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在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世界中,金融资产理财占比并不算大,但会分配到不同投资中以实现优化保值增值的目的,主要包括股票、外汇、信托等,房地产信托过去亦是追捧的投资产品之一。
相较于银行大额存款的低利率,房地产信托收益高达8%-10%,而且多数信托公司背靠大树,这自然备受此类富有人群的青睐,而低门槛的产品认购起点已是上百万。
房地产行业近年骤然转冷,多受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喜好的信托产品受这波寒流影响不小,信托产品违约信息亦层出不穷,至今年年中,新华信托成为史上第一家破产的信托公司。
12月8日,又一家受此影响的万向信托总裁王永刚在投资者内部沟通会上表示,不是所有项目都出问题了,有三分之一的地产是正常的,三分之二确实出现资金问题。
而更早之前,万向信托部分项目停息延期消息传出,使得并未平静的市场再起风浪。
11月底,媒体消息称万向信托旗下健康教育2号和4号信托产品未能如期兑付。
资金管理报告显示,两个产品存续规模合计为9.834亿元,其中2号产品规模7.06亿元,4号产品规模2.82亿元,募资均用于贵州六盘水红桥医院医养融合项目。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健康教育2号产品类型为固定收益类,风险等级为低等级,认购起点100万元人民币起(以10万元整数倍递增),适合投资者类型为保守型及以上。
而认购预期年化收益率:认购金额300万元以下(不含)为7.3%,3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不含)为7.9%,500万元以下(不含)为8.1%。
有市场消息透露,投向六盘水红桥医院的资金,亦用作建设养老公寓。倘若公寓顺利销售,信托产品的兑付自然不成问题,但问题恰恰就是销售未达预期。
对于健康教育2号未能如期兑付的情况,万向信托选择的是在8月28日、9月4日和11月24日发布公告进行解释。
其中11月24日公告显示,项目建设期经历了三年新冠疫情,疫情过后因经济下行、房地产调控等影响,市场仍在缓慢恢复过程中,致使该项目财务成本上升、工期延长、销售进度和销售价格未达预期。
对于投资人提出的“为何建设医院要依靠销售公寓实现兑付、为何募集的资金无法覆盖建设成本”的二连问,被紧逼的万向信托总裁王永刚站至台前。
王永刚回应市场称,该项目是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且具备投资价值的,但由于项目建设期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各项进度没有达到计划,叠加目前房地产低迷的状况,公司为了保障投资收益,防止房屋“贱卖”,在项目公司没有资金收入的情况下,信托计划不得不停止付息。
王永刚表示,万向信托没有资金池和自融业务,部分项目停息是“艰难的决定”。
他续指,在项目财务成本增加、销售形势低迷的情况下,放缓工程节奏并进行优化,先完成康养公寓和配套商区,组建医疗运营团队,延后建设配套医院是团队在综合研判后提出的更为合理的选择,并不是医院“烂尾”。
简而言之,虽有大环境影响项目销售进度,但万向信托产品踩雷房地产已无法否认。
对于市场关注的重仓房地产项目高达500亿元质疑,王永刚表示,万向信托已在2021年采取措施大幅压缩房地产项目投资规模,主动管理类项目已从2021年的350亿元下降到今年11月底的85亿元,万向信托通过分散投资和严格控制单个项目规模等方式,来尽量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且项目的底层资产普遍比较轧实,市场如有所恢复就可以回笼资金。
12月8日,王永刚在投资者内部沟通会上表示,不是所有项目都出问题了,有三分之一的地产是正常的,三分之二确实出现资金问题。
“虽然公司项目众多,但单个规模一般在1亿元左右,处理比较容易,公司有能力解决。”虽然王永刚在沟通会上恳切回应,但数次讲话亦被焦灼投资人所打断。
早年,万向信托以基建类信托为主流业务,这类项目多有地方政府信用做保证,因而风险相对较小。
而万向信托的投资风格在2017年发生了改变,由稳健转向激进。背后的原因或是与万向创始人鲁冠球离世有关,他更倾向于稳扎稳打的风格,接班人鲁伟鼎更具冒险精神。
资料显示,万向信托在2017-2020年分布在房地产业的信托资产金额分别为427.64亿元、569.28亿元、679.49亿元和624亿元,占比分别为22.49%、35.32%和50.78%、58.1%;2021年房地产业的信托资产金额占比已涨至60.08%。
万向信托合作的对象包括恒大、碧桂园、中梁、绿城、蓝城、中骏、祥生、蓝光、佳兆业、融信等。现时来看,上述房企中境况良好的寥寥无几。
即便是在2022年上半年,万向信托发行5笔地产信托和1笔基建类信托,交易对手包括俊发、海伦堡、金科等,就目前而言这些房企依旧是生存情况不好。
万向信托在2022年不良资产率较2021年的42.9%增长了10多个百分点,高达51.7%,而同行民生信托和昆仑信托,这两家信托公司的不良率亦是高于50%。
实际上,2019 年中银保监会已严控信托资金流向房地产,2020 年末开展专项排查,房地产信托资金存量不断被压减。在此背景下,但万向信托在房地产信托资产金额上不减反增。
业内人士指出,信托产品以较高的收益率吸纳高净值人群或公司的闲置资金,投向一些较难在银行获得贷款的房地产公司或项目,获得较高的贷款利率,信托公司可赚取利差。如果房地产行业持续向上,这是可实现的。
对于高净值人群投资理念而言,他们看好不动产投资,亦看中房地产能快速赚钱。其将资金投向信托公司的房地产项目也理所当然。
但在海水下的冰山更为巨大。层层推高杠杆的房地产项目风险系数几何级数上升。
信托产品踩雷房地产并非仅万向一家,“信托一哥”中信信托早就不能幸免,今年中植集团旗下中融信托已多个金融产品爆雷。
而中融信托逾期兑付后引发信用风暴,光大信托、五矿信托、中航信托陆续发布公告进行紧急辟谣。
中融信托产品的爆雷,受影响的并非只有个人投资者,这其中还有不少上市公司。
太平洋证券研报指出,地产压力持续下对信托业的影响还不容小觑,尤其须重视后续风险演绎和传导影响。如后续政策层面对地产链的政策力度和举措,进一步鼓励市场购房信心和开发商融资能力,则信托业面临的困境有望缓解。
不过,值得指出的是,根据规定如果信托公司完全按照信托合同的约定,履行了尽职、尽责的义务,由此产生的信托财产损失,信托公司不需要承担责任;如果没有履行义务由此造成的损失,由信托公司以固有财产赔偿,不足赔付时,由投资者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