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英伟达”,AI芯片第一股,却巨亏50亿,还能翻身吗?

新闻资讯2024-05-27 03:12:53橙橘网

国产“英伟达”,AI芯片第一股,却巨亏50亿,还能翻身吗?



AI,再掀价格战。

国内大模型“百花齐放”的背后,是对市场份额的争夺,于是价格战再次上演,字节跳动降至1元/125万词,百度智能云、科大讯飞、腾讯云甚至直接宣布免费。

它们究竟获没获利不知道,反正对咱们用户是有利的,不用花钱就能使用大模型。而同样受益的还有上游算力提供商们,使用人数越多,意味着算力需求也就越大。

根据预测,2023年我国智能算力市场规模大约427EFlops,到2026年将达到1271EFlops,2023-2026年年复合增速高达43.85%



为应对膨胀的算力,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都加大资本开支采购AI服务器等智算中心设备。2024年中国移动预计将采购7994台AI服务器及配套产品,中国联通2503台,中国电信超4000台。

这使得国内浪潮信息、超聚变、紫光股份、中国长城、神州数码、拓维信息、烽火通信、中科曙光等服务器厂商以及海光信息、景嘉微、龙芯中科、华为鲲鹏等AI芯片厂业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但有着“中国AI芯片第一股”光环,且一度对标英伟达的寒武纪却让人大失所望。

从营收上看,寒武纪在2022年实现7.29亿元的收入巅峰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2.7%,2024年一季度降幅更大,达到65.91%,营收仅2567万元,连海光信息的零头都不够

净利润更加没眼看,寒武纪自成立以来没盈利过,累计亏损超过50亿,一年亏个10亿左右都是家常便饭。



不少人可能注意到,2023年之后寒武纪的亏损幅度在缩小,但却不是公司经营状况变好,而是公司缩减了研发费用,2023年同比下降26.59%,2024年一季度同比下降27.79%。

寒武纪的说法是提升研发效率,实际上就是裁员,2023年研发人员752人,相比于2022年的1205人,少了37.59%。



那么,寒武纪是怎么撑起700多亿市值的?

主要得益于国产替代的大趋势。

AI芯片是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关键,而芯片制造我们进步已经很大了,北方华创、盛美上海、拓荆科技、江丰电子、南大光电、华海诚科、通富微电、长电科技等都有突破。

缺少的是设计出好的芯片,而寒武纪在成立之初是很牛的。它的芯片架构不同于市场上主流的CPU架构,X86(Intel推出的)和ARM(ARM公司推出的),而是完全自己研发的、更适用于智能计算的NPU,一经问世就名声大噪。



寒武纪也成为第一个在科创板上市的AI芯片公司,就连谷歌大名鼎鼎的TPU都是在DianNao(NPU的前身)后面发明的,可以说DianNao的出现开启了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的先河

再之后,游戏显卡起家的英伟达也快速更新出适用于人工智能的芯片,但我们不可能看着英伟达、英特尔、AMD等长期占据国内甚至全球市场,因此寒武纪才仍被寄予厚望。

但现在寒武纪的日子却并不太好过,未来也很难短期内扭亏为盈。

  1. 竞争对手太多。

现如今的AI芯片厂商,我们先不说那些国外龙头,单国内就有华为昇腾、阿里云平头哥、百度昆仑芯、海光信息、燧原科技、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等多家公司,都与寒武纪存在竞争。



寒武纪最新一代思元590芯片,性能上比国内大部分公司要好,但在特定场景的优势比较强,通用性要差很多,这就会阻碍公司产品的推广

况且,寒武纪的研发进程是有点慢的,2023年年底上市的思元590性能才接近英伟达的A100,并且是A100的60%还是90%说法不一,而英伟达GB200即将上市。

寒武纪可以作为英伟达的“平替”,却只是上上代的“平替”,如果国内全部使用我们自己的芯片,则人工智能行业恐怕要落后一大截。

  1. 生态构建困难。

寒武纪2023年芯片销量同比减少88.35%,2024年一季度出货量从营收上看也不容乐观,而寒武纪出货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则在于生态不完善。



华为树大根深,国内AI服务器厂商超聚变、拓维信息、烽火通信、华鲲振宇、神州数码、中国长城等基本都是华为系。

海光信息有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紫光股份、联想等搭载国外芯片居多,百度、阿里等大厂也在生产自己的AI芯片,而寒武纪想融入它们、大规模出货就很难

  1. 很容易错过黄金时间。

自2022年底ChatGPT上市以来,AI市场的发展突飞猛进,行业兴起的最初几年是规模扩张最迅速的,之后就会慢下来。

但是寒武纪的业绩到现在也没有丝毫起色,并且还在无休止烧钱,而同行业的海光信息的营收和利润都在增加,再过几年华为等的生态构建更加完善,公司销量将更加难以增长。



(海光信息业绩变化情况)

2024年5月26日,寒武纪的总市值为716.1亿元,如果给它100倍的市盈率,就得对应7.16亿元的净利润。

按照10亿的期间费用,需要实现17.16亿元的毛利,而它2023年毛利只有4.9亿,17亿对寒武纪来说似乎“遥遥无期”

总体来看,不管是从目前的业绩表现,还是未来几年的预期,寒武纪都撑不起超700亿的市值。国产替代大势所趋不假,这个替代者却不一定是寒武纪。

以上仅作为上市公司分析使用,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

关注飞鲸投研(id:Feijingtouyan),立即领取最有价值的《成长20:2024年最具有成长潜力的20家公司》投资报告!

来源:飞鲸投研

本文标签: 华为  英伟达  寒武纪  amd  英特尔  ai芯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