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苏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巩固生猪等重大农产品综合产能作为“三农”工作重点,切实稳定生猪生产,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部门数据,一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1321.8万头,同比增加4.8%,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26.9万头,同比下降2.2%,已回调至正常保有量的105.8%;累计生猪出栏601.5万头、猪肉产量46.8万吨,同比分别增加8.7%、9.7%,市场供应充分。
一、强化目标导向,压实稳产保供责任。将全省12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和5000个规模猪场保有量任务分解到市、细化到县,并纳入各地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建立生猪生产月调度、季通报制度,每月全覆盖监测规模猪场生产情况,发觉问题及时反馈,推动各地全力抓实各项工作。积极谋划重点项目建设,29个生猪项目列入2022年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总投资27.38亿元,进一步夯实保供基础。南京、无锡、苏州、镇江等主销区在提升本地生猪自给能力的基础上,与徐州、连云港、宿迁等主产区签订协议或达成初步意向,建立生猪保供区域合作机制。
二、聚力稳固产能,实施逆周期调控。针对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的形势,各地认认真真落实《江苏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加强生产监测预警,引导养殖场户采取及时取代低产母猪、减缓种猪补栏、加强成本管控等措施,推动生猪产能稳定在合理水平。全省建立并公布了231个国家级和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加强服务对接和生产调度,积极发挥调控基地调节产能、稳定生产作用。南京、徐州、苏州、南通、淮安、盐城、扬州、泰州、宿迁等9市出台市级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落实分级调控责任。常州市全力推进养猪企业优种群、保供应,兴华牧业等四大楼房猪场全部稳定运营,生猪产能进一步提升。一季度末,全省能繁母猪存栏量已处于正常波动绿色区间。
三、加大政策扶持,提高风险保障能力。加强部门协作,完善生猪政策性保险,将能繁母猪、育肥猪、仔猪保额分别提高至1500元/头、1000元/头、300元/头。创新金融支农方式,在省农村改革试验区专项奖补资金中安排220万元支持如东、灌南2县探索开展生猪“保险+期货”试点,并积极配合省金融监管部门扩大省级试点范围,进一步提高中小场户生猪养殖保障水平。针对当前生猪养殖亏损较重、流动资金不足等困难,组织摸排生猪养殖企业信贷需求,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支持,会同财政部门研究适时启动贷款贴息等临时救助措施。南京市将符合条件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全部纳入“金陵惠农贷”扶持名录,可享受最高1000万元的优惠贷款及不低于40%的贷款利息补贴。无锡、盐城2市分别安排资金1000万元用于生猪保供任务奖补。
四、突出纾困解难,维护正常产销秩序。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上下联动,多方协调,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连云港市加强摸底调研,帮忙解决因疫情防控出现的饲料、生猪运送受阻问题,并下发想法指导稳定畜禽生产,协调134家大型养殖企业和36家饲料生产企业加强对接,确保养殖场饲料不断供。淮安市积极帮忙饲料、养殖企业协调运送问题,组织133家肉禽蛋奶生产企业与主城区3个农批大市场和10多家商超搭建直接对接机制。镇江市组织人员开展技术服务,协助办理畜禽生产资料、活畜禽运送通行证,帮忙做好产销对接。宿迁市对畜禽养殖、饲料企业在静态管理期间遇到的困难情况“一摸究竟”,一季度累计办理通行证1213张,确保畜产品和畜牧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