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让我走出大山,可大山外的世界却从未有人提及,更没人了解”|新传考研经验帖

新闻资讯2024-04-21 06:21:42橙橘网

“高考让我走出大山,可大山外的世界却从未有人提及,更没人了解”|新传考研经验帖


✦ Hi朋友们好,我是Eveen。

✦ 写这段话的时候,我坐在广州白云机场的候机室里,看着一架架飞机起落。我在等一架飞离广州的飞机,这是一个我给自己塑造出的仪式,似乎上了飞机之后,我似乎终于要开始一些新的生活,从每天雷打不动的作息中、从泥潭般静止的两年考研中走出来,去看看可能属于我的旷野。我忽然觉得我过去两年的考研时光对我而言好像过了半辈子那么长。

✦ 我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但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镇做题家,复旦的光环在过去几年里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荣誉感,而更多的可能是压力与内耗。当我一战灰头土脸的“下岸”时,这样的内耗达到了顶峰:我的朋友圈不乏保研、出国、顺利就业和考研上岸的朋友们,甚至考研上岸的只是一小部分,因为选择这条道路的人在复旦应该不算多数。

✦ 我当时处于一个非常迷茫的阶段,碌碌无为和拼命适应的大学四年让我只拥有一个除了“复旦”之外可以说贫瘠荒芜的简历:没有任何像样的科研,一段四不像的实习经历,没有社会服务,甚至也没有几段社团经历。作为从小镇考到复旦的学生,我并没有明确的生涯规划,或者说,过去的人生规划仅仅到高考就结束了。在应试教育的泥潭里,高考就是终点,百日誓师的宏大誓言也仅仅停留在高考,停留在飞出大山,高考结束后大家在庆祝我终于是走出了大山,而大山之外的世界,没有人提及,其实也更没有人了解。

✦ 混乱的大学四年过后,我似乎很突然地必须要做出一个真正属于我的决定,必须要真正开始面对这个庞大的社会,必须开始为我的未来打算。第一年,在我没有做出其他特别准备的情况下,考研成了一个顺其自然也是别无选择的选择,一个稍微公平、又和我小镇做题家的能力十分契合的路径,所以我迷迷糊糊地踏入了考研考场。第二年,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上,我更想要证明自己是能够做好一些事情的。

✦ 我一战报考的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专硕,没能考上,今年报考了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传播学学硕。其实不管是本科院校、专业的选择,乃至是我一战时的院校选择,我都在一种随波逐流的迷茫中。源源不断的优绩主义评价和功利主义追寻都让我无法去选择我真正想前往的城市和真正想选择的专业,我只能在社会建构出的评价体系中去选择我能够到的最高点(比如就我的高考成绩而言,只有复旦最有“价值”,没有“浪费”我的任何一分)。所以对于研究生院校的选择,我希望摆脱别人对我的要求或者规训,去我真正想去的城市,去体会我更想要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去吃我更喜欢吃的食物。

上海对我而言像消费主义给我搭建的虚幻云层,复旦的绩点制度让我精疲力竭,我想去一个更有人间烟火气、让我能放松的生活和努力的学习的地方——广州。而考虑到“学历降级”(某种程度上其实还是难以真正不care社会评价啦,虽然在努力),我选择了广州最好的学校中山大学作为我考研的目标院校。

✦ 我的初试成绩是421分,初试排名第一。四科的分数分别是:政治84,英语一87,新闻传播实务与研究方法119,新闻传播理论131。比起我一战的成绩而言,几乎高了60分。

✦ 查到成绩的那一刻没忍住哭了,因为这可能是我上大学以来,为数不多感受到自我效能感的时刻。自我效能感说的是,一个人能通过努力而实现目标的一种掌控感——或许可以理解为努力没有付之东流,你能拿到努力应得的回报。这种感觉在高考之后,在复旦的学习过程中,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有感受到了。

✦ 如果有复旦本科的朋友看到,应该不陌生我的感受:成绩单上莫名其妙的水到的a,和无数个在三教久留的夜晚却换来的无数个b+。

✦ 自我效能感对我来说是重要的,有回报的付出也才能让我不断坚持向前,所以我可能需要“逃离”复旦。我并不是说复旦的制度不好,只是它并不适合我。任何制度的存在固然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受益者,但对我而言是折磨,所以我要逃离。而今年的成绩,或许我真的有够努力了,也真的尽力了,可能也让我终于能逃离一些笼罩在我心上的阴霾,也希望在未来不断去收获这样的自我效能吧。


