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班上都有“问题学生”,这个“问题”可能是原生家庭让孩子痛苦,可能是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可能是学生很调皮,可能是上课不打扰别人但也不爱听讲、不写作文、写字鬼画符,等等,当然,有时候多种情况会出现在一个学生身上。
对于这种学生,我们局外人对教育的期待一般是:老师要督促学生认真学习,要督促他们改正各种小毛病,要让他们上课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任何事情(比如数学课看小说、练字、打瞌睡、画画等),等等。
对于长时间出现“问题”的学生,老师的表现一般会呈现三种情况:
一种是“管”,必须让问题学生和其他学生保持一个节奏,要不折不扣地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能做其他事情;
还有一种是“不管”,就是放任自流,作业不交就算了,只要学生上课不睡觉不讲小话,不打扰其他学生,不做学校不允许做的事情;
再就是介于两者之间,会管,但是有商有量地管。比如,学生对数学完全不感兴趣,怎么学都学不进去,上课除了睡觉就是讲话,老师就和他商量,允许学生上数学课时练字、看课外书籍,并且偶尔检查一下。
一般来说,我们会认同第一种,觉得老师认真负责,不偏心;第二种当然不好,但我们可能同样认为第三种也不太好,觉得老师对学生不够一视同仁,过于区别对待,也有点不负责任。
来看看一个“问题”学生怎么说。
晓晓自认为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问题”就是不学习,“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和父母关系不好,父母和她经常吵架、打架,这就导致她精神状况特别差,注意力完全不能集中,也学不进去。
有的老师会逼她学习,让她背课文,督促她写作文,按时交作业,她知道老师是为了她好,但是她实在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所以,老师越让她学习,她就越烦,越烦就越学不进去。
晓晓觉得,老师有时候要“放下助人情节”,因为很多时候问题学生的背后是有一个问题家庭的,而老师改变不了这个问题家庭,也就改变不了学生的整个状况。
“我自己的事情都一团乱麻,每天都很痛苦,还要来逼我学习,天哪,我那个状态下能活着就不错了,真的太痛苦了。”晓晓说。
晓晓很感谢历史老师。她高中时整个人精神状态非常不佳,历史老师和她约法三章,让她在不扰乱课堂的情况下爱干啥干啥,怎么舒服怎么来,她就天天在历史课上看小说,下课后有时会找历史老师聊聊天,她就觉得生活明媚了许多。
“现在时隔多年了,回想起来还是很感动,她是我生命中的一束光。”晓晓这样说。
晓晓自从上大学远离原生家庭之后,就过得很开心了。
看完晓晓的故事,我很感动。真的,怎么说呢?真的有的老师会不按常规教育学生,他们的方法放在领导眼里可能是说不过去的,但是却是最能帮助到学生的。
老师不一定要按照一个尺寸要求学生,说你必须今天背完,你不背完全篇不行,你考不了60分就把试卷抄十遍。有的学生就是不操心学习,就是不懂文言文,就是背不会全文,那怎么办,老师当然不能放弃学生,尤其不能让学生感觉你放弃他了,这不是教育应有的样子。
其实老师可以悄悄跟这部分学生商量,让他一段一段甚至一句一句地背给你听,或者让他只背诵一部分。老师会发现,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也会更加信任老师。
有时,老师比父母还要懂学生,更知道怎么做才能让他们变得更好,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的老师对有的学生的影响甚至会超过父母。
很多老师会用心对待问题学生,愿意花时间去倾听、了解他们的内心,最后会用看似“放任”的方式去对待学生,但却能从某种程度帮助到学生。晓晓口中“放下助人情结”的“放下”,不是放弃,而是换一种方式去关心。
我觉得,这样的老师很厉害,这样的教育挺好的。
大家觉得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