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速率比天然途径高一千倍,科学家构建丙二酰辅酶A新合成途径,多杀菌素产量达到目前最高

新闻资讯2024-03-16 03:56:25橙橘网

催化速率比天然途径高一千倍,科学家构建丙二酰辅酶A新合成途径,多杀菌素产量达到目前最高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和合作者,成功绕过天然途径的固有弊端,实现了丙二酰辅酶 A(malonyl-CoA)及其衍生物的高效合成。


图 | 谭在高(来源:)


“截至目前,有很多国内外同行都对我们构建的新途径非常感兴趣,他们都希望能将它用到自己的研究中。”表示。


研究中,等人所构建的丙二酰辅酶 A 合成新途径,有效克服了天然途径存在的传统问题。


这不仅提高了多种底盘细胞内的丙二酰辅酶 A 产量,也为丙二酰辅酶 A 及其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极大可能。


由于丙二酰辅酶 A 是合成所有脂肪酸类、聚酮类化合物以及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前体,因此本次新途径可被用于这些化合物的高效合成之中。


目前,人们已经发现 10000 多种不同的聚酮类化合物,由之衍生的新产物更是不计其数。据统计,有超过 20 多种聚酮类化合物(例如红霉素、四环素、洛伐他汀、阿维菌素等)已成为商业化药物。


其中,在医药业和畜牧业中,红霉素是最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而包括洛伐他汀在内的他汀类药物的销售额,在降血脂药物市场总销售额中占比 80% 以上。目前,上述 20 多种药物的全球年销售额已超过 200 亿美元。


黄酮类化合物,也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次级代谢产物,当前已被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超过 8000 种,大部分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菌、抗炎、抗癌和抗肥胖等生理活性。

预计到 2024 年,黄酮类化合物市场将达到 12 亿美元。因此,课题组认为本次提出的生物合成新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来源:Nature Catalysis)


天然途径却并不完美


如前所述,丙二酰辅酶 A——是合成脂肪酸、聚酮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等 3 万多种高值化合物的共同前体。


但是,此前不少研究均表明,胞内的丙二酰辅酶 A 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这让高值衍生物的高效生物合成遭到限制。


在几乎在所有的生物体中,丙二酰辅酶 A 的合成都非常保守。即在丙酮酸脱氢酶(PDH,pyruvate dehydrogenase)的催化之下,丙酮酸可以形成乙酰辅酶 A(acetyl-CoA)。


而在乙酰辅酶 A 羧化酶(ACC,Acetyl CoA carboxylase)的催化之下,乙酰辅酶 A 可以形成丙二酰辅酶 A。


然而,从高效生物合成的角度来看,尽管 PDH-ACC 是一条天然途径,但是它并不完美。


这种途径的催化速率往往偏低,活性仅为 nmol/min/mg 级。脱羧反应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从而造成碳源浪费。而羧化则需要消耗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因此会造成能量浪费。


此外,脱羧反应会受到胞内多种代谢物的严格调控。这些弊端的存在,是导致丙二酰辅酶 A 供给不足的主要因素。


那么,该如何提高丙二酰辅酶 A 的供给?此前,学界将重点放在提高天然途径的表达。


主要采取的手段有两种:其一,过表达乙酰辅酶 A 羧化酶;其二,让乙酰辅酶 A 羧化酶发生突变从而提高其活性。


但是,这并不能解决天然途径碳效率低下和能量效率低下等固有缺陷。并且,有不少研究报道,过表达乙酰辅酶 A 羧化酶,会导致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


(来源:Nature Catalysis)


规避天然途径的弊端


因此,团队没有继续将精力集中在天然合成途径的优化上。


而是另辟蹊径,尝试构建一条新的丙二酰辅酶 A 合成途径,希望在提高丙二酰辅酶 A 合成速率的同时,规避天然途径所存在的弊端。


研究中,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件事,便是选取丙二酰辅酶 A 合成底物。胞内代谢通量是否足够大,是主要的选取原则。


在细胞中,丙酮酸不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心代谢物,而且合成通量非常大。于是,该团队选取它作为合成底物。


但是,从丙酮酸生成丙二酰辅酶 A 不可能一蹴而就,中间需要历经几个步骤。


而为了避免二氧化碳释放造成的碳源浪费,所以他们不再考虑使用脱羧反应,于是在中间物上选取了 C3 型。


在众多 C3 化合物中,他们发现 3-氧代丙酸很有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合成丙二酰辅酶 A,而丙酮酸也只需通过一步转氨反应就能得到 3-氧代丙酸。


也就是说在理想情况之下,对于丙酮酸来说它只需要通过两步反应,即可合成丙二酰辅酶 A。


确定中间产物之后,课题组在数据库中搜索可能涉及到的反应。结果发现:对于上述第一步反应,可以由转氨反应完成;对于上述第二步反应,此前还没有相关报道。


但是,有研究表明在 MCR-C(the C-terminal fragment of malonyl-CoA reductase)的作用之下,丙二酰辅酶 A 可以合成 3-氧代丙酸。