【Eveen的学习方法概述(省流版)】

1、寻找到新传学科的框架体系

只学习相应的知识点内容是不够的,还需要搭建起关于学科的框架体系,将零散的、毫无规律的知识放入学科体系中。一方面是能够随时调用相关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也方便记忆,帮助自己在不断联想的过程中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分析真题,寻找院校重要考点

分析真题的重点是为了找到学习方向和目标,学校常考、喜欢考查哪些方面的内容在真题中都有所体现。在基础知识学习后,可以拿出真题进行分析,着重理清其中重复考查的内容(很多都是同一问题换了一个问法而已)。

3、做题,以理论分析、应用问题

做题重要的不是背诵,而是运用。很多考场上的知识可能来自于我们初试复习的不同角落,所以输出所培养的更多是运用知识的能力,而非背诵知识的能力。背得再多,但无法在考试时想起、调用出来,仍然是“无用功”。

Light Tomorrow

with Today...

跨考生的新传入门|

专业课学习指南|

@TuTouSuo ™️

我本科是社会学,从社会学到新传似乎只是跨出了一小步,但对于一个新学科,我感觉入门还是相当重要的。入门并不是说要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扫盲,也不是说要掌握一个学科的思想导向和方法论,而是说你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框架,用你自身的逻辑去重新整理新闻传播学的知识,从而能够更明确地知道我现在在干什么,以及我接下来要干什么,从而也能做到对知识更为熟练的运用。

我一战的时候从头到尾精读了一遍参考书,却老是感觉没有收获,看的时候津津有味,合上书就脑袋空白。现在回想起来,就是我并没有一个学习新闻传播学的框架。

比如我在看“集合行为”的时候带入很强,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集合行为的种种概念,但却没有意识到集合行为的位置位于【五大传播类型】的【群体传播】之下。缺乏框架的指导会让我感觉新闻传播学的知识浩如烟海却又十分细碎,并且在后来的复习时也往往难有思路。

✧所以我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建议就是,一定要重视框架的搭建,尤其在入门的时候就用框架的思路理解学科,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完整和调整框架,而框架的重要性也要大于每个知识点本身。

我一战的时候看过一个考研博主说,先将一个个知识点搞清楚,最后通过串联形成知识图谱,但这个方法并不适合我,我的方法是先形成大概的图谱,再不断往里填充细碎的知识。

当然,大家也可以试试哪一种方法更适合自己(虽然事后反思来看我认为我自己走了弯路,但从实践来看我也是先看了每个具体的知识点再形成框架的),不过我想强调的是框架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啊啊。

搭建框架一个很简单的办法是首先看每一本参考书的目录而非正文,或是在通读了一遍参考书后重点查看参考书目录的结构(但在可能对于新传没有了解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先通读一遍基础的参考书目:《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材》和《网络传播概论》「秃头所有相应的公开课可以参考:」)。

我发现在看参考书的过程中,我往往会被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内容吸引,但却忘了去关注这些知识点到底在解释或者阐述什么(或者说,这个知识点为什么会出现在某个位置、某个顺序中)。

以《传播学教程》为例,当我读到【信息社会】这个概念,或许我会明白这个概念是在讲“一个信息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的时代和社会”,却忘了郭庆光教授提到这个概念,其实是在阐述【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而信息社会之前,有【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和【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这是一个从口语到文字到印刷到电子再到互联网的完整逻辑链条,而并非孤立的知识点。

同时通过目录,我也开始通过观察作者编排章节的顺序来思考学科的逻辑:比如在第三章重点讲述“符号”,第四章重点讲述“传播过程”,之后又分别阐述了人际、群体、组织和大众传播,我就能理解为什么符号是传播的基石——因为它在那么早就被重点提及了,而符号构成传播的过程,不同的过程又体现了不同的传播类型。每本书的目录就是它的框架,通过目录,我可以大致明白各个知识之间的从属关系,从而进一步用逻辑来建立我脑海中的理论之间的联系。

但也不得不说,大多数新闻传播学的参考书写得都让人头晕眼花,只靠自己看目录可能还是多少有些混乱。 所以我很推荐秃头所的公开带读课!我一战失败的重要原因可能就是遇到秃头所太晚了,我快到十月份时才看到秃头所的公开带读课,我也在那个时候才感觉我终于要打开新传的大门了。

通过带读课,很多零碎的知识点似乎都找到了属于他们的位置,轻重缓急更加明确,整体的学习思路也变得更加清晰。尤其是跨考的宝宝们,去看看带读课啊啊,用理解整体框架的思路去听,一定会受益匪浅(意思是要多听几遍,一遍听重点知识,第二遍就可以逐步整理逻辑框架啦~)!

