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逸枫
真的扛不住了,不装了,摊牌了!
在保增长、稳预期,防风险、振信心,保主体、保项目的目标之下,2024年开年,新一轮史诗级房地产救市正式打响,政策“雷厉风行”,组合拳火力全开。
2024年1月央行、金融部门、住建部门单一、或联合发布融资端、需求端、供应端的一系列房地产救市组合拳大招,为三大工程、为房企、为项目输血、止血。
PSL重启、降准、融资协调、支持房企、项目、保障房融资、需求端刺激一系列的保房地产,尽管不一定能“立竿见影”,至少是往正确的发展方向校正。
告诉大家,国家要稳信心、再通胀。流动性必须足、力度得够。要扩信用、稳增长,短期内依旧离不开房地产,房地产依然是稳经济、保增长的支柱产业。
第一大招,是PSL重启,放水,3500亿元。
2024年1月2日央行宣布,重启PSL,为三大工程输血,可谓罕见。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PSL)3500亿元。
此次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PSL)3500亿元,将支持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三大工程”建设方面。
第二大招,是超预期的双倍降准,放水,约1万亿元。
2024年1月24日央行宣布超预期降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降准的幅度等于2023年2次分别为0.25%、0.25%的一年。
同样等于2022年2次分别为0.25%、0.25%的一年。毫无疑问的是2023年一次降准0.5%,时间在3月之前,如此大幅度、大力度、大规模的降准,超市场预期。
第三大招,是金融、央行、住建部门的表态,为房地产输血,为振兴需求端。
1月12日、1月24日、1月25日、1月26日,金融监管、央行、住建部门先后开会,针对房地产精准发力,从融资协调机制到房地产融资、需求端的刺激。
一系列的房地产融资、需求端政策出台,等于是打出政策组合拳。就是为了落实2022年金融16条、四支利箭,2023年金融16条及三支利箭、三个不低于政策。
一是金融监管部门表述,这个表态对资金流入房地产的态度发生转变。
1月25日金融监管部门表示,房地产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金融业责无旁贷,必须大力支持。
基调上已经完全逆转2016年房住不炒、2020年三道红线、2021年贷款集中制、22城宅地集中制以来的总体导向,对资金流入房地产表示支持的态度。
一旦一系列的房的产救市政策效果无法达到市场预期,市场没有实质性好转,相信离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制的政策松绑或放开、取消就不远了。
二是金融监管、住建部门表述,继续降首付降利率、放权地方。
1月25日金融监管部门表示,因城施策进一步优化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住房贷款政策,指导督促银行更好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的融资需求。
2月LPR利率将迎来降息。目前首套、二套房贷首付、利率依然存在调整的空间。预计接下来各个城市将迎来新一波购房红利,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和购房成本。
1月26日住建部门提出,要坚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充分赋予城市房地产调控自主权,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调整房地产政策。
充分赋予城市房地产调控自主权,就是放权地方,让地方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楼市限制性、税费政策,预计各个城市将迎来新一波取消楼市限制措施高潮。
目前房地产需求端、投资额的救市政策重回2008年感觉。按照住建部要求,已经给地方自主权,取消或全面放开楼市限制措施,全面下降首付、利率、税费。
全面取消或放开限购、限贷、限售、限价、限签、限企、限离、限户型与限面积、取消二手房指导价、取消限地价、调整普通住宅标准。
再下降首套房、二套房的首付、利率。免、减房地产交易税费。对三大工程,PSL新增5000亿元。预计三大工程将投放约3万亿元,对房地产的投资形成支撑。
三是住建、金融监管部门,引导金融机构,精准输血。
1月12日为了精准给房企、项目输血,已经形成房地产项目名单制。住建部门、金融监管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并且加快机制落地见效。
所谓的融资协调机制,具体就是由城市政府分管住建的副市长担任组长,属地住建部门、金融监管总局派出机构等单位为成员。
