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品读》2023年第12期内容
那天,同事袁姐接到幼儿园老师打来的电话,跟她反映儿子近期上课有点坐不住,建议她平时多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挂了电话,袁姐明显不安起来。她是个搁不住话的人,开始焦躁地向我们诉说她的担忧,甚至怀疑儿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不然怎么会在课堂上坐不住呢?
由此还担忧地联想到,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如果专注力不好,到时候肯定没法好好学习啊!学习不好的话,以后恐怕连高中都考不上。没有文凭,将来就可能找不到工作,更别说找媳妇了……一时间,她的担忧像雪球般越滚越大,越说越激动。
我们纷纷安慰她不要太紧张,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没必要如此焦虑。事实上,很多成长问题都是阶段性的,过去这一段可能自然而然就好了。比如,看到自己的孩子比同龄人说话晚,就担心孩子是不是有语言障碍?孩子胆小,玩具被抢了不敢要回来,就担心孩子长大了会不会受欺负?孩子得了小感冒,就担心孩子会不会免疫力有问题……而几年之后回过头看,当初我们担心的那些问题,其实根本就没有发生。
我记得儿子刚会走路的时候,右脚有点“外八字”,就特别担心。结果越关注越明显,然后又越发担忧,有时愁得晚上睡不着觉,上网查资料寻找解决办法。我还试过带着他走直线,晚上趁他睡着了把两只脚绑在一起,也去咨询过医生。尽管医生说没多大事,我却还是放不下心,恨不能自己会魔法,一下子就帮他纠正过来。后来听说不少孩子都有这种情况,长大点自己就好了。慢慢地我心情松弛些许,也记不清从何时起,儿子走路外八字的情况神奇地消失了。
当然,并不是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出现了问题,我们可以视而不见,完全顺其自然发展;而是不要过度放大问题,任担忧无限蔓延。就拿上面那位同事家的孩子课堂上坐不住这件事来说,家长能做的,应该是想办法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比如给孩子提供些有助磨练专注力的玩具,像拼装、串珠等;或者每天抽出点时间陪孩子沉浸式亲子阅读,牵引孩子坐下来、坐得住。总之,能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行动起来才是对抗担忧的最佳办法。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里都会遇见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是有的问题比较个案,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或者有些问题在孩子那里并不算什么,到了家长眼中却成了天大的问题。就像E·B·怀特的童话故事《夏洛的网》中那个小女孩弗恩,她整天跟小动物待在一起,并表示能听懂动物的语言。当她把小动物们之间的聊天内容告诉妈妈时,她的妈妈却大惊失色,怀疑女儿的脑子出了问题,并带她去看了医生。睿智的医生帮她分析:既然弗恩看上去一切都很好——胃口好,睡觉好,每天都很快乐,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还说,孩子一年年长大,也会一年年变样的。弗恩的妈妈在医生的开导下,才渐渐放宽了心。
事实证明医生是对的。不到一年的时间,弗恩的关注点已经从动物身上转移了,即使她最喜爱的小猪在比赛上获了奖。那时,她心心念念想要跟一个小男孩去游乐场坐转轮……也许,这就是E·B·怀特想表达的“成长”吧——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会被不同的事物深深吸引,因而呈现出了令家长们担忧的问题。但终有一天,这些状况都会过去,父母们眼中解不开的那些问题和担忧,也被时光温柔地解锁了。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松弛感,而妈妈们则是最不容易拥有松弛感的一个群体。她们大概属于世界上“担心神经”最密集的物种,对孩子总有种种担不完的心。甚至由一及百,一个小状况串联成一个天大的难题,从孩子出生一直绵延到他们成年。
作为妈妈,为孩子担忧是本能,是母性使然。但过度的担忧,无论对孩子还是整个家庭,都会成为一种隐形的焦虑枷锁。所以,我们不妨松弛下来,做好当下能为孩子做的事情,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交给时间。要相信孩子本身的能量以及成长的自然力量,足可以化解那些磕磕绊绊的障碍。
作者 :玲子
责编:张子晴 / 校对:秦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