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23年,A股市场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创年度历史新高。在全面注册制落地的首年,A股市场对“市场差生”的强制出清力度进一步增强,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提升市场配置效率。
从这一年强制退市公司构成来看,交易类强制退市之下的“1元退市”情形较往年进一步大幅增多,占2023年强制退市公司总数的近一半。“1元退市”投资者直接“用脚投票”,难以被上市公司等主体人为操纵,被坊间认为在几种退市情况之中,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效率较佳的情况,相信也将继续成为未来强制退市的主要形式之一。另外,财务类强制退市、规范类强制退市和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在过去的2023年也均有出现,A股市场在退市形式的实践上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退市方面,A股市场近年来已有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加大退市力度后,目前A股市场退市率仍不到1%,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退市率依旧相对偏低。另外,一些濒临退市的上市公司通过闪电重组、突击变卖资产、豁免巨额债务等,试图通过包括“财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规避退市,实现“保壳”,但这些并未根本上改善公司经营。
鉴于此,为了推动A股市场长远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退市机制对市场的“净化”作用,笔者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一步发力。
其一,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退市机制,在保持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可考虑进一步降低退市门槛,防止不符合持续上市条件的公司通过各种手段规避强制退市,尽量避免“僵而不退”公司出现,从源头上提高退市率,加速市场出清。
其二,加大对因违法违规导致退市的公司的处罚力度,进一步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使相关公司不敢违规,不愿违规,一旦因违法违规导致退市,要承担高昂的代价,甚至是不可承受的代价。
其三,在退市过程中及事后,进一步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一家上市公司如果退市,其股价往往经历连续暴跌,相关投资者因此损失惨重。对于因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导致的退市,主要过错在于上市公司等造假方。因此可考虑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因造假行为受损的投资者的保护力度,不让造假方的过错主要由投资者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