作评书的标准之一。
苏轼说过:“柳少师其言心正则笔正者,非独讽谏,理固然也。世之小人书字虽工,而其神情终有睢盱侧媚之态,不知人情随想而见,如韩子所谓窃斧者乎?抑真尔也。
然至使人见其书犹憎之,则其人可知矣。”(《东坡题跋》)因此书史上宋代权奸蔡京被排斥在书家之外,因其人品卑劣。
从创作的角度看,此一命题正是深刻揭示了书法与书家内心世界的复杂微妙的关系,也是书家人格在书法中的外化和表现。由此也可观照书家的心态,进而对其作品作出恰当的评价。
其次是从书艺技法本身去解析。 清梁同书《频罗庵论书·复孔谷园论书》云:“心正笔正,前人多以道学借谏为解,独弟以为不然,只要用极软羊毫落纸,不怕不正,不怕不著意把持,浮浅恍惚之患,自然静矣。”
其实不仅梁同书,早在宋代,姜夔在《续书谱》“用笔”一节中说:“心正则笔正”与“意在笔前,字居心后”,皆名言也。清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曾云: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笔正则锋易正,中锋即是正锋。他又说:“古人谓心正则气定,气定则腕活,腕活则笔端,笔端则墨注,墨注则神凝,神凝则象滋,无意而皆意,不法而皆法。
此正是先天一著工夫,省却多少言思拟议,所谓一了百了也。”这些都是从技法上生发出去,加以评述,不无道理。
但其重要性不及“人品”说。 2.“颜筋柳骨”面面观 前人评颜真卿的字多“筋”,柳公权的字多“骨”,故有“颜筋柳骨”之说。
宋范仲淹诔石曼卿文云:“延年之笔,颜筋柳骨。” “骨”是指字刚猛有力,气势雄强。
晋卫夫人《笔阵图》云:“善力者多骨,不善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书学史上多有论“骨”者。
以“点如坠石”举隅,那是说一个点要凝聚过去的运动的力量,这种力量是艺术家内心的表现,但并非剑拔弩张,而是既有力,又秀气,这就叫做“骨”。现代美学家宗白华云:骨,就是笔墨落纸有力、突出,从内部发挥一种力量,虽不讲透视却可以有立体感,对我们产生一种感动力量《美学与意境》。
“筋”有多义,或指笔锋,或指执笔悬腕作书时,筋脉相连有势而言。筋也与肉联,称为“筋肉”。
颜、柳并称,比较两人显著特点是:颜书筋肉较多,但也并非无骨,颜真卿书也重骨力;柳书露骨较著,但也并非无肉,仅是趋于瘦削而已,而柳公权特重骨法。“柳骨”一词尚可理解为: (一)骨力。
柳公权最醉心于骨力之体现,精心于中锋逆势运行,细心于护头藏尾,汲汲于将神力贯注线条之中。他增加腕力,端正笔锋,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其笔势鸷急,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之内;在挑踢处、撇捺处,常迅出锋铦;在转折处、换笔处,大都以方笔突现骨节,或以圆笔折钗股。
真正的书法家都讲究骨力,颜真卿在《述张旭十二笔意》中就说过“(走历)笔(指运笔快速)则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等等。柳书有许多作法即是从颜书中借鉴而来的,比如他的一些竖笔采用了弓弩之形,并左右形成向内包裹之形,其捺笔中也类有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力的表。
3. 柳公权的名言有哪些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
由于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并与赵孟覜、颜真卿、欧阳询合称“四大书法家”。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终年88岁。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宫至太子少师,故世称 “柳少师”。
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
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
4. 心正笔正的柳公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心正笔正”的柳公权——女儿给我当老师(五)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笔力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大书法家直言进谏的故事.唐朝出了好几位书法名家.如:盛唐时期的颜真卿、晚唐时期的柳公权、初唐时期的欧阳洵.人们将颜真卿遇柳公权并称“颜柳”,并用“颜筋柳骨”来形容他们的字.颜筋柳骨:指颜、柳两位书法家的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深得世人钦佩.——这句是体态语.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一次柳公权在写字,穆宗皇帝问:“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好呢,能告诉我书法的秘诀吗?”柳公权毫不犹豫地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法出自内心,只有心地正直才能写出好字来!这确实是柳公权写字的“法”.但在此时此刻,他作为穆宗的“书法指导”,向穆宗说这样的话,显然是有弦外之音的.原来,柳公权是在告诉穆宗,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都必须“心正”.难怪当时正沉溺酒色的穆宗半天没有说话,脸色都变了.这个劝告是真诚而大胆的.真诚在于柳公权以自己的书法心得来打动穆宗,希望穆宗能够律己清政;大胆则在于他毫不虚伪做作,直言答对.如此劝告,自然是对穆宗的一次不小的触动.——借书法秘诀劝告穆宗律己清政.十几年后的一天,穆宗之子文宗再与柳公权等人谈话时说到自己的龙袍已经洗过三次,在场众人立刻赞颂文宗简朴的美德时,只有柳公权一言不发.当文宗问其原因时,柳公权答道:“陛下,您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应当选用贤能,罢黜不肖之臣;还应接受劝谏,赏罚分明,这才能使天下真正和乐光明.至于穿一件洗过几回的衣服,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罢了.”这番话显示了“心正笔正”的柳公权又一次机智大胆的直言.此后,他一面写出一个个筋骨秀挺的好字,一面讲出一句句有利国家的直言,直到去世.“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柳公权以“心正”练成了流芳百世的“柳骨”,而更以“心正”给历史与后人塑造了一个正直敢言的良臣的形象.下面我们为课文分一下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柳公权是唐朝著名的大书法家,与颜真卿并称“颜柳”.第二段(第2—8自然段):用具体事例来说明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深得世人钦佩.字好——做人(铁骨铮铮).(第2自然段)1.借书法秘诀劝告穆宗律己清政.(3、4)2.借穿衣这件事,劝告文宗正确用人,赏罚分明.(5—7)3.做了谏议大夫后,继续向文宗正直敢言.(8)第三段(第9自然段):柳公权为历史和后人塑造了一个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文章通过描写柳公权几次对皇帝直言进谏的故事,表现了柳公权刚直不阿、正直敢言的优秀品德.好词结构紧凑 骨力秀挺 洒脱 颜筋柳骨 弦外之音 名正言顺 流芳百世好句他的字结构紧凑,骨力秀挺,洒脱而有法度 ,对后世影响极大.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深得世人钦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