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兴业研究联合兴业银行发起了一项针对零售客户的财富配置调研,调研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在过去一年的整体投资收益率不超5%,这其中,既包括0~5%之间的正收益,也包括0以下的负收益。
近年来,随着利率中枢下行,高息资产逐渐消失,即便是利率稍微高一点的大额存单,也遭到全市场的疯抢,居民理财焦虑越发凸显。
高息资产逐渐消失
银行理财、股票、基金、保险是居民理财的“四大件”。2023年,A股市场先扬后抑、反复探底、行情轮动快速,投资者想从中赚钱并不容易。
不仅仅是个人投资者,机构赚钱同样很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累计亏损超过2045亿元,跑赢比较基准都变成了少数。
受股市震荡、债市波动影响,去年以来,银行理财始终头顶“破净”压力,这也是越来越多投资者抛弃银行理财的原因,不过,临近年末,债市回暖,银行理财整体“破净率”逐步下降,进入修复通道。
相比前面三种,保险更多具有保障含义,是居民财富配置的标配,但同样受到利率中枢下行的影响,自今年8月份开始,预定利率3.5%的产品全线下架,“3%”时代已成过去。
信托理财、私募基金、私募股权等往往是过去高净值人群博取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不过,近两年表现不尽如人意。
在后疫情时代,想找到一款收益不错、安全性高的资产类别越来越难。
高净值客户投资策略会是银行业服务客户的“标准”动作。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许旭辉表示,近日举办的策略会结果超出他的预期。“一是邀约客户的到场率超出以往;二是客户全程参与度超出以往。”
“以往这种投资策略会,我们邀约的客户中最终能有70%至80%到场就算高的了,但这一次接近95%,整场座无虚席,还临时加了两排椅子;以往嘉宾做报告时,总会有部分客户提前离场,而这次几乎全程参与。”许旭辉说。在会后与客户的交流中,许旭辉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客户在当下复杂的宏观环境中陷入投资迷茫期。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与此同时,居民对于财富增长的预期却高居不下。
上述财富配置调研显示,在居民财富配置的预期和现实之间产生了一个巨大的落差。
在现实方面,57.67%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整体投资收益率在0至5%之间,8.57%的受访者收益率为-5%至0,0.75%的受访者整体收益率在-10%至-5%,2.2%的受访者整体收益率在-10%以下,仅有5%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能够获得15%以上的高收益。
在预期方面,有超过72%的受访者预期未来一年的投资收益率能够超过5%,其中,有46%的受访者希望在5%~10%之间。
整体而言,近七成受访者在过去一年的整体投资收益率不超5%,却希望在未来一年投资收益率超过5%。
后疫情时代居民财富配置三大变化
兴业研究公司宏观市场部副总经理郭于玮认为,疫情后,居民财富配置出现了三大明显变化。
首先,居民的财富配置更加无形了,近两年,居民财富发生了万亿级别的大迁徙,从有形的房产配置转变为无形的存款配置。
“过去,居民年新增存款的量级大概是10万亿元左右,现如今一年能够新增19万亿元左右,过去住宅年销售额的量级可以达到17万亿元左右,现在下降到了11万亿元左右。”郭于玮说。
其次是安全性,在金融资产中,存款的占比在上升,银行理财、基金都在下降,即使是在银行理财中,固收比例也更高,一组数据显示,固定收益类理财的比例从2021年1月50.5%上升至2023年7月的61.1%,居民投资策略越来越保守。
最后是更长期,在存款中,定期存款的占比趋势性上升,2023年10月居民定期存款占比达到71.9%,较2021年1月提升6.4个百分点。
不过,存款利率下行也是趋势所在,“明年一季度或者一季度之前下调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郭于玮说。
除了存款以外,今年另一大火爆的配置或许就是黄金了,也是今年少数能够获得正收益的大类资产。
“历史上,每当股市下跌,大部分时候,黄金都能获得一个正回报,对股市有非常好对冲作用。”郭于玮认为,如今,随着无风险利率下降,资产回报率也在下降,这是必须要接受的一个时代的大趋势。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居民理财有何选择?
郭于玮认为,拉长久期与多元化配置是改善投资回报的重要途径。“另外,在投资理财前,需要对回报与风险设置合理的预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产品。”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