城市政府牵头协调下,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则,向本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推送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法治化为原则进行评估。
融资协调机制,相当于住建、金融监管部门牵头,给符合房企的项目,开出一张项目“白名单”,要求金融机构以项目为单位,对房企进行精准融资输血。
这个机制将项目风险和集团风险进行区分、隔离,按照项目实际资金状况进行支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房企的融资支持,但是符合的项目预计不多。
1月25日金融监管部门提出,要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在城市政府牵头协调下,向金融机构推送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
支持的项目对象,其一是为正常开发建设、抵押物充足、资产负债合理、还款来源有保障的项目,这实际上就是条件、放贷的项目门槛。
其二是开发建设暂时遇到困难但资金能够平衡的项目,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新增贷款等方式予以更大力度的支持。
1月26日金融监管部门表态后,住建部紧跟其上,态度急迫,马上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进一步强调各地方要抓紧出名单。
省级层面跟踪监测,国家层面建立专项信息平台,实行周调度、月通报。本月底前,第一批项目名单就要落地。意味着政策的落实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
四是金融监管部门、央行为房企开拓新融资渠道,为精准为房企输血。
1月24日金融监管部门、央行联名印发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的文件。经营性物业贷款在资产范围、贷款额度、贷款年限、贷款用途上作出重大的调整。
首先是明确商业性房地产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商务中心、写字楼、酒店、文旅地产项目等,不包括商品住房、租赁住房。
其次是用途,经营型物业贷款不再要求专款专用,企业在2014年年底之前,可以将贷款用于「借新还旧」,偿还房企的存量贷款和发行的公开市场债券。
简单说,只要规范经营、发展前景良好的目前央国城投房企、混合制与民营房企,除了甩卖资产之外,可以用物业进行抵押,短时间获得现金流,用于还债。
最后是额度、期限,经营性物业贷款额度不得超过承贷物业评估价值的70%,比其他物业贷款估值40%、50%高出20%。期限为10年-15年,多出7年-10年。
只要商业综合体、购物与商务中心、写字楼、酒店、文旅地产项目,物业经营状况好、估值高,借款人及其集团偿债能力好、信用好、有担保物或人,就可以。
与不动产投资基金(REITs)比较来说,经营性物业贷款,覆盖的范围更广,落地速度更快,融资成本更低。房企对资金使用更加灵活,有利减少债务违约。
第四大招,是三大工程提速,资金落实,加快形成对房地产投资与销售端支撑。
1月2日央行宣布,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PSL)3500亿元,将可能在支持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三大工程”建设。
1月4日-5日央行表示,抓好“金融16条”及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的各项政策落实。
1月5日央行、金融监管部门表示,出台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堪称住房租赁“金融17条”,这标志着我国住房租赁金融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
1月11日央行已批复1000亿元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支持8个(福州和天津、成都、青岛、重庆、长春、郑州、济南)首批试点城市购买商品房用作长租房。
1月8日央行宣布新增PSL额度5000亿元,为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发放“三大工程”建设项目贷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目前政策性银行已有相关贷款投放。
1月24日住建部表示,纳入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的城市扩围,将由35个分别扩大至52个、106个,意味着给房地产带来的投资、销售需求支撑将是巨大的。
