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收房兜底,没那么简单

新闻资讯2024-05-26 17:18:57橙橘网

国资收房兜底,没那么简单


今年以来,地产融资支撑政策推进很多。1月份国家推进“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俗称“地产项目白名单”,迄今已经通过审批超过9000亿。而在今年一季度销售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开发贷款投放表现不俗,一季度统计局开发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同比跌幅最窄,商业银行对开发贷的投放保持了边际宽松。

而上周五的517新政,重点打造规模3000亿的保障房再贷款,支持商业银行投放资金,助力国有企业收购已完工未出售新房,补充配租、配售型保障房供给。

然而,对于政策后续的推进,资本市场展现出一定疑虑。A股地产板块本周下跌5.39%,没能延续上周五的乐观情绪。毕竟地产行业基本面修复不可一蹴而就,改善市场预期也很难快速实现。

在复盘整个地产融资政策环境之后,我们发现,项目白名单对地产后续开发的支持,和保障房再贷款对完工新房去化的支持,存在构成闭环的可能。从而使银行的资金投放能够效率最大化,也能使保交付和保障房两大任务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邀请了专家,为您探讨后续银行实操中,从白名单到再贷款的循环,以及该模式后续的受益主体和对行业的影响

问答实录

①丨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带来的超额投放和压力

- 银行维持开发贷超额投放同时,承担了内在风险

人:

  今年以来,地产开发贷的规模表现略超预期,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在一定程度上给行业融资带来增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上半年的贷款投放超量,是否也意味着银行仍然承担着地产行业资产端的风险和压力呢?

1丨2024年以来的地产信贷“超额投放”

2024年初至今,在地产销售仍然疲软的背景下,开发贷投放却有所改善。今年1-4月,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跌28.3%,开发资金来源中的国内贷款同比下降10.1%,波动相对较小。具体详见下图。

图:2024年初至今弱销售背景下,地产信贷相对稳健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在地产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银行对地产行业整体投放的占比有所下降,但是对开发贷投放的占比有所提高。具体来看,银行地产信贷占比,从去年四季度的22.15%,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21.66%,但是开发贷款占比却从去年四季度的5.42%提升至一季度的5.57%。

图:整体地产信贷和开发贷款占总贷款比例情况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我们知道,银行对于地产投放的意愿,本质上取决于行业景气度。但是为何今年以来,地产行业景气度下行,但是开发贷款投放却边际改善?

这根本上源于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推进,也就是所谓的“项目白名单”。截至5月16日,商业银行已按内部审批流程审批通过了“白名单”项目贷款授信金额为9350亿元。与过往银行信贷的“天量授信,地量投放”有所不同,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在一季度就完成了对1247个项目的1554.1亿元投放,占一季度地产开发贷的三分之一。

2丨银行承担的压力:不良资产、业绩承压

然而,银行在地产下行期对开发贷进行超额投放,是承担压力的。首先地产业务的不良资产,确实对银行的资产质量有所影响。

2023年报,六大行的地产对公不良贷款余额达到了214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了约167亿元,整体不良率略微上升至5.24%左右。个人住房贷款不良贷款余额为1214亿元,较上年增加了约49亿元,不良率整体上升了0.3个百分点,达到4.7%左右。

在对公房地产业务不良率方面,2022年不良率普遍大幅上升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不良率均有所下降。然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的不良率进一步上升,分别增加了128BP、100BP和219BP

表:六大行地产业务不良贷款情况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此外,很多区域的中小银行,就深陷当地地产业务的泥潭中,并且也受到当地城投平台潜在风险的影响。比如贵州银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飙升。截至2023年末,贵州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金额为30.46亿元,同比增长47.72%,相当于该行净利润的83%。

对地产的持续投放,一方面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另外一方面也拖累银行业绩

2023年报,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1.69,已经达到周期的最低点,而大行的净息差仅有1.62,这是与地产行业整体下行的趋势是一样的。所以在这样的压力下,无论是地产业务不良率还是整体净息差,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产开发贷超额投放的持续性。具体详见下图。

