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以来,新股上市节奏放缓。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共75家企业IPO项目折戟,超过去年同期。
其中,九州证券、华西证券、世纪证券的首发撤否率高达100%,中原证券、五矿证券等也达到或高于50%。不过,这与中小券商的首发保荐项目数量较少,基数低,撤否率被放大不无关联。而头部券商由于保荐项目数量的基数较大,撤否率相对较低。
监管信号升级之下,IPO节奏接下来如何变化?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中,有观察人士表示,严监管之下申请上市的企业数量会在一个阶段内出现减少,这也将导致被撤否企业数量的下降,而市场生态将更加注重质量和规范,优胜劣汰和公平竞争能够常态化。
超70家企业终止IPO
湾财社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截至3月20日,含撤回、审核未通过、终止注册在内,共75家企业IPO项目折戟,较去年同期增多。
其中,因公司或保荐人主动撤回申请的企业为73家,占比逾九成。另有1家因审核不通过而被动终止IPO,还有1家因未及时补充提交有效文件而被终止审查。
具体来看,1月底,上交所发布关于终止浙江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审核的决定。上市委员会审议认为,根据申请文件,发行人未能说明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未能充分说明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不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的相关规定。
同是1月底,北交所发布关于终止对北京蓝色星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审核的决定,原因是该司未能在三个月内消除中止审核情形或补充提交有效文件。
市场普遍认为,自去年下半年证监会发文将阶段性收紧IPO和再融资政策以来,IPO发行节奏明显放缓,上市新股数量锐减。
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发布“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 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其中,在IPO方面,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2023年11月10日,证监会就《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强化和落实“申报即担责”,对拟上市企业的约束更为严格,“对检查后申请撤回、检查中多次出现同类问题、拒绝阻碍检查等行为实施更为严格的制度约束”。
彼时,证监会表示,自2021年1月《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发布以来,证监会累计对95家首发企业开展了现场检查工作,对信息披露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从严采取监管措施。总体来看,现场检查作为IPO全链条监管的重要手段及书面审核问询的有效补充,对督促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引导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提高执业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制度运行情况看,当前检查中还存在个别检查对象随意撤回发行申请或消极配合检查工作等情形,需要进一步强化“申报即担责”要求,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
三家券商撤否率高达100%
那么,今年以来,哪些券商保荐的IPO项目撤否率最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首发撤否率为100%的有3家,即九州证券、华西证券、世纪证券。保荐家数都是1家,均为主动撤回。
紧随其后的是中原证券,首发撤否率高达80%。具体来说,其首发保荐家数共5家,其中4家主动撤回。
首发撤否率为50%的有3家,分别为国信证券、五矿证券、东兴证券,首发保荐家数依次为4家、4家、2家。
中小券商的撤否率虽高,但这与其首发保荐项目数量较少,基数低,撤否率被放大不无关联。
而头部券商由于保荐项目数量的基数较大,即便撤回数量比中小券商多,但撤否率仍相对较低。
具体来看,中信建投为34.62%,广发证券33.33%,兴业证券也为33.33%,中金公司为31.25%,海通证券25%,招商证券25%,中信证券22.58%,华泰联合证券21.05%,国泰君安10%。
此外,头部券商在IPO项目上的集聚效应明显。从首发保荐数量来看,截至3月20日,中信证券为31家,领先于一众同行;中信建投以26家排在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位居第三的是民生证券,首发保荐家数为25家。其撤否率为28%,与不少头部券商近乎持平。
近年来,投行领域民生证券发力明显,已成为IPO保荐中的黑马。据民生证券官网,2007年以来,民生证券投行业务呈现了迅猛发展的态势,各项业务排名迅速提升,行业地位日益突出。2020年到2022年,民生证券保荐IPO上市数量68家,行业排名第5位;2020年到2022年,民生证券保荐IPO过会数量84家,行业排名第5位。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在投行业务高歌猛进之时,民生证券保荐项目也频收罚单。
以2023年为例:2023年1月,深交所披露了对民生证券的监管函。监管函显示,2020年9月30日,深交所受理了民生证券推荐的穗晶光电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发行人向深交所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后,证监会对其开展了现场检查。经查明,民生证券作为项目保荐人,严智、王虎作为项目保荐代表人,履行职责不到位,存在以下违规情形:一是,未对发行人积压品销售相关异常情形保持充分关注并进行审慎核查;二是,对发行人及相关方资金流水核查不充分;三是,未充分核查发行人研发费用、成本核算、产品质量控制等事项。
2023年7月,证监会亦下发了一张针对民生证券的罚单。据罚单,证监会发现民生证券在保荐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履行相关职责,未发现发行人存在多项未披露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信息披露不完整、其他内部控制问题较多和研发人员信息披露不准确等问题。
被撤否企业数量将下滑?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证监会连发四大重磅文件,其中一个便是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强监管信号升级之下,IPO节奏接下来如何变化?被撤否的企业数量是否会减少?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湾财社记者表示,IPO节奏的变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预计IPO的节奏可能会放缓。这是阶段性收紧IPO和从优从严IPO的必然结果。“鉴于申报即担责要求的落实,申请上市的企业数量会在一个阶段内出现减少。这也会带来被撤否企业数量的下降。”
从优从严IPO之下,券商的投行业务前景如何?市场生态又将如何演绎?
湾财社记者采访中,一位头部券商人士表示,投行业务受影响在所难免,部分存量项目达不到新的审核标准,预计阶段性收紧这一政策“影响时间不会太短,可能会两三年甚至三四年”。
广发证券认为,证监会加强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短期内投行业务缩量,北交所业务占比高、债券承销业务突出的券商受影响幅度更小,但金融的天职是服务实体经济,投行业务将伴随市场回暖而逐渐回归常态。
“对于头部券商来说,由于其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强大的业务实力,能够通过其他业务来弥补IPO业务的损失。不过,IPO节奏放缓会较为显著地影响中小券商的承销业务。”田利辉表示,中小券商需要积极调整业务结构,拓展其他业务渠道,以应对IPO节奏放缓带来的挑战。
中信证券也表示,随着以投融资平衡为重点的资本市场改革方向确立,投行业务的定位有望从以融资为核心向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核心过渡。短期来看,IPO和再融资审批节奏的放缓将对证券公司投行承销和保荐费用产生较大影响。但长期来看,随着产业结构、市场政策和上市公司需求的变化,投行业务商业模式转型的契机已逐步显现。
严监管之下,市场生态有望进一步呈现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严监管之下的市场生态将更加注重质量和规范,优胜劣汰和公平竞争能够常态化,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会逐步成为主流,上市公司能够高质量发展,市场的整体水平会得到提升和投资者信心会得到提振。”田利辉说。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王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