1月25日金融监管部门表示,指导和要求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平急两用重大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房“三大工程”建设,并且要求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这一轮PSL重启,3500亿元定向放水、新增5000亿元,降准约1万亿元,就是筹措三大工程资金来源问题,目的就是要弥补房地产投资、需求、供应下滑缺口。
自2023年10月30日金融委首次提出平急两用重大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房“三大工程”以来,截至2024年1月30日,三大工程进程缓慢。
目前来看,三大工程已经成为资金流入房地产的重要载体。从政策的要求看,不仅仅要落实,要积极做,还要快,关键是必须要在短时间之内,就看到效果。
让放水的资金流入房地产,才是重中之重。PSL对三大工程预计约3万亿元,加上降准约1万亿元,总计4万亿元。一旦再次降准,总量规模达到5万亿元。
当这4万亿元、5万亿元的资金全部流入房地产,市场基本面必见底反弹。尽管房企债务、交房的规模大,却是大大的减少了风险蔓延,危机解决的把握。
继2022年第一轮金融16条措施、四支利箭、首套房首付与利率及税费下降,2023年第二轮金融16条与三支利箭延期、三个不低于、二套房首付与利率下降。
2023年7月10日金融16条与三支利箭延期、11月17日三个不低于、50房企白名单、修改开发贷、经营性物业贷、个人住房贷款办法有望在2024年出政策。
2024年1月,第三轮大规模、猛烈的史诗级房地产救市正式打响,大招呼啸而来,大有重回2008年房地产政策救市之局面,可谓是救市之心切,救市之心急。
目前高层针对房地产融资、房地产业对经济影响的态度,已经达到了高度的共识,即精准输血房企、输血项目,房地产依然是解决当下经济困境的胜负手。
房地产行业下行、债务风险、逾期交房趋势必须要止住,并且是刻不容缓。可以预计的是3月的重要会议之后,政策支持一定会更加积极、规模与力度更大。
对于正常经营、流动性危机暂时解除的房企来说,房地产融资困境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即便不能让已经爆雷的房企短期解除危机,但最坏时刻已经过去了。
对于地方、房企销售来说,地方可以进一步的降低首付、房贷利率,更大范围的解除或放开楼市全部限制城市,并且地方有权自主决定取消。预计销售渐复苏。
能否振兴房地产,取决于2022年、2023年的一系列救市政策正常能否在2024年出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取决于2024年的一系列救市政策,能否全面落地实施。
最麻烦的首先是金融16条、四支利箭、三个不低于、50房企白名单、开发贷、经营性物业贷、个人住房贷款办法等政策都是给房企、项目精准输血、止血。
出险房企自救为主,停止拿地、裁人、减薪、打折卖房、卖项目与股权及土地、资产、以房以地以股权抵债、资产管理公司并购项目、债务重组(展期、债转股),无法获得输血。
其次是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包括三道红线、贷款集中制、不良资产贷款率、风控体系、内部考核指标、尽职免责等,都制约金融机构投放房地产。
再次是房地产下行、房价下降、市值暴跌、销售低迷,金融机构缺乏投放房地产的信心。最后是土地、房屋的抵押物资产价格下降,房企、项目经营收入不稳。
因此,2024年房地产继续出清,因精准输血,不排除险情房企二次债务违约、逾期交房、商票违约、信用风险,出现新的房企违约、逾期交房、商票违约情形。
要振兴房地产,化解债务、逾期交房、信用风险、商票违约,可谓是艰难,3年-5年时间。已经过了3年,到2024年、2025年之后,能否出清回稳,需要观察。
除非,国家对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作出重大调整,否则房地产短期难振兴。
第一大招,是金融16条、四支利箭、三个不低于、50房企白名单、开发贷、经营性物业贷、个人住房贷款等政策取消附加、限制房企、个人、项目融资条件。
第二大招,是三道红线、贷款集中制、不良资产贷款率、风控体系、内部考核指标、尽职免责等政策全面修改,无条件满足所有房企、个人、项目、融资需求。
第三大招,是落实好保函置换商品房预售金、保交楼专项贷款、保交楼专项借款、房地产保交楼基金的政策,国家层面出台配套的措施与实施细则方案。
第四大招,是国家层面出台解除所有限制性的楼市政策、普通住宅标准调整、首套房二套房再下调首付、利率、税费,首套、二套购房补贴,房贷期限延长至30年-50年。
第五大招,是国家层面出文件,启动PSL投放3万亿支持三大工程。目前2024年新增5000亿元,包括2023年12月的3500亿元。
第六大招,是国家出8万亿,支持地方购买商品房、存量房转保租房与公租房及共有产权房、城市更新货币化安置的政策,出台配套的措施与实施细则方案。
第七大招,国家层面出台六大国有银行各出2万亿持有房企债券、股票,出台配套的措施与实施细则方案。
第八大招,国家层面出台房地产项目资本金比例下降,出台配套的措施与实施细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