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与中国工厂的微妙关系,还能维持多久?

新闻资讯2023-12-10 14:56:41橙橘网

Temu与中国工厂的微妙关系,还能维持多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自象限(ID:zixiangxian),作者:程心,编辑:罗辑,原文标题:《Temu“杀死”中国工厂》,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Temu被拼多多的三季报推上了领奖台,但辉煌背后,中国工厂却纷纷默然流泪。

在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中,拼多多总营收翻了一番。财报发布当晚,拼多多市值直接逼近阿里,创造了电商的历史性时刻。

增速迅猛背后,各方分析还得归功于隐藏其中的Temu。

国海证券在研报中分析指出,“我们测算2023Q3 Temu收入贡献约162亿元,带动交易佣金收入大幅超预期,主要原因是GMV增长强劲,平台采购规模效应增强以及补贴率下降带动take rate提高”。

据36氪报道,Temu今年三季度的销售额已经突破50亿美金,在9月份上线一周年之际,单日GMV甚至达到8000万美金。照此趋势,在“黑色星期五”和圣诞节之后,Temu就能完成年度150亿销量的总目标。中金更是乐观估计,Temu的全年GMV将达到180亿美金。

然而,Temu表面有多辉煌,中国工厂就在背后有多破防。

社交媒体上,Temu被称为“价格屠夫”,利用全托管模式无限压低出货价,商家的利润空间被无限挤压。但同时全托管的出海模式又伴随着高昂的仓储和管理费用,巨大的落差压得商家喘不过气来。

“40万单利润7000元”、“Temu 0元购成了重灾区!卖家要被仅退款逼疯了”,10月份开始,不少Temu商家开始集体退店,甚至不惜放弃1000元的店铺押金。

“外贸不是没做过,但低利润、高赔率、有去无回的,之前还真没见过,大家都这么评价Temu。”帽子工厂老板张凡(化名)对我们讲道。

为此“自象限”与多位中国工厂老板聊了聊,试图还原他们在Temu开店的真实经历。

一、半年赔200W,工厂被“砍一刀”

2022年年底,一直不开工的陈然(化名),正在面临着贷款到期和巨额赔付。

陈然是义乌一家生产香水香薰的工厂的老板,主打的产品是大牌香水的一比一平价复刻,以前成吨卖给香水加工厂,再由小B进行分装贴标,找渠道售卖。

“疫情之后,工厂不开工,一天净损失4000元,工厂贷款马上要到期,工人也面临遣散,但是内销实在走不动,没办法,通过朋友介绍,在Temu上开了店。”陈然讲道。

工厂不开机,就是干赔,不如试试Temu。

带着这种想法,陈然投钱开设了包装加工厂,贴标产出面向C端的产品,两个月之后,陈然在Temu上开出了4家店。

“Temu现在是全托管模式,需要我们把货寄到他的仓库,前期我们需要付运费、仓储费(租金)、管理费、运营费一系列费用,其中最高的就是跨境的运费,但我想着只要能出货,工厂转起来就行。”


▲图源拼多多跨境卖家服务后台截图

“货发过去了,噩梦也开始了。”

据陈然描述,他并不知道产品在Temu上的具体售价和其他售卖情况,全托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运营状态。

在店铺开设大概两个月之后,陈然突然收到来自Temu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向陈然表示,目前他的产品在Temu上设定的价格销售情况并不理想,然后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降价,二是从仓库发回工厂,但运费需要由陈然承担。

算了算运费和利润空间,降价还是有的赚,在Temu初次开店的陈然答应了下调50%利润的方案。但这次下调并没有给销售带来转变,没过多久,Temu的客服以同样的理由再次拨通了陈然的电话。

“40块钱的成本,卖价从50元到45元,从45元最后调到38元甩卖,从有利润到平进平出,几次沟通以后,已经到了赔钱清仓甩卖的程度。”

陈然叹了口气,“前前后后算下来,不到半年,赔了200万。”

和陈然有同样经历的中国工厂不在少数,无论是在社交媒体平台还是社群内,给Temu交过学费的跨境电商人,巨亏或者拿着微薄利润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图源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

由于没有利润,原来愿意投入一部分资金进行产品研发和产品创新的卖家都只能靠“卷价格”获取竞争优势,以至于最后谁的价格低谁就卖得出去,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Temu上一位出单量还算可观的卖家,月销5万单,但毛利润竟然只有几百块,40万单利润只有7000元,每单的平均利润不到2分钱。


▲图源网传微信社群截图

“Temu的模式里只有降价没有涨价,原来依靠降价把量撑起来的卖家,发现涨不上去了,这是Temu机制最大的问题。”张凡讲道。

在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狂飙之后,Temu多次升级了平台规定。不少卖家反馈到:“现在仓储逾期费高到500元一天,一旦超时7天及以上,逾期产品自动归属Temu所有,期间产生的逾期费用依然需要由卖家承担,不能从货款中抵扣。”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商家退店却放弃店铺押金的原因。

“想着清货注销拿回本金,却被告知没有出台相关注销退还保证金流程政策。”有商家在同“自象限”交流时提到,有时尽管卖家没有勾选默认降价这一选项,但系统还是会自动降价,面对这些问题,卖家无论是找买手、小二、还是客服都无人回复,乱扣的费用和莫名降价亏的钱一分都拿不回来。

同时,平台的一些新的玩法也让商家雪上加霜。今年7月份,Temu上线“0元购”优惠,全金属麦克风,适用于Temu App上首次下载注册的新客户,价格为0元。但不少消费者曾在社媒软件上反馈,0元购有一部分是针对新客,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确认收货之后仍然要支付货款。


▲图源Temu X

被“忽悠”的消费者心存不满,货损要退款、不满意也要申请退款,而根据Temu平台的退换货规则,一旦消费者选择“质量问题退款”,便可“仅退款”。

海外顾客哪吃过这种“细糠”,于是羊毛党迅速攻入0元购,本着“不退就亏了”的心态,恶意“仅退款”蜂拥而至,将商家逼到崩溃的边缘。

有商家表示:“卖了200单,190单都被仅退款了,还有可能因为质量问题面临平台5万元罚款。”

当雪花一片一片地落下,中国工厂们也即将走到被压垮的边缘。

二、Temu还能狂奔多久?

