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曹媛深圳报道
“创投所需,香港金融所长。”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磊用这句话来总结深港产业发展定位。
目前,中国风投创投行业在募资、投资、退出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2023中国股权投资发展报告》称,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新增募资和投资明显下降。清科数据也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投资案例数6,510起,同比下滑25.9%;披露投资金额5,070.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1.8%。
中国风投创投正在“艰难转舵”中,“一衣带水”的香港能否解内地创投业的发展困境?
在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过程中,多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负责人均表示,在募资端,相较于“火热”的中东、新加坡资金,香港资金属性更适配内地PE/VC,其均在积极接触香港LP;在投资端,内地风投创投机构可以和香港的诸多大学开展科创合作,共同孵化深港两地科创发展。
显然,深港两地也意识到了这一合作机遇。2021年9月,香港实施完成了香港私募基金“三部曲”,香港提供制度及税务上的便利,吸引更多基金落户;近年来,深港“私募通”机制也在逐渐建立起来,2022年,《关于支持前海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的十八条措施》出台,香港私募基金可更便利投资前海企业,深圳前海对新获准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前海企业,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在香港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画一个圈,就可以圈住最优质的企业和最丰硕的创投基金,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王磊说道。
企业初创期:香港LP吸引内地VC/PE,深港合作培育科创项目
细化来看,企业的发展周期通常被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在企业发展的各个生命周期中,香港金融业如何为企业融资方、机构投资方等提供服务?深港两地合作机遇何在?
“在企业初创期,企业融资方主要是创投资本需求,而机构投资方需要投早、投小,需要触达优质项目。”王磊介绍称。
在募资端,目前,具有地缘优势和资金属性更适配的香港LP吸引了内地VC/PE的目光。“今年我们去香港出差的频率变高了,像中东、新加坡这些我们都有在接触,只不过热闹是很热闹,但钱也不好拿。对比下来香港的钱更适合我们。”深圳某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总经理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发现,一方面,香港具有规模优势。据统计,香港2022年底人民币存款9817亿元,是全球最庞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香港也是亚洲第二大私募基金中心(仅次于内地)。
另一方面,香港凭借地缘优势、与内地文化相近、语言相通等优势,也更吸引内地投资人。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香港家族办公室的兴起,也为VC/PE提供了重要的募资渠道。香港2023年施政报告提出,在2022至2025年间协助不少于200间家族办公室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
而对于机构投资方而言,寻找优质投资标的是重中之重,香港的诸多大学便是一块“宝藏之地”。目前,香港拥有5所世界100强大学,超40位国家两院院士等,科创氛围浓厚。
然而,“香港初创项目经常碰到三个问题:一是资金,初创团队难以有足够的资金维持企业发展;二是技术,项目背后的技术支撑非常重要;三是生态圈,项目在同一地方集聚才有利于技术互通,产生凝聚力。”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策略研究)谢智刚曾公开指出。
因此,深港两地畅通资金渠道,共同培育优质科创项目正在成为趋势。记者注意到,12月15日,深圳创投业的系列活动“深圳创投日”便选择了香港作为今年的最后一站,活动现场,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与香港城市大学签约,香港理工大学与博约资本签约、深港先导基金签约...
诸多项目、基金的签约便可见深港两地的创投合作趋势。
企业成长期:“18A”“18C”助企港股上市,香港“点心债”势头强劲
随着企业发展到成长期,企业融资方有上市、发债、再融资需求等。此时,机构投资方就需要有更多元的渠道,能够顺利完成项目和资本的退出。
目前,香港的资本市场能为科创企业提供较为多元的资金退出渠道。2023年10月6日,天图投资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融资总额达约11.26亿港元。这无疑给整个风投创投行业注入了“兴奋剂”。
股市是金融市场的核心,据王磊介绍,2022年,港股IPO募资额为1046亿港元,全球排名第四,目前港股总市值近30万亿港元。此外,近年来港交所也在创新上市制度,推动创新企业“上市潮”。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两个“18”,即“18A”和“18C”。港股18A是指根据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新增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公司,这一规则允许企业在实现收入和盈利前上市。
港股18A推出后,2018年的港股上市热潮还仿佛近在眼前,今年3月,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推出的新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即“18C”)正式生效,大幅放宽了特专科技公司的收入门槛等上市条件,赴港IPO队伍又活跃起来。
港股“18A”“18C”为企业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融资渠道;对VC/PE而言,多了一种退出窗口和路径。“港股‘18A’‘18C’跟境内A股的科创板、中小企业板相比,它的审批更加市场化,上市节奏更加可控。”王磊评价称。
但记者发现,诸多赴港上市的企业会担心流动性不足,估值不够理想,犹豫是否选择港股上市。基于此,王磊提供了一个可行路径,“首先利用好香港市场化的条件,适当控制上市估值和发行规模,上市之后尽快进入沪深港通,一旦进入了沪深港通就意味着企业估值就跟A股市场联系在一起,能够得到迅速的提升。这个时候再来扩大发行规模,进行二次融资。”
除股权资本市场外,债券市场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融资渠道。记者发现,目前香港“点心债”势头强劲。近年来,在全球货币政策紧缩,人民币发债成本相对较低的背景下,点心债发行量逆势上升,成为国际债市的一大亮点。据香港金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点心债发行规模分别为5506亿元人民币、6880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35%、24%。
此外,香港推动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券发行,也是绿色科技企业的融资选择。据统计,2022年香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券超过800亿美元,占据整个亚洲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
因此,香港的股权和债权市场为风投创投业的融资及退出提供了较为多元的渠道。
企业成熟期:从买手表、房子再到家办,上市后财富管理需求如何满足?
而随着企业发展到成熟期,创投参与者主要是资产管理的需求,其中包括企业家、企业员工和投资人的资产管理需求。
“若干年前科创企业一上完市,是买块表,之后是在香港买套好房子,现在要做的是成立自己的家族办公室,来管理已经规模非常大的资金。”王磊提到。
从手表到房子再到私人家族办公室,香港见证了几十年间上市企业家资产配置的变化趋势。目前,香港是亚洲最大的国际资产管理中心,最大的跨境私人财富管理中心。据统计,目前香港的资产及财富管理规模超过了30万亿港币,是2010年的三倍。
而近年来,记者发现,为满足资产配置需求,香港也在大力推动建设“全球家族办公室枢纽”。今年3月24日,香港推出八大举措推动家族办公室业务发展,包括新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提供税务宽减、提供便利市场措施、成立香港财富传承学院、推广机场的艺术品贮存设施、发展香港成慈善中心、投资推广署Family OfficeHK专责团队和新的家办服务提供者网络。
今年5月,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了为单一家族办公室制定的税收优惠法案。根据家办税收优惠法案,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投资利润将在香港免税。
为了吸引更多家办落户香港,香港可谓“劲头十足”,计划在2025年年底前吸引不少于200个家办在港落地或扩展业务。
对于香港赋能深圳、内地创投业的未来方向,王磊提到,可以在河套深港科创园打造“离岸总部经济模式”,他认为“离岸总部平台”的优势在于,资本方面可以利用海外风投创投资本孵化创新企业,发展成熟后直接在港股上市。
其次,利用离岸平台,可以更好吸引国际人才,便于国际创科交流及技术引进。此外,基于离岸平台,也可以促进与境外优质科研资源对接,深化湾区“产学研”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