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为什么对风筝情有独钟 你都了解多少

生活常识2023-09-18 09:35:38佚名

曹雪芹为什么对风筝情有独钟 你都了解多少

1、曹雪芹在《南鹞北鸢考工志》的自序中是这样写的,他的老朋友于景廉,当兵伤足,无以为生。年关已至,家中三天未见吃食,儿女啼哭。他来曹雪芹处借贷时无意间提及,京城的公子哥们买只风筝的钱,就够他一家老小好几个月的生计了。曹雪芹一向精于此道,就扎了几个给于景廉,叫他拿去卖卖看。除夕那天,于景廉牵着驴,满载时蔬酒肉前来道谢。原来风筝高价售空。曹雪芹由此想到,如果将扎风筝的手艺传授给鳏寡孤独、老弱病残,让他们皆可自食其力,岂不更好?于是,曹雪芹著成《废艺斋集稿》八卷,记录了身有残疾者用以谋生的各种手艺。

2、曹雪芹不但制作风筝的技艺高超,而且放风筝也是行家里手。他的好朋友敦敏在一次风筝盛会之后写了一篇《瓶湖懋斋记盛》,其中的小序写道:“观其御风施放之奇,心手相应,变化万千;风鸢听命乎百仞之上,游丝挥运于方寸之间;壁上观者,心为物役,乍惊乍喜,纯然童子之心,忘情忧乐,不复知老之将至矣。”这精彩绝伦的技艺不禁让人心驰神往。当时执掌皇家画苑的名士董邦观看曹雪芹放风筝后,极为称赞,当场为《南鹞北鸢考工志》写序。

3、曹雪芹的专著《南鹞北鸢考工志》原稿早已不知所踪。1943年,国立艺专的学生孔祥泽机缘巧合偶然看到了曹雪芹的遗著《废艺斋集稿》,并对第二章《南鹞北鸢考工志》最感兴趣,抄录部分手稿,并边扎边学,经30余年的潜心钻研,扎制出各种技艺高超的风筝。因为钦慕曹雪芹为残疾人谋求生计的善心,他把自己的风筝命名为“曹氏风筝”。

4、时至今日,“曹氏风筝”已传至三代,讲究“扎、糊、绘、放”四艺,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包括削竹、绑扎、涂胶、蒙面、染色等多种工序。其要点在于保证骨架的左右对称,这样风筝才不会在天上翻筋斗;图案色彩对比要强烈,这样放飞起来才能栩栩如生、赏心悦目。现在,“曹氏风筝”制作技艺已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也已成为北方的主要风筝流派之一,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声誉。

5、2007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孔家成立了“曹氏风筝工作坊”,吸收当地的村民,尤其是残疾人来当学徒工,传授“曹氏风筝”的制作技术,为其提供自食其力的技能。这与曹雪芹当初著作《南鹞北鸢考工志》时的初衷“有废疾而无告者,谋其有以自养之道”相当契合,曹雪芹若地下有知,也当含笑九泉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