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规则改版了,未被星标的公众号文章无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错过。为防走丢,小伙伴们都加个星标吧,步骤如下~
孩子喝中药怕苦,家长给套了个舌套...
网友戏称其为“避味套”...
挺好笑的是吧?但我是真的笑不出来。因为这一番操作属实是有风险且没必要。
戴舌套喝药
小心异物误吸/食风险
一个基本常识:人在吞咽的时候,嘴里不要有异物,否则很容易出现误吸或误食。
舌套被孩子不小心吞进肚子里,之后上厕所时随着粑粑排出来,那算是谢天谢地的幸运事儿。如果没排出来呢?误食还不算什么,如果发生了气道误吸怎么办?气道异物吸入可是会要人命的!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危言耸听,孩子又不傻,舌套套在舌头上,大人还在旁边看着,怎么会误吸呢?
我只想回答:你猜它为什么叫“误吸”?气道异物阻塞绝大部分都是意外事件,当你以为一切尽在掌控之中而放松警惕的时候,往往是意外发生之时。家长怎么就能确定在喝药时舌套能乖乖待在孩子舌头上不脱落?需要用到舌套哄着喝药的孩子,想必年龄也不会太大吧?
我们一直强调,为了保障进食安全,不要给4岁以下的孩子提供硬、圆、滑、必须充分咀嚼才能吞咽的呛咳高风险食物。年长儿童中,非食物物品(如硬币、回形针、大头针、钢笔帽)是更常见的吸入异物,家长需要日常教育提醒孩子,不要把不能吃的东西放进嘴里。这些建议强调了无数次,但没想到有一天居然还要特别写文提醒家长不要在进食的时候往孩子嘴里放非食物异物。
另外说一句,塑料袋、乳胶袋、避孕套、气球、橡胶手套,这类能顺应儿童气道并形成气密密封的东西,可能比其他异物更具危险性。
煞费苦心喝中药
图啥?
咱就是说,这中药就非喝不可吗?
中医药目前的应用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小病没必要,大病治不了,日常调理有害。
比如孩子有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的,完全没必要吃中药/中成药,因为这类自限性疾病不治疗也能好。孩子发热、咽痛、头痛不舒服的,可以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明确诊断为继发细菌感染的,如细菌性中耳炎、鼻窦炎、肺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生素治疗,除此之外,对症做好家庭护理就行,实在找不到喝中药的理由嘛。
又或者说一些比较麻烦的病,如,病情反复,现代医学无法一次性根治,很多失望的家长就转而求助中药,看看能不能给孩子祛祛湿气(事实上湿疹不是因为太湿,而是太干)。
UpToDate临床顾问在特应性皮炎(湿疹)的治疗一节中明确提到:虽使用中草药治疗特应性皮炎已有多年历史,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在临床试验中得到充分评估,目前还需开展更多临床对照研究。简单来说就是,没证据,不建议。这也是市面上几乎所有中药中成药的现状。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身体没啥大碍,但家长就是觉得“虚”,想靠喝中药来调理调理,不图治病,就想图个强身健体。
但事实上,孩子经常生病,比如感染呼吸道病毒,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尤其是当孩子上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之后,生病的频率肉眼可见的增加,这是免疫功能不断完善的必经之路。想要增强免疫力少生病,除了接种疫苗、注意卫生、保持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之外,没有其他靠谱的选择。孩子容易生病的体质不需要任何中药调理,调理也起不到作用,甚至对身体有害。
一个典型误解:天然的就是无害的。中药对健康造成的威胁,过敏风险是其一,其二就是天然毒性。肝肾毒性是草药最常见的副作用,比如广东地区非常普及的小柴胡汤,有多项报告显示其存在肝毒性。
没事就喜欢搞碗中药来喝喝的,建议最好去查一下肝肾功能。没病喝药,纯属没事找事。
苦口良药?
儿童药物掩味技术了解一下
一碗中药,虽说不清楚到底有什么作用,但一碗苦水下肚,总觉得灵魂得到了升华,身体得到了净化,十分契合药到病除的心理。
所谓良药苦口,只不过是古人在当时药剂掩味技术欠缺条件下,无奈的自我安慰罢了。而身处现代社会,我们完全有技术能在不影响药效发挥的基础上改善药物的适口性。
放着成熟的药物掩味技术以及更好的现代药物不用,反而选择套着舌套、捏着鼻子、用吸管送药,结果还苦不堪言的传统草药,这反科学的操作怕不是在安慰自己,而是在难为自己吧。
小孩子的吞咽功能尚不健全、味觉更敏感,再加上对吃药天生就存在抗拒心理,为了能提高孩子服药的顺应性,保证给药剂量的准确,避免因为太苦吃不下导致用药中断耽误治疗,因此孩子的药通常不会做得太难以下咽,有些甚至有点儿好吃(儿童药物也不能过度适口)。
比如添加矫味剂或苦味抑制剂、给药片做一层糖膜包衣,或者改成无水即可吞服的剂型,总之,现代药剂学总有办法改善儿童药物的适口性。
用成熟的儿童药物掩味技术来改善患儿的服药体验,这才是真正科学的手段,而不是往孩子舌头上套个袋子。
说在最后
给孩子戴舌套喝中药,只能说从熬中药那一步就错了,且错得离谱。表面是家长煞费苦心、开动脑筋给孩子喂药的“聪明之举”,实则是在处处为难自己和孩子。
一想到开头视频底下评论区网友们的一片赞扬之声,想到视频传播出去会被很多家庭当作喂药小妙招采纳,我就更笑不出来了。
end
参考文献:
[1]https://publications.aap.org/pediatrics/article/125/3/601/72642/Prevention-of-Choking-Among-Children?autologincheck=redirected
[2]UTD:特应性皮炎(湿疹)的治疗
[3]浅谈儿童药物掩味技术与评价中的关注点 史 芳, 任连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2023年12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注:封面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