之后就是我认为对我特别重要的一本书,就是刘海龙老师的《范式与流派》「」在所有参考书中,我其实是看完了《范式与流派》之后,才真正理解了传播学的发展与流变,逻辑框架也才真正形成。我觉得这本书读起来会比其他参考书更有趣,似乎是由于刘海龙老师在其中补充了很多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能让我更好地推断以及理解学科发展的逻辑,从而也会帮助我去记忆一些必背的专业知识。

读完《范式与流派》之后,我开始用历史发展的脉络来整理新闻传播学的知识,这也是我学习新传的超级大框架。

由于很多参考书目都是按照模块划分的,我常常感觉即使在框架当中,也很难建立每个理论或知识之间的关系:比如提到效果理论,我刚开始会一个一个地蹦出魔弹论、两级传播、意见领袖、N级传播、创新扩散、议程设置、沉默螺旋等等。

慢慢的,我开始将他们归类到了强效果——有限效果——适度效果或新强效果的逻辑链条中(这里其实比较像参考书目录的划分方法了),但中间仍然是断裂的:比如强效果是如何演变到有限效果,又是什么契机推动有限效果转向了适度效果?而再按照时间顺序将同时期的理论加入其中,我会发现其他并行不悖的几条逻辑在影响着效果研究的发展,比如受众观、比如政府对于宣传的要求、比如商业对于广告的探索、比如媒介技术和形态的不断转变,我脑海中的逻辑链条也更加丰满和厚实。

而之后在学习每一个理论的时候,我都会下意识地留意理论提出的时间和建构的过程,这样的梳理也让我逐渐感受到传播学发展的核心议题是什么,学者观点的冲突何在,辩证思考又何以可能。

比如聊到魔弹论,我会联想到大众社会理论对于个体的认识(原子化的受众难以抵抗媒介的作用),联想到城市化与工业化让个体分离而难以融合,联想到工业化塑造了大众传媒一对多、批量复制的传播模式,联想到实证主义与科学主义对于人文社科的影响;聊到适度效果理论,我会联想到在社会功能论的视角之外,同时期的另一些学者也在思考大众传媒是否是作为权力的代言人、用奶头乐让社会公众丧失了批判精神。对我而言,这些联想得以可能的前提,就是用历史的视角去梳理传播学发展的逻辑,形成属于我自己的理解传播学的框架。

每天睡前,我也会在脑海中不断回想学科的整体框架,一方面是巩固,一方面是助眠…


✦ ✧

You are Unique.

º 拒绝Peer Pressure!!

️ / TuTouSuo Monsters /

在对学科有了框架化的认知以及一战的基础之后,我开始去总结中山大学的真题题目。

我觉得看真题的步骤应该是放在形成了一定的框架之后,因为这样才能更明确地知道学校真题的考察方向:因为好多题目可能只是问法不同,但实则考察的是同一个主题。

根据归纳,我发现中山大学喜欢考察学派比较、效果研究、国际传播、媒体融合、媒介伦理、新技术发展以及媒介环境学派的内容,由此,我也给每个部分排列了复习的优先级,然后依次复习。

这些事情,我在6月之前就完成了。

由于是二战,除了重复浏览专题知识之外,我发现用题目来检验复习效果是一个很能激发我动力的形式,也可以避免无效或者低效学习。

新传的很多知识是很容易代入到实际生活中理解的,这通常会让我有一种“我好像都会了”的错觉,但是其实看懂并不代表已经会了。看完一个专题之后,我会用比较典型的题目(通常是论述题)来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果,这样会让我发现我虽然看完了一整个专题,但看题目还是哑口无言。我会不断反思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或者是我初次浏览时觉得是“次重点”的内容其实能够运用到问题的作答中,从而不断调整对于专题学习的思路。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当我已经看完了议程设置、框架理论之后,翻到一题真题在问“请你简述议程设置、铺垫效应和框架理论的异同”,我直接绝望,因为真的说不出一句话。然后以这个问题为导向再重新回看,会发现其实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的第二层(属性议程设置)十分相似,但却涉及了更广泛的新闻生产过程,而铺垫理论其实完善了议程设置理论的内在效度(比如属性议程设置强调媒介可以凸显或淡化某个事件的特性,而铺垫效应则解释了为什么:信息的易得性)。

