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钢鞭终究会痛打在违法之人身上。
作者 | 于婞 高远山
编辑丨武丽娟
来源 | 野马财经
獐子岛(002069.SZ)扇贝“跑路”事件终于迎来大结局。
据《上海证券报》等媒体报道,12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外发布了2023年金融检察工作案事例,“獐子岛”违规披露重要信息案等在列。
据悉,2022年1月20日,大连人民检察院对獐子岛公司原董事长、总裁吴厚刚等人向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大连中院”)提起公诉。同年10月31日,大连中院作出判决,以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诈骗罪、串通投标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对被告人吴厚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92万元;分别判处其他11名被告人有期徒刑11年至有期徒刑1年7个月不等(部分适用缓刑),并处罚金。
宣判后,吴厚刚等5人提出上诉。2023年5月25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至此,被“跑路”的扇贝沉冤昭雪。
而此前法院认为被告獐子岛的被处罚行为属于虚假陈述,与投资者的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投资者的诉讼请求部分成立,一审法院酌情支持赔偿投资者30%的损失。
北京时择律师事务所臧小丽律师介绍,获得法院一审判决支持的投资者范围是:在2017年3月21日至2018年2月9日之间买入獐子岛002069股票,并在2018年2月10日及之后卖出或继续持股的受损者。
如今二审维持原判,臧小丽律师表示,符合条件投资者基本已经索赔过了,现在再想索赔,也晚了。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索赔仍然有着积极意义,能够增加公司和责任人的违法成本,起到震慑后来者的作用。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官微
扇贝“跑路”事件
2006年,獐子岛登陆A股,上市之后,公司业绩连续增长,股价连创新高。然而这一状态只维持到2012年,当年,獐子岛净利润仅为1.04亿元,降幅近80%。2013年,净利润继续下滑至0.97亿元。
此后2年,獐子岛更是连续亏损,2014、2015年,分别净亏损11.95亿元、2.45亿元。
来源:wind
在此业绩下滑期间,獐子岛称2014年,业绩巨亏是由于“冷水团”,也就是说洋流导致天气太冷,有的扇贝冻死了,有的扇贝跑路了。
但到了2016年,有媒体收到了2000居民联名签字按手印的实名举报信,并做了独家报道《2000人实名举报称獐子岛“冷水团事件”系“弥天大谎”》。记者李超、苏建军在报道中称,居民因分红问题与獐子岛发生矛盾,因而联名出来披露2014年的“冷水团造成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事件”原因是提前采捕和播苗造假,并非自然灾害。
臧小丽律师当时就指出,如果獐子岛居民举报内容为真,就意味着上市公司獐子岛集团2014年冷水团事件的公告内容并不属实,有证券欺诈的嫌疑,并且涉嫌虚假陈述。如果原因真如举报者所言系“提前采捕”和“播苗造假”那么公众就会对上市公司此前存货数据或业绩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建议证券监管部门乃至地方公安机关进一步核查。
来源:当时媒体报道
在对媒体爆料的同时,獐子岛居民也联名向监管部门进行了举报。据当时中央纪委网站显示,上述2000多人的联名举报信,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已转辽宁省纪委。而长海县纪委工作人员也对媒体称,已核查完该举报,并已向上级纪委汇报。
不过在报道出来次日,獐子岛就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辟谣”,称报道内容与事实不符,接着又通过公告再次明确否认,表示公司查询了相关纪委网站,未发现实名举报的公开信息;也咨询了中共长海县委相关负责人,了解到未收到相关信息;同时,公司也没有收到此类信息。
如今看来,这一“辟谣”才是谎话。不过举报行为还是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后续调查过程中,证监会还借用了北斗卫星寻找獐子岛的扇贝,最终查清真相。
据《上海证券报》援引最高人民检察院披露的细节,2016年,为避免公司因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上市,獐子岛时任董事长、总裁吴厚刚指使公司人员制作虚假《月底播贝采捕记录表》,调减虾夷扇贝采捕面积以虚减营业成本,对部分海域已经不存在的扇贝应作核销处理而不作核销处理,虚减营业外支出。獐子岛公司公开披露的《2016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1.3亿余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58.11%。
2017年末至2018年初,为能够在2016年已经采捕但未作记录的隐瞒区域重新播种扇贝苗,吴厚刚指使公司人员在隐瞒海域增设抽测点位、编造扇贝死亡的虚假消息,对已采捕海域的扇贝虚假核销、减值,相关人员还虚增捕捞面积和营业成本,以核销2016年度的虚增利润。獐子岛公司公开披露的《2017年年度报告》虚减利润2.78亿余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38.57%。
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吴厚刚擅自更改大连市獐子岛集团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指使他人编造虚假材料申领国家人工鱼礁建设补助资金共计2400余万元。此外,吴厚刚等人还有串通投标、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等犯罪事实。
2020年9月11日,证监会网站发布公告,与獐子岛相关的案件已经正式移送到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责任的追究。獐子岛时任全部董事、高管共计15人被一锅端。
证监会曾对獐子岛事件表示:“獐子岛财务造假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严重破坏了信息披露制度的严肃性,严重破坏了市场诚信基础。”
据悉,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通过对财务数据穿透式审查准确认定虚增、虚减利润数额等犯罪事实,对发现的遗漏吴某某等人诈骗犯罪事实建议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依法追诉,依法从严惩治商业贿赂犯罪,对骗取国家补助资金及该过程中非国家工作人员行、受贿的犯罪行为,实行数罪并罚。
如今吴厚刚被判15年,獐子岛被“跑路”的扇贝终于洗清了冤屈。
镇长下海,“海底银行”上市
獐子岛原本是一个距离大连120公里远的不知名小岛,这里盛产海参、鲍鱼、虾夷扇贝等高端海鲜。上世纪60年代,农业大寨,而獐子岛就有“海上大寨”的美誉。
吴厚刚,土生土长的獐子岛人,1