图:银行净息差和地产投资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3丨项目白名单内含的企业风险

此外,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中,有大量项目的开发商,是已经债券展期、违约的。尽管白名单有一定的入库标准,比如要求项目可以正常开发建设、抵押物充足、资产负债合理、还款来源有保障,或者项目开发建设遇到困难,但是基本能够资金平衡。但是这些标准之下,有大量的已违约房企项目,后续企业本身无法对项目提供支持,而且各地的地产市场景气度还在下降,后续这些贷款的偿还就存在风险

整体上,当前的地产融资支持政策思路,依然是保项目不保主体,但是在主体出现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情况下,对项目未来持续开发和销售,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当然,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项目白名单,其核心出发点仍然是推进保交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实际承担企业信用风险的,就是参与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并做开发贷投放的银行。

下图是通过新闻收集的,部分已违约、展期房企在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中的项目数,截止到一季度,碧桂园已经有超过200个项目进入白名单。而绿地、旭辉、远洋等房企,也有40个左右项目通过白名单审核。

图:部分债务已展期、违约房企项目进入白名单情况


数据来源:DM查债通,嵩山论市

②丨3000亿再贷款推进:与白名单构成资金闭环

- 保障房再贷款推进,会联动融资协调机制的开发贷

人:

  上周的517新政,重点推出了3000亿保障房再贷款,支持国资平台收购已完工现房作为保障房。在您看来,再贷款支持下的商业银行收储贷款,能否与过往白名单项目投放的开发贷款形成闭环?房企在收到收购款后,是否会优先用于偿还过往贷款和推进在建项目完工?

1丨整体模式猜想

我们刚才已经分析过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超额投放”和“内在风险”,那么在银行实际开发贷敞口不降反增的背景下,如何化解潜在风险就成为了各大银行的重要话题。

517新政推出的3000亿保障房再贷款,就为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良性循环提供了一个潜在可能。我们可以设想,3000亿再贷款的运作机制,是商业银行先进行现房收储贷款投放,然后向央行申请再贷款支持,再贷款可覆盖商业银行60%的贷款本金。也就是说3000亿再贷款最终带动5000亿的商业银行收储贷款。

而收储贷款的投放对象,是不涉及隐债和政府融资平台的地方国资,或者是已经市场化转型的原城投主体。在被收购主体的选择上,投放收储贷款的商业银行,如果优先选择前期投放过开发贷的“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就帮助开发贷标的项目实现了销售回款,接近于推动收储贷款置换了过往的开发贷款。

517新政当天,央行领导也在政策吹风会上,也提出再贷款支持下,已完工现房出售的回款,要优先用于在建项目续建和改善企业流动性,这自然就包括在资金监管之下,优先归还收储贷款投放行前期投放的开发贷。具体运作机制,详见下图。

图:再贷款-白名单循环运作机制


数据来源:嵩山论市整理

2丨资金循环的优势:延长期限、替换主体、优先兑付

那可能读者有疑问,用收储贷款替换开发贷款,银行的敞口还在那里,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

简单来说,通过收储贷款-开发贷款,构建再贷款-白名单的资金循环,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意义有三个

第一就是延长贷款期限。我们知道,一般开发贷款的期限是2年。今年一季度推进的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入库项目中可能有银行过往投放的贷款。后续这些开发贷款面临到期,而又因为开发贷绑定项目,与施工进度密切相关,也无法轻易续贷。此外,开发贷的核心增信措施——土地抵押,在当前地产不景气的背景下,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所以,后续通过现房收储贷款,替换开发贷,可以起到延长贷款期限的作用,用时间化解潜在风险。由于保障房再贷款是1年期,但可以展期四次,后续收储贷款的接续,期限也大概率比“白名单”涉及到的开发贷款长。

第二就是替换融资主体。保障房再贷款支持下的现房收储,收购主体也就是借款主体,是承担任务的地方国企,信用资质相对好,而且政策在试点阶段,发生信用风险可能较小。而原本项目白名单投放的开发贷,借款主体中民企、混合所有制房企占比较多,信用风险肯定高于收储贷款主体。