当出海变成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赌博,工厂们陆续开始抵制Temu。

“现在义乌已经形成了抵制Temu的联盟,很多工厂做外贸,上TT(Tik Tok)和速卖通,但是不会上Temu了。”陈然讲道。

但也有工厂选择留下。

全托管模式虽然像一个黑箱,但也确实省去了工厂“只会生产,不会卖”的很多麻烦,毕竟亚马逊和速卖通都需要在前端开店,很多工厂只会打包发货,完全不会投流、运营,更不要提自建独立站。

“跨境电商水太深了,各种培训机构、支付、海关,为了省心,还不如上Temu。”李灵(化名)在Temu上尝试了半年,即便利润微薄,但也好过没有。

就像拼多多刚刚崛起时被工厂视作清库存的专属渠道一样,中国工厂庞大的基数、源源不断的过剩产能,成为了拼多多长大的养料。

Temu也是如此,通过商品低价竞争找到了整个产业链中拥有清仓等需求,可以给到低于成本价甚至卷死别人定价的商家。

但与国内业务不同的是,全托管的模式下,低价竞争只有入仓上架和出局一刀切。

平台是裁判、掌控者,商家入仓后只能根据平台的要求进行调价,但调价过程中受到商品周转成本,以及流通环节损耗等影响,成本的计算都是滞后的,再加上账期回款时间也很长,这就导致很多商家,做了几个月之后,一算账才知道自己亏了多少。


▲图源拼多多跨境卖家服务后台截图

Temu与拼多多还存在另一个不同,拼多多虽然也是低价,但实际是搜索推荐的流量排位,是行业自然内卷,不是平台伸手操作,商家仍然有定价、上下架的决定权,再加上货品留在国内,商家对于库存在不同平台的周转也更为灵活。

但Temu不同,作为出海电商,Temu存在高昂的跨国仓储成本,对于商家来说,货品一旦滞销就只有持续降价这一个选择,不然等待他们的就是高昂的仓储成本,直到这个成本超过货品本身的价值。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Temu上的商家在赚的时候赚不多,但赔的时候一定赔空的原因。

事实上,对于跨境电商,Temu自己也投入了很多,他们同样希望最大程度地减少商家探索成本带来的平台损耗,从网红变长红。

例如,权利最大的买手团队们不仅负责商家的招商任务,也会对接商家,涉及到给卖家讲该上什么品、如何定价、如何降价......这也是全托管模式的优势,通过前端数据的收集,将消费者趋势汇集起来,由平台分析出对应的战略、举措,再调配商家运筹帷幄。

在这个过程中,Temu也承担了运营、物流、仓储等各项成本。

此外,Temu在海外还存在高昂的营销费用。

在今年2月,Temu就曾豪掷1400万美元,在“美国春晚”超级碗上放映了两段广告,不仅创下了该赛事广告的历史最高价,也成为了有史以来在“超级碗”投放广告的最年轻品牌。而近日有消息透露,Temu已承诺在明年2月11日举行的超级碗比赛期间购买多个广告单元。

商家赚不到钱、平台也在烧钱,尽管收入增长的想象力巨大,但盈利的平衡点在哪里?Temu模式究竟能持续多久?这些问题,在Temu爆火之后,可能就必须得给出答案。

当然,如果从拼多多的现金流来看,我们可以对长久的战斗保持乐观,但从商家侧的态度极化来看,Temu模式还不算完全站稳脚跟。

毕竟,当商家开始集体抵制之后,即使出海市场再大,Temu优势又还能持续多久呢?

而在这段Temu和商家的角力中,一个更重要的点是,在Temu和商家都没有赚到钱的同时,作为第三方势力的消费者也开始出现不满。

刚去美国读书不久的木子告诉“自象限”,“在国内,不止下沉群体用拼多多,但是在国外,中产会觉得消费是一种投票,要支持遵守环保、 工人友好、动物友好的企业,希望全流程溯源。Temu的低价,会引发很多ethical(伦理)质疑,不会很容易接受。”

而当外国人从Temu依靠应用商城榜单的高排位、高昂的拉新投入、低价和新鲜感营造出的氛围中逐渐缓过神来之后,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开始暴露。比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质疑Temu的模式,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关于商品质量问题、包裹破损问题、丢件等等问题的评价。

所以说,虽然拼多多依靠中国供应链的领先优势,抓住了全球消费下沉的新机会,但由于它依赖于极致效率的商业模式,导致Temu在海外的扩张仍然面临挑战。

2023年,出海几乎已经成为了电商、消费品、制造业的一个必选项。但大浪潮沙之下,Temu与中国工厂的微妙关系,还能维持多久,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自象限(ID:zixiangxian),作者:程心,编辑:罗辑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标签: 陈然  卖家  货品  中国工厂  temu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