这样的复习会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并将其关联,也让我有充足的获得感(不然二战真的很容易躺啊!)。在复习国际传播、媒体融合等专题的时候,这样的思路也会不断提醒我去记住一些典型的案例。

在这个阶段,专题是最重要的。我的专题都是吃百家饭,最核心的是秃头所的秋日答题班的pdf。我基本上是在秃头所秋日答题班的基础上做一些特别的补充(比如学界论文和宝厂的公益资料等)。但专题笔记切忌贪多嚼不烂,很多内容其实大同小异,看完所有资料也是不现实的。因此,除了中大特别热门的几个考点我会综合各个机构的资料重新梳理一遍专题,其余的就是全靠秃头所了。

这些事情,我是从7月开始一直持续到考前都在做,重点是7、8、9、10四个月。

由于我是二战,因此我备考时最重要的一环便是输出。我从9月开始就逐渐写题了。一战的失利让我意识到输入和输出不对等是考研复习中很容易忽视的一点,同时还有一点是考研初试的“应试性”和大学课程可能所培养的“研究性”学习习惯的差异。应试考试,就是要模拟考,拿出高考刷题的劲头才行!

一个大家可能会纠结的问题是,我什么时候才能开始输出?我肚子里什么都没有我也写不出什么呀?

我当时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我的经验是,完整浏览完几本重要的基本参考书和相应的笔记之后,就可以开始尝试输出了。我们必须弄清楚,输出的乏力是因为我对知识完全一头雾水,还是我没有有意识地培养输出的习惯?我觉得更主要的是后者,输出的关键在于“思路”,而非知识内容本身。

换言之,更重要的是“我该调用哪些知识来回答问题”的思路,而非“具体的知识是什么”。而浏览具体知识内容时,也可以尝试思考“这些知识能回答哪些问题”?因此,输出训练不必等到对于所有知识滚瓜烂熟之后。

今年中大的初试真题都是比较偏门和冷门的内容,比如“如何看待国际传播在新外交中的作用”、“纪实影像的制播特征”等等,这些题设是不可能和我们复习过程中的设问一致的,但我们回答问题的内容却只能来自我们初试所复习过的东西——纪实影像作为内容,那么媒介即讯息意味着纪实影像在当下的制播必须契合媒介形式;真实的记录形式可以迁移慢直播的相关知识;在情感转向、社交转向的环境中意味着纪实影像必须关注受众需求……这些知识可能来自于我们初试复习的不同角落,所以输出所培养的更多是运用知识的能力,而非背诵知识的能力。在过完一遍基础知识之后,输出的培养就可以提上日程了,输出训练时的窘迫也会不断推动着我去更深入和更全面地掌握知识。

10月中旬之后,我就开始进行限时的手写答题和模拟考训练了。

我从一开始就购买了自命题答题纸开始适应在空白纸张上写字的大小、多少、行距、排版等问题,所以写到后面这些基本对我而言已经不再是困扰了。模拟考最大的作用是让自己适应比较高强度的手写、迅速思考的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包括跳题预留版面、多少分的题目写多少版面对我而言是合适的、如何抓大放小等等处理),不用特别纠结于模拟考的分数也不用特别内耗,但一定要用心感悟每次模拟考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思考这样的模拟考是否真正有助于自己。

每个人的学习节奏都不一样,到后期很容易被peer pressure到,但一定要记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坚持到最后就能胜利!(但也不要太自我安慰…我两战的经验告诉我,模拟考最多只能超时10分钟完成才能保证正式考试等得心应手,如果模拟考还剩一整个论述题写不完的话,还是要多多加油啊!)