课题组推测:针对相关逆反应进行催化,或许也是一条可行的道路。通过一番计算他们发现,从 3-氧代丙酸到丙二酰辅酶 A 的反应,能够在热力学上找到一定的依据。


因此,他们选定这一类酶作为第二步反应的候选酶。对于自然途径来说,它所采用的是“C3(丙酮酸)-C2(乙酰辅酶 A)-C3(丙二酰辅酶 A)”这样一种先脱羧、再羧化的途径。


而该团队设计了一种“C3(丙酮酸)-C3(3-氧代丙酸)-C3(丙二酰辅酶 A)”的新途径,摆脱了碳源浪费和能量消耗等弊端。


后来,他们将这种途径称之为 NCM 途径(non-carboxylative malonyl-CoA formation pathway)。


接下来,他们开始进行酶的挖掘,将候选酶用于进行体外反应。并通过还原酶催化的还原反应所合成的还原型辅酶 Ⅱ,在 340nM 处吸收数值的增加速度,来判断候选酶的强弱。


以及通过液质联用技术,来检测体外反应产物。在这种双重验证之下, NCM 途径的体外可行性得到了证明,并且活性非常高,达到了µmol/min/mg级,是天然合成途径(nmol/min/mg 级)的 1000 倍。


(来源:Nature Catalysis)


得到两支外部团队的大力支援

事实上,在最初几次的液质联用技术检测中,他们始终检测不到丙二酰辅酶 A。本文的第一作者李健,也是研究员在上海交通大学招收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认为可能有如下两个原因:


一是丙二酰辅酶 A 的检测信号不强,而体外反应合成的丙二酰辅酶 A 太少,所以检测不到;


二是丙二酰辅酶 A 太不稳定,在处理过程中已经分解了不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决定将大部分实验在 4℃ 的条件下进行,并对体外反应产物进行富集。经过这些优化,终于成功检测到目标产物。


体外实验结果证明:NCM 途径具备一定的可行性。那么,在细胞内是否也可以应用?


想要精确地测定胞内丙二酰辅酶 A 的合成通量,需要用到 C13 代谢流分析。


考虑到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在 C13 代谢流分析上,是一位非常权威的专家。


于是,团队开始寻求与团队合作。在研究员的指导下,董文越博士生的研究表明,将 NCM 途径引入大肠杆菌后,胞内有 57% 的丙二酰辅酶 A 是通过 NCM 途径产生的,这直接证明 NCM 途径在细胞内是可行的。


此外,对天然途径合成酶乙酰辅酶 A 羧化酶进行过表达,会让细胞生长受到抑制。那么,过表达 NCM 途径是否会有类似情况?


一番研究之后他们发现,过表达 NCM 途径对于细胞生长并没有明显的抑制。


那么,引入 NCM 途径是否会对细胞鲁棒性产生影响?经过实验得知,将 NCM 途径引入大肠杆菌之后,即便处于由有机酸、毒性聚酮化合物、高渗透压等不利生长条件导致的生长抑制环境之中,细胞对于这种环境的耐受性反而能够提高。


而在这些胁迫条件之下,过表达乙酰辅酶 A 羧化酶的菌株,则生长得非常缓慢。


随后,团队还测试了 NCM 途径在丙二酰辅酶 A 衍生物合成方面的应用。


在模式菌株大肠杆菌中,他们将 NCM 途径用于辛酸、间苯三酚、淡黄霉素和十五碳烯等丙二酰辅酶 A 衍生物的合成,结果发现这些产物的产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那么,NCM 途径的应用场景是否可以更广泛?它是不是可以在不同底盘细胞中起到作用?


后来,他们打算在链霉菌中测试 NCM 途径效果,因为链霉菌是天然的聚酮类化合物合成底盘,很多商业化药品都是聚酮类化合物。


为此,团队开始寻求与上海交通大学团队进行合作。在教授的指导之下,武汉大学的慕昕博士生将 NCM 途径引入褐黄孢链霉菌之中,以用于生产纳他霉素;以及将 NCM 途径引入刺糖多孢菌之中,以用于生产多杀菌素。


结果发现:纳他霉素和多杀菌素的产量都能得到显著提高。其中,多杀菌素摇瓶的产量更是达到 4.6g/L,这是已有报道中的最高水平,也意味着他们已经实现工业化量产。


最终,相关论文以《一种有效合成中心代谢物丙二酰辅酶 A 及其衍生物的非羧基化路线》()为题发在 Nature Catalysis[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李健、武汉大学博士生慕昕、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博士生董文越是共同一作。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和教授、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担任共同通讯作者。

图 | 相关论文(来源:Nature Catalysis)


目前,研究员已经获得 2024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因此,除了 NCM 途径之外,他们还打算利用其它不同类型的底物,实现丙二酰辅酶 A 的高效合成。


眼下,他们已经实现了从多种底物到丙二酰辅酶 A 非天然合成途径的创制。


相比天然途径,这些途径展现出显著的催化优势。因此,下一步他们将开展丙二酰辅酶 A 衍生物的高效合成。


参考资料:

1.Li, J., Mu, X., Dong, W.et al. A non-carboxylative route for the efficient synthesis of central metabolite malonyl-CoA and its derived products. Nat Catal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929-023-01103-2

运营/排版:何晨龙

01/

02/

03/

04/

05/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