第三就是从贷款品种上讲,优先解决开发贷的兑付问题,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放到现房收储贷款中,既支持了保障房工程,又解决了保交付的资金闭环。


3丨收储贷款的还款来源思考

而从还款来源上看,开发贷的还款来源,是项目未来的销售回款。如果将白名单开发贷用款项目,纳入保障房收储项目,那么收储贷款的投放,就完成了开发贷标的项目的回款

而保障房收储项目的还本付息,其来源就是后续该项目的出租、配售收入。如果选择配售还好,后续会有大额的收入,一定程度上可以覆盖收储贷款的本金。但是如果选择将收储项目作为配租型保障房,租金回报能否覆盖贷款利息是一方面,而后续贷款本金偿还,大概率只能通过贷款借新还旧来完成。所以未来收储贷款,需要长期限的央行再贷款支持,而央行再贷款“可以展期四次”的设计,也是出于这个考虑。除此之外,地方政府的贴息、财政补贴,其必要性也进一步放大

③丨资金再循环难点:收购定价、推进进度、目标诉求

- 完成收购的国资主体,和投放贷款的银行之间,存在利益博弈

持人:

  如果您讲的资金再循环模式要推进,会存在哪些难点?银行如何在收储贷款和开发贷款的收益之间做权衡?作为收购主体的地方国资是否跟跟银行的目标诉求不同?在资金再循环模式下,整个再贷款的发放节奏是否不会太快?

1丨资金循环背后的国资与银行诉求差异

517新政后,分析师普遍认为,由于收购主体是地方国资,所以被收购的对象,也一定是国资主体、城投平台的住宅项目。这个逻辑推断本身没有问题,也符合国资的利益诉求。

但是保障房再贷款的推进,以及现房收储的实施,不仅仅是地方国资推动,还要依靠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

过往收存量房做租赁的住房租赁再贷款,1000亿额度,截止到今年一季度只使用了20亿(实际贷款投放金额在70-100亿左右,很多贷款尚未完成再贷款申请),本身就有商业银行投放意愿弱的问题

所以商业银行的诉求,大概率是通过517新政,实现保障房收储贷款投放,并解决过往融资协调机制中,开发贷的风险敞口。所以被收购主体,就不会简单的“国资项目优先”,而是综合考虑商业银行和收购主体国资公司的诉求,解决过往城投、国企的去化滞缓项目,也解决银行白名单投放的项目回款

2丨利益交点的核心问题——收购定价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地方国资,其核心诉求是推动保障房建设,并解决过往项目去化。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收购的价格在合理范围内,应当争取更大的折扣,这样才能提升租金、配售的回报率,从而减轻政府补贴压力,推动保障房项目商业模式成立。

而作为银行,如果对被收购项目的定价太低,那么大概率是会影响该项目过往开发贷本金偿还的,所以银行会控制收购的定价折扣,甚至会推动项目按照接近市场化的价格被收购

定价的背后,还有被收购主体的意愿,如果折扣太大,那么项目推进的意愿和进度就会降低。此外,更低的定价,隐含着对未来项目降价更大的风险抵抗能力。毕竟目前市场仍然处于房价下跌周期。

关于定价问题的博弈具体逻辑,详见下图。

图:现房收购定价博弈的逻辑


数据来源:嵩山论市整理

3丨银行自身权衡——收储贷款与白名单开发贷的权衡

其实定价问题,不仅仅反映国资主体和银行的博弈,也体现了银行对于过往开发贷和后续收储贷款的权衡。如果按照接近于市场价格收购,虽然可以实现过往开发贷顺利还本付息,但是后续收储贷款,要依靠项目的租金、配售款完成还本付息。如果定价偏高,后续租金或配售款,完整覆盖贷款本息的难度就有所加大,后续收储贷款的清偿,也更加依赖5年再贷款支持下,本身国资主体借新还旧。

当然,定价的问题是整个517新政的核心节点,也是当前政策逻辑下的重点、难点。在地产行业景气度仍然在下行的背景下,过往收储存量房做租赁,各地都采用了7折左右的定价,但是如果要将白名单和再贷款构成资金循环,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推出接近于市价收购的项目

