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3年马上就要画上句号了,好坏又是一年。
尽管前三季度GDP录得5.2%的增长,全年5%的目标不出意外也是既定事实。
这个增速放在全球那绝对是排得上号的,光看数字我们本应为这般成绩欢欣鼓舞,但现实......
无论从宏观大环境,还是大部分行业,大部分微观个体,各方主要参与主体似乎普遍还是一个字:难!
资产层面,房地产依旧继续低迷,金融市场甚至我都有点不忍直视。
普通工薪阶层收入不稳定,很多人不是担心失业,就是在担心失业的焦虑中。
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48.9小时;网约车司机数量超过600万人,人数较2020年翻了2.5倍。
我之前说过,经济发展的背后,不能忽视普通老百姓的实际感受,一定要让繁荣不再局限于数字,而是真正融入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中。
2
为什么很多人,这几年普遍感觉日子不好过了。
外部大环境不能忽视,这是时代的大背景,我们无法逃避。
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基本是: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1970年以来,全球化的进程一直在快速推进,贸易占全球GDP的比重持续上升,甚至一度超过60%的水平。
2008年是个转折点,之后事情就开始悄然发生着变化。
更重要的是,08年后由于缺乏新兴技术革命,全球生产要素效率提升缓慢,劳动生产率无法有效提升,全球整体新增有效需求增长有限。
在没有办法把经济的蛋糕做得更大的背景下,“分蛋糕”成为全球各国的主要矛盾。
原本追求“效率”优先的“全球化”发展成为过去式,“安全”开始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尤其是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被美欧等发达国家“暴力驱逐”出了其构建的全球贸易体系,并加之史无前例的经济制裁。
很多国家开始明白了,现有的全球化是“欧美的全球化”,只要你忤逆了他们的意愿,这全球化可能就“容不下”你。
3
我们除了要应对外部大环境的变化之外,还要面对内部“破立”的痛苦转型期。
伴随地产大周期向下,我们已经进入“后地产”时代,但新的动能羽翼未丰,旧的动能坍塌过快。
像这几年我们迅速发展的”新三样“,增速很快,但从绝对体量上仍跟地产下行的体量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有不少人开始回头算账,说当下的问题都是对地产的“抑制”引发的。
说地产没有问题的一些人多半是屁股决定脑袋,就像一个人得了病,不看医生、不吃药就没事了?
2020年,美国房价与收入比为5,日本为7,中国为18,意味着中国人平均需要打工18年才能买一套房。
任其发展,到最后可能会有更多的“万亿”资产润到国外,“万亿”窟窿留在国内。
雪崩的时候,大家必然“死”的更惨,普通百姓还是要承受一切。
4
估计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内心都有一个疑问:
作为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大部分人每周工作超过48小时,996,711成为常态。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了几十年,应该说也是创造了天量的财富,为什么现在企业一身债,ZF一身债,老百姓也是一身债?创造的钱都去哪了?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长期预期垮了,就会是一身债,预期垮了,资产就垮了,因为资产是软的,负债是刚的。
中金公司发布的2023年中国财富报告显示,中国财富总额为790万亿元,国资占有360万亿元,占比45.57%,牢牢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
财政部数据显示,1-10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689744.6亿元,同比增长3.9%,利润总额38326.4亿元,同比增长7.1%。
在经济增长整体放缓的情况下,国企的日子明显要好过民企,财富在加速向国企汇聚。
私有财富总量占有430万亿元,占比54.43%,被划分为富人、中产和大众,如下图:
富人人均财富6304万元,是普通大众的2777倍;中产人均财富111万元,是普通大众的48.9倍,财富向富人汇集。
我们一直讲国计与民生,两者不应该是割裂的,对立的。
本质上民生是国计的基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我们的资源和政策必须要向“民生”系统性地倾斜。
5
经济进入了后地产时代,我们该如何应对,未来经济增长靠什么?
日本是一面镜子,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
日本真的是失去的十年,甚至是失去的三十年吗?
自1991年房地产泡沫破裂以来,日本用于社会保障的公共财政开支大幅增加。
1990-2016年,日本社会保障费用在财政预算中的支出从13.3万亿日元增加到32万亿日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从19.22%增加到33.41%,这是创纪录的。
2014年日本在国外的净资产总规模就达到了367万亿日元,同期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487万亿日元,日本在国外的净资产总规模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75%。
所以,在海外再造了一个日本一点不夸张。
日本在失去的很多年里,一直保持着3%左右的研发支出强度、远超同期其他发达经济体。
图片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其实,这30年可谓日本经济由青春张狂期步入成熟期的30年,是抚平躁动、挤压泡沫、对内追求高质量发展、对外急剧扩大投资,藏富于民的30年。
我们必须加快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从根本上注重研发创新,利用好产业结构调整空间,推动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扩张。
当前,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中国制造虽然已取得突破,但仅靠新能源产业还不足以抵补传统动能的减弱,需要以装备制造为核心打造多极强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