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读音,几种方法,若干思考

新闻资讯2023-12-28 22:30:57橙橘网

一个读音,几种方法,若干思考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3年第九十九期(总第769期)


一个读音

学校艺术节,主题是“春逐岁朝来”,各班的板报也都以此为主题。这是一个送上门来的语文教学资源,怎能错过!

我问学生这个“春逐岁朝来”中的“岁朝”怎么读?因为“朝”是个多音字,一个读音是cháo,另外一个读音是zhāo。

学生查《现代汉语词典》,发现没有“岁朝”这个词,那怎么办呢?我告诉他们我从网上查到的“岁朝”的意思是“阴历正月初一”,又告诉他们这句诗的前一句是“腊随除夜尽”,然后要他们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判断。

同学判断这个“岁朝”之“朝”应该读zhāo,理由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岁朝是阴历正月初一,类比一下,一年的第一天就像是一天的早晨一样,“朝”做早晨意思来理解时,就应该读zhāo。也有人从诗句对仗的角度去分析,前一句是“除夜”,后一句是“岁朝”,“朝”与“夜”相对,所以,也应该读zhāo。

我又给他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证据,那就是“岁朝”,也被称为“岁旦”,同学由此更肯定“朝”在“岁朝”这个词中应该读作zhāo。

看似这个问题有了定论,我又抛出了一个新的信息。我在用搜韵网查这句诗的出处时发现,搜韵网中提供的《汉语大词典》对“岁朝”的注音是suì cháo,而不是suì zhāo,而且还有很多网络字典中也注音为suì cháo。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刚刚判断错了吗?

学生由此产生了大大的疑惑,明明我们推断得出“岁朝”应该读作suì zhāo,可是词典上却没有标注这个读音,词典对我们的判断不提供支持,那么要以词典为准吗?

我又给他们补充了一个材料,在汉典网上,对“岁朝”的注音有两个,一个是suì zhāo,另外一个是suì cháo,但两个意思不同。前者的意思是“阴历正月初一”,后者的意思是“古代诸侯每年见天子”。

这时候又有反转,很多同学觉得汉典网这个解释更为靠谱。然而,我又告诉他们,《汉语大词典》也是很权威的工具书,你确认一定要读suì zhāo吗?这么一问,有同学本来很坚定的心又犹豫起来。

至此,我给学生补充了《孟子》中的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然后又举了教材不同版次中古诗文注释修改的例子,来说明哪怕是很权威的书籍,也可能会有出错的时候,还是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与思考才行。(关于教材中的注释修改,可以参看文章《》,其中“边海”一词,在最新版的教材中已经修改为“边地”)

几种方法

我在引导学生确定“岁朝”这个词语的读音时,其实运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

1.查阅工具书。使用工具书要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如果常用的《现汉》等工具书不能提供答案,那就可以尝试查阅包括网络在内的更多工具书,《现汉》并不能提供所有汉字或者词语的读音及解释。

2.结合语境推断。一个多音字,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对其读音进行推断,先根据语境推断其意义,然后由意义推断其读音。

3.要综合判断。如果所查阅的不同工具书,有不同的注音及解释,那就要结合多种材料综合判断,择善而从。

若干思考

1.为什么一个读音,大费周章花这么长时间来讲呢?其实这个词读什么并不最重要,我讲的不是一个知识点,而是借助这个词语读音的判断,讲一个原则或方法。知识点是无穷的,死记硬背细碎的知识点并无太大价值,只有掌握了原则和方法才能实现能力的迁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例子,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判断。不要轻易相信某个结论,如果对某个问题有疑惑,那就要在尽可能厘清事实的基础上,关注更多不同角度的分析与判断,然后最终形成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人云亦云,听到什么就接受什么。

3.我教两个不同类型的班,同样的一节课,两个班同学反应大不相同。普通班同学更愿意倾听,不太提出不同的意见,或者也有些同学可能根本没听,所以就更不会提出不同意见。竞赛班同学则会提出质疑,但他们的质疑,不是聚焦在我的分析讲解上,而是觉得我花这么多时间讲这些没有意义,因为和考试无关,考试拿高分才是正道,哪怕教材出错,也要照着那个去答,要不然就拿不到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除了和我带他们的时间长短不同有关之外,也有思维模式的巨大差异。

我的公众号中有很多这类教学记录,具体的例子各不相同,但吾道一以贯之:关注长远发展,而不只是盯着眼前;关注方法的传授,而不只是讲解知识;关注思维的培养,而不只是告知结论。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也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


具体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