后期冲刺的时候,我又重新从专题思路回到整体的框架的思路,其实我没有特地去补充一些学界热点,更多就是看公众号推文,然后收藏一些我比较感兴趣和喜欢的语料。然后睡前会在脑海里回想我一整天学习了什么,同样是巩固加助眠。

º 公共课复习规划

️ / TuTouSuo Monsters /

关于英语,单词和刷题特别重要。

我通常用墨墨背单词,每天复习个数设置为120个,并且保持着每天1篇阅读的做题频率。从6月开始,我大概在10月份就已经背完了考纲词汇,之后就按照需求加词或者复习。由于考研英语没有听力,所以纯应试刷题是提分的最关键一环,做题的重要性一定是大于背单词的。而且时间充裕的话,模拟题也是可以刷的,我刷完了张剑黄皮书的英语一,感觉还是蛮有用的。

在做题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很容易错某一类型的题目,可以有选择地看对应的视频。我觉得每个老师风格差异不大,都不错。如果没用就换个老师看,这个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但诸如新题型一类技巧含量较高的题型,可以先看技巧课再自己做题。

作文的话,我是购买了作文模板(可以找考不同省的朋友一起拼一个,划算),并且在那个基础上进行修改再加上自己比较喜欢和熟悉的表达。小作文的话我就直接用模板了(每个体裁一篇模板),大作文的话我在购买的模板基础上改了一个比较万能的论述语料和表达模板,并且尝试用模板套在过往十年的真题上发现都能使用,我觉得还蛮方便的。

根据我的情况,我英语是没有模拟过的,但一定要做限时训练。我通常是10-15分钟完成一篇阅读,但我作文写衡水体写得贼慢,所以最后考试时间也没有很宽裕。所以考前即使不做完整模拟,也需要对每个板块自己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有所预期。

我6-8月看完了徐涛的强化班,看的时候同步有在刷1000题的对应部分。

之后就是用苍盾小程序不停刷题,包括后来的所有老师的模拟卷(肖8、徐6、腿4、肖4还有一些其他老师的都刷了)。1000题有做到错题2-3刷。个人建议可以看腿的冲刺班(如果大题选择背腿的话还是看一下,分析思路比较重要,不看可能看不懂她的大题资料),但别看技巧班。

由于专业课手速已经练过了,所以政治大题我只有在后期纯背,没有动手写。大题和时政我背的是腿,因为我比较喜欢腿姐分析大题的思路,感觉和自己也是契合的,但我也有好朋友纯看肖4,所以看大家偏好啦,我感觉背谁的其实没差,也没必要去融会贯通,主要是后期没时间了。

一战政治57,二战政治84,我第二年就是好好地刷了1000题而已,没多做别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觉得1000题太细太偏,有用的!

我也会用历史的框架去思考政治的选择题,比如那个时候的时代背景支不支持选项内容(比如时间比较早的话毛的思想就不会是主流)、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会激发什么样的中特思想(比如要南昌起义失败才会推动农包城的道路)等等。我有些时候在天台吹风的时候会给自己讲一遍整个近现代史的逻辑,像老师一样教自己的感觉,对我后期做选择题也有帮助。

然后,一颗正义、简单、清澈、爱国的心也是政治做题特别特别重要的基础。

º 先上岸再说

️ / TuTouSuo Monsters /

即使考研似乎是重复的、疲惫的、僵化的,我们仍然不能停止思考。这条路很辛苦和漫长,但是效率比重复重要,反思比汲取重要,因材施教比按部就班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想我现在最欠缺的是什么、考研初试考的是什么、我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我在中途也很迷茫和焦虑,作为二战考生、一个亟需社交充能的e人和p人,我根本做不到一天10小时的学习时间,多数时候每天的番茄钟也只能有5、6个小时。但是我能保证,这段时间内我绝对是高效的。所以,找到自己的节奏、在焦虑和自信之间横跳、适当发疯,在这个过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

接受自己的情绪。

反思自己的不足。

找到生活的主要矛盾并去解决。

给自己获得感和向前的动力。

劳逸结合。

好好吃一顿。

不要身材焦虑。

不要容貌焦虑。

先上岸再说。

能考上研,做别的也不会差。

我每天暴食、狂喝奶茶、哐哐长胖,现在不也两个月瘦了30斤。

所以,先上岸再说,别急。

ꕤ⋆⸝⸝ Idealism

「逃离轨道 奔向旷野」

秃头所2025届全程班

以实用应试,寻找新的绿洲

⸝⸝Spring Festival

「2025届TTS春日实验企划 」

三门学科基础知识

传播/新闻/网传/理解新传学科

⸝⸝creat new world⸝⸝

「2025届TTS新传公开课 」

让想象力夺权

DON'T CRY!!RESIST!!!

「小破所打工人工作时间」

每日9:00-21:00在线

✧周末及节假日回复有延迟





本文标签: 考研  高考  考试  大山  英语  应试  基础知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