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阿里后有腾讯,月之暗面能否打破AI商业“暗面”

新闻资讯2024-05-27 03:56:54橙橘网

前有阿里后有腾讯,月之暗面能否打破AI商业“暗面”

作为大模型独角兽企业之一,月之暗面的"炙手可热"还在持续,腾讯入局投资传言四起的同时,近期,阿里也"自曝"已向月之暗面合计投资约8亿美元。在一级市场疯狂吸金的月之暗面,也在以打赏的方式探索to C领域的商业化闭环。结合着当下风风火火的价格战,大模型的商业化焦虑不言而喻。

吸金

阿里正用实际行动证明着"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的核心地位,作为资本宠儿的月之暗面,也必然在阿里的考虑范围之内。近日,阿里财报披露,公司已于2024财年向月之暗面投资合共约8亿美元,购入约36%股权,为月之暗面的优先股投资。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和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在一封致股东信中写道,"未来十年,没有哪个行业能免于AI带来的颠覆""AI作为突破性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的驱动力,将带来巨大机遇""我们对AI驱动‘用户为先’战略的无限可能性感到兴奋"。

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阿里加速了在AI领域的投资速度,月之暗面以前,已经先后投资了国内4家大模型企业,分别是智谱AI、百川智能、零一万物和MiniMax,被投者几乎都是迅速崛起并跻身独角兽行业的新秀。

就在阿里公开投资月之暗面时,市场亦传来消息,月之暗面完成新一轮融资,新入局的包括腾讯、高榕创投等机构。经过新一轮融资,月之暗面估值报价已经达到3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的投资目标与阿里出现了高度重合,除了MiniMax、智谱AI、百川智能外,还包括深言科技和无问芯穹等。

天眼查信息显示,3个月前,月之暗面刚刚完成上一轮超10亿美元的融资,对应估值为25亿美元,成为国内大模型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

当时有消息称,这也是国内大模型公司获得的单轮最大金额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真格基金等。截至目前,月之暗面已进行四轮投资,投资方还包括美团、蓝驰创投等知名企业。

此次腾讯参投的消息一出,也有分析认为腾讯主要希望建立微信与月之暗面产品Kimi智能助手之间更深层次合作。对于腾讯投资月之暗面以及微信与Kimi合作的可能,北京商报记者分别联系了腾讯和月之暗面,截至发稿月之暗面未回应,腾讯则表示"不予置评"。

变现

月之暗面成立于2023年,创始团队核心成员参与了Google Gemini、Google Bard、盘古NLP、悟道等多个大模型的研发。今年3月,月之暗面推出的长文本大模型kimi爆火"出圈",也同时引爆了大模型的长文本赛道。

"月之暗面在大模型上确实有一些独到的东西,比如模型训练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方向,而非其他大模型普遍采用的套壳等方向,后者在训练方面的精度也通常差强人意",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的采访时,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称,从创始人的技术、工程背景等方面看,月之暗面虽然还没有出现核心的技术创新,但确实是国内为数不多踏踏实实做大模型的企业。

公开信息显示,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拥有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师从苹果公司前AI负责人,曾在Facebook AI Research和Google Brain工作,是中国35岁以下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引用最高的研究者。

杨植麟在国内科技界被称为技术信仰派的代表人物,但这并不代表杨植麟准备一直"为爱发电",就像不缺钱的月之暗面,也不能永远不考虑商业化变现。


几天前,Kimi小范围灰度测试一项打赏功能,金额从5.2—399元不等,能够在高峰时段算力不足时,保障付费用户优先使用。

在Kimi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爆款应用时,月之暗面的打赏模式也引发了大模型商业化探索是否过早的讨论。沈萌分析称,大模型这件事本身非常烧钱,如果企业在技术方面长时间找不到方向的话,未来发展空间就会受到极大限制,进而影响投资人的耐心,这就迫使企业必须尽快拿到商业性的收益。

"像堆参数一样的打法,大模型企业已经普遍能做到,现在大家看到的商业化,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进入了泡沫化、同质化的竞争阶段,谁更早实现商业化,谁就能更早收回一些成本",沈萌称。

低价

月之暗面火热的融资和商业化的谨慎探索,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一段时间以来,字节、百度、阿里、腾讯等大厂带头降价,大模型一个"急转弯",爆款应用尚未出现,价格战先一步到来。

无界AI联合创始人马千里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大模型的降价主要聚焦在推理侧,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算力供应更加充足导致算力成本下降,竞争激烈衍生的市场趋势,为获取更多用户进而获得更多数据从而优化迭代自己的产品,有机会构建自己的生态。

关于大模型的价格战,市场也分两种情绪,"乐观派"认为价格的下降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和普及,推动AI生态的真正繁荣,"悲观派"则认为价格战出现的根源是同质化竞争,疯狂降价的结局将是双输。

马千里是乐观派的一员。他认为,价格战所反映的,恰恰是整个行业目前对于大模型的发展还抱有非常高的期待,而且也会带动外界对于AI更多的关注度,相当于预期更确定了。马千里补充称,当下的价格战更多是通用大模型的竞争,垂直领域模型情况相对好一些。

但马千里也提到,他接触过的大厂工作人员,普遍呈现出一种焦虑的心态,"这种焦虑的确来源于同质化竞争,虽然模型之间有差距,但很多时候并没有呈现出碾压式的优势。而企业都有自己的KPI,投入了那么多,必然会导致‘卷市场’,否则就要面临KPI完不成的局面"。

腾讯、阿里等大厂,在已有自己大模型的同时,还在积极投资其他大模型企业,或许也能侧面印证这种行业间蔓延的焦虑。沈萌称,目前的大厂,在大模型方面也没有太多核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凭借资金实力尽可能跑马圈地,多参与有特色或者知名度大的大模型投资,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分摊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