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炼字炼句的名言警句,关于诗歌炼字的名言警句

生活常识2024-03-02 05:51:41未知

古今中外炼字炼句的名言警句,关于诗歌炼字的名言警句

1. 炼字炼句的名句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古乐府《相如歌·瑟调曲》。

“ 夏门” 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

《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

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章)。

当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乐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

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弟和乌桓。

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

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关于曹操东临碣石,过去多以为是北征乌桓去时的事,其实,这种看法与史实不符,不可置信。

我们用《三国志》《武帝纪》和《田畴传》的记载来核对,曹操当时是在北征乌桓的归途中登上碣石的,因为去时逢大水,傍海大道不通,他只好改道走徐无山那条小路前往辽西。“九月,公引自柳城还,……十一有至易水”,他应在这年(207)九月或十月初“临碣石”、“观沧海”。

至于碣石山位于现今何处,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或以为此山已沉入现今河北省乐亭县境的大海中,或以为就是现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不管怎样,在曹操登临时,它应是傍海一带较高的石山。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么”,是叹美之词。“澹澹”而加叹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 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在我国文学史上,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自宋玉《九辩》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见落叶而触景伤情!然而,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参见《古诗归》卷七钟惺评语)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霸气”当然是讥评,但如果将“霸气”理解为统一中国的雄心,那么,这种艺术鉴赏的眼光还是可取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了。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

2. 炼字炼句的名言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今译] 我的僻性是特别喜欢写诗琢句,如果写不出惊人之语,那就至死也不肯罢休。

[赏析]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十分重视语言的选择和锤炼。他性好佳句。并认为要写出佳句,就必须有足以使人吃惊的语言。他执着地追求这种语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诗人对诗歌语言的刻意求工,对文学创作的严肃认真态度,是他成为伟大诗人的重要条件之一。

[原作]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新添水槛供垂钓,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3. 古代诗人词人炼字炼句名言

这是在百度给你转的: 贾岛·《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إ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إ 归卧故山秋 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

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

懂得我的诗的人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

贾岛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延让:“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均从贾岛诗化出。 附:《送无可上人》原诗 作者:贾岛 圭峰霁色新, 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 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 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 天台作近邻。 参考资料: 另外还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陶渊明(东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号香山居士有“诗魔”之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宋)号半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陆游(南宋)号放翁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曹操(东汉)即魏武帝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唐)人称“诗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辛弃疾(宋)号稼轩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人称李后主)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杜甫(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东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周敦颐(宋)号濂溪先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刘禹锡(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杜牧(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崔颢(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人称“初唐四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谣有此寄》李白(唐)有“诗仙”之称 浪漫主义诗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唐)现实主义诗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赵翼(清)巴东山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郦道元(北魏)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刘禹锡(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杜牧(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谁道人生无在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苏轼(宋)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唐)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别云间》夏完淳(南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苏轼(宋)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李清照(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韩愈短文两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与高适并称“高岑”著名的边塞诗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人称“诗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李商隐(唐)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元代戏曲家)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元朝)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醉翁亭记》欧阳修(北宋)晚年号“六一居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

4. 诗人炼字炼句的名言

贾岛·《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إ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إ

归卧故山秋

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懂得我的诗的人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贾岛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延让:“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均从贾岛诗化出。

附:《送无可上人》原诗

作者:贾岛

圭峰霁色新,

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

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

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

天台作近邻。

5. 古人写诗炼句的名句

一.贾岛著名的"推敲"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改成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二.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

以前为:遍”“到”、“过”、“入” !最终改为"绿"字

三、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四、王驾写《晴景》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五、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杜甫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明”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使画面富有动态,更妙的是“吐”字.

六、虚词用得好,也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的美学效果。杜甫有诗云:“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叶梦得评道:“远近数百里,上下数千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呑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