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受去年以来A股波动加大影响,百亿私募格局生变。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国内百亿私募机构共有104家,其中百亿量化私募有32家。
相比2022年底,去年国内百亿私募机构的总数减少了8家,但百亿量化私募机构数量逆势增加4家。
“若将私募机构策略分成主观与量化两大策略,这意味着去年12家主观策略型私募机构跌出了百亿私募行列。”一家私募机构运营总监向记者透露。
在他看来,不少主观策略型私募机构资产管理规模之所以跌破百亿关口,一方面是A股下滑导致他们产品净值下跌,拖累资产管理规模缩水,另一方面是业绩下滑导致赎回压力加大。
“此外,受业绩下滑影响,去年众多高净值投资者对主观策略型百亿私募机构新发产品避而远之,无形间导致他们资管规模提升空间受限。”一位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营销总监向记者分析说。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底,有业绩记录的2887家主观策略型私募产品在去年的平均收益为-2.31%,分别低于量化策略(4.91%)与主观+量化策略(1.87%),导致不少高净值投资者纷纷赎回相关私募产品“止损”。
这位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营销总监向记者透露,去年以来,主观策略型私募产品的确“不好卖”,原因是A股回落导致其收益率普遍下滑,令高净值投资者失去投资兴趣。
数据显示,有业绩记录的2887家主观策略型私募产品里,去年仅有1189家实现正收益,占比仅有41.18%。
记者了解到,面对A股波动加大,主观策略型私募基金的业绩分化随之日益明显,11家主观策略型私募机构仍实现逾100%的收益,50家收益率在50%-100%之间,但是,即便这些主观策略型私募机构业绩出色带来了一定规模的新增资金,令3家主观策略型私募基金跻身百亿私募阵营,仍难以扭转更多主观策略型私募机构跌出“百亿私募”行列。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去年跻身百亿私募的量化策略私募基金仍在稳步增加。
上述私募机构运营总监表示,这一方面得益于去年量化策略的整体收益率相对可观,除了行业平均收益率达到4.91%,421家量化私募机构在去年实现正收益,占比为69.02%,其中4家量化策略私募机构去年收益率超过100%,5家收益率在50-100%之间;另一方面则受到去年量化策略私募产品依然受到市场青睐的影响,不少量化私募机构在去年新发行数十款产品,令其资产管理规模相对稳定,甚至出现逆势小幅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47家备案产品数量超过30只的私募管理人中,百亿私募机构占到25家,前16名均为百亿私募机构。其中,量化私募占到25家,备案数量排名前五的机构里,有4家是百亿量化私募。
这位私募机构运营总监向记者分析说,这主要得益于去年A股波动加大的环境下,量化策略私募机构的产品净值波动性与收益性均相对稳健,加之不少产品的超额回报率相当可观,吸引不少高净值投资者将资金从主观策略型私募产品转向量化策略型私募产品。
记者获悉,去年量化策略型私募的平均收益率之所以跑赢主观策略型,还有三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一是去年中小市值成长股涨幅不错,而量化策略在中小市值成长股的捕捉方面优势明显,加之部分量化策略私募机构在这些股票的风格暴露较高,带动其产品收益率走高;二是去年A股市场板块轮动节奏依然较快,基于价值投资的主观策略未必能及时调仓捕捉到这些投资机会,反而给了擅于捕捉短期市场机会的量化策略提升收益的机会;三是去年A股市场的风险对冲成本较低,令市场中性策略业绩好转,很大程度提振了量化策略的整体业绩表现。
“此外,受境内外宏观环境影响,去年A股市场投资难度加大,也令擅于使用风险对冲工具的量化私募有更高几率赢得不错的收益率。”前述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营销总监直言。这进一步导致去年主观策略与量化策略百亿私募机构业绩“分化”。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在51家2023年度实现正收益的百亿级私募中,收益超10%的有9家。2023年百亿级私募前十名分别是东方港湾、信弘天禾、稳博投资、康曼德资本、衍复投资、乾象投资、宽德私募、因诺资产、玖瀛资产和明毅基金。
其中,量化策略型私募业绩相对出色,有业绩展示的32家百亿级量化策略型私募2023年度整体收益为+6.43%,其中31家实现正收益,占比为96.88%。相比而言,有业绩展示的41家主观策略型百亿级私募在去年的平均收益率为-3.26%,其中14家实现正收益,占比仅有34.15%。
值得注意的是,在百亿级私募业绩前十中,百亿级量化私募占据6席,主观仅有占据3席,剩下一家是“主观+量化”的复合策略。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也是去年主观策略与量化策略百亿私募机构出现“此消彼长”局面的一大关键因素。这种趋势是否会在今年延续,很大程度取决于A股何时能实现大幅显著反弹。
“通常情况下,一旦A股重新企稳反弹并进入牛市行情,主观策略型私募机构往往能很快收复失地,更多机构有望重回百亿私募阵营。”这位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营销总监向记者分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