4丨再贷款申领和投放节奏预判:不会太快

除了定价的难点,整个再贷款申领和收储贷款投放的节奏也是大问题。

由于银行有诉求,想将保障房再贷款和融资协调机制打通,让保交付和保障房形成闭环,那么银行会提前布局接近于完工的项目,在实际投放前与国资收购主体沟通,提前完成项目尽调,在项目竣工符合收购条件后,推进收购贷款发放。

按照这样的模式,后续收储贷款的投放很难在近半年有大量落地,而3000亿再贷款的申领,更是滞后于收储贷款的落地

所以517新政的核心,再贷款支持计划,其进度并不会在前半年有明显体现,后续的推进也是稳扎稳打,而非一蹴而就。

另外,相比于过往租赁住房再贷款1000亿额度仅落地20亿的情况,3000亿的再贷款计划,收购对象明确,仅收购已完工未出售的现房,而且适用区域突破试点城市,可以全国落地,参与银行也包括21家全国性银行,而非原本的仅六大行和国开行。所以可以预计,后续3000亿再贷款的使用效率会有所提高

然而,央行对于再贷款使用和收储现房的要求,都是将自主决定权充分下放到商业银行,让商业银行“酌情“推进,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收储贷款的投放和再贷款的申领,节奏不会太快。

④丨地产融资展望和政策受益逻辑

- 地产融资改善不可毕其功于一役

持人:

  那如果后续市场按照我们预测的模式推进,您能否展望未来地产融资的格局变化?2024年我们能看到地产信用债风险出清吗?再贷款政策的受益逻辑与方向是否会变化?

1丨地产融资仍然是着重项目端,而非救企业流动性

根据最新的517新政,地产融资支持的重点确实是放在了项目端,而不是直接救助企业的流动性。城市政府被要求推动符合“白名单”条件的项目“应进尽进”,而商业银行则被要求对合规的“白名单”项目“应贷尽贷” 。这一措施旨在确保在建项目的融资需求能够得到及时满足,而非支持开发商母公司的流动性。

而之前传闻的,补充房企本身流动性、救企业的放开地产流动资金贷款,也并没有见到后续推进。2022年推出的第二支箭,中债增信给民企担保发债,虽然到目前为止仍有推进,但是实际落地金额已经趋缓,被担保民企的其他债券,债务违约也不鲜见。

2丨地产信用债风险出清仍然困难

首先,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过去的几年里,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快速的增长和扩张,债务水平过高、市场供需失衡都是较为严重的问题。推动地产信用债风险出清,一定要解决行业主要问题,这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能一蹴而就。

其次,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状况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由于市场调整和政策调控的影响,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和回款压力加大,现金流紧张。另一方面,一些房地产企业在过去的扩张过程中过度依赖债务融资,导致债务负担沉重。直到2025年,仍然有房企面临本金兑付的高峰期,所以房企信用债风险出清较难。

对于境内地产债违约本金、利息的时间分布,详见下图。

图:境内地产债违约本金、利息情况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第三,房地产信用债市场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复。由于过去几年一些房地产企业出现了违约和流动性问题,投资者对房地产信用债市场的信心受到一定影响。尽管近期市场有所回暖,但投资者仍然较为谨慎,对房地产企业的信用风险较为关注。

综上所述,地产信用风险出清、地产融资形成良性循环,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3丨再贷款的受益逻辑并非简单的“国资优先“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前文中也有所论述,再贷款的申领和使用,是商业银行推动的。而本身已完工现房收购,虽然是国资公司作为收购主体,但是银行仍然会发挥重要作用。后续收购贷款的标的项目,并不简单是“国资优先“,还要考虑白名单-再贷款的循环,考虑保交付和保障房的对接,考虑银行过往开发贷的还款来源。

所以后续再贷款投放的受益逻辑,虽然会充分照顾国资诉求,但是白名单中的混合所有制、民企的标的项目,在保交付的任务要求下,也会得到支持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本文标签: 贷款  融资  城投  信贷  开发贷  商业银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