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个大中城市里面有68座城市房价跌回一年前,
也就是说比2022年还要低,
然而2022年的房价已经开始大幅度下跌。
所以现在的房价累计跌幅可不是回到了一年前。
一些跌得快的区域房价已经回到了2016年。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
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里面,二手房房价同比下跌的城市数量达到68个,
跌幅前五的省会城市分别是南京、南宁、沈阳、郑州和长春,
跌幅比例在5.4%至6.2%之间。
其中,南京二手房房价已经连续八个月下跌,同比跌幅达到5.4%,
然后,郑州二手房房价也已经连续下跌八个月,同比跌幅达到5.5%,
而最惨的就要属长春楼市,已经连跌19个月,同比去年11月份下降6.2%,累计下跌13.2%。
当然了,下跌的也不仅仅是二手房,新房房价也在下降,
11月份,全国商品住宅平均成交价格是10860元/平方米,
与今年4月份顶峰时12469元/平方米相比,每平方米下降1609元,下降13%,
想想也真的是够讽刺的,近五年新房成交单价的高峰期居然出现在今年四月份。
当时咱们发过很多篇文章,不断强调,
三四月份销量增长,这仅仅是疫情三年积压的需求量在短时间内爆发而已,
没办法持久,更没办法长期推动房价上涨。
但没办法,很多人并不相信。
他们就害怕房价上涨,着急忙慌就下场了。
现在来看,这一波人又站在了高高的山岗上。
不过也可以理解,这一部分人的购房思维还停留在过去,
并没有适应当下房产供需关系发生重大改变以后的一个买房逻辑。
特别是当下又处在房地产转型的一个震荡期。
政策变化大。
房价调整幅度也比较大。
千万不要相信某些大v给你所说的房子是大宗投资商品,一定要用长期的眼光来看涨跌,
这种观点放在楼市平稳阶段没有问题,放在房价上涨阶段也没有问题,
但是放到现在纯纯的是害你。
远的不说,今年年初买房和今年年尾买房,有的房子能差一个首付,
买入价格差别这么大,你眼光放多长也没有用,
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以及震荡期之下的房地产市场,普通人买房谨小慎微一点完全没错。
因为现在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接下来房价即使能够完成企稳,楼市也不会出现大涨普涨。
想复制2016年那一波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让子弹飞一会,既然不用承担大风险,并且降价的概率还会大一点,那你着什么急?
咱们不奢望抄底楼市,但最起码也不要被那些所谓的人群带节奏,
疫情放开以后,今年三四月份是一波大节奏,
甚至当时还有疫情三年房价一周涨回的口号。
然后,九月初一线城市实施认房不认贷,二线城市全面解除限购,也是一波大节奏,
当时很多人都在说房价要起飞,相信的人群也不少。
而现在也是一波节奏,因为前几天北京,上海也进行了松绑,
不过这波大家已经看透了,需求量的刺激根本没有前两波节奏厉害,
以北京为例,
新房方面,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2月14日-12月16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数分别为132套、242套、283套,成交量虽然有一定提高,
但是和九月初的认房不认贷那一波节奏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因为9月2日当天北京新房成交量1800套,三天加起来的成交量还没有9月的零头多,
二手房方面,中原地产数据统计,12月16日-12月17日周末两天,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在1700套左右,
而9月新政第一个周末二手房成交在2700套左右。
足足多了1000套的成交量,
所以现在买方一定要认清大趋势,不要看见一个政策,然后一被带节奏就着急入场了。
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这一轮楼市企稳,关键点不在于楼市政策,
而在于经济的恢复以及居民收入和就业环境的改善。
因为买房就是消费,并且还是大消费,甚至是透支30年的消费。
你光鼓励消费,强调消费,对于收入只字不提,这肯定是不行的。
再加上上一轮房价的翻倍上涨已经使得居民杠杆率位居高点。
收入预期不稳定,杠杆又高,这怎么买房呀,这怎么消费呀?
所以降房价对于很多城市来说是救楼市非常值得考虑的一个政策。
并且现在已经有一些城市开始默许打破限跌令。
所以2024年虽然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同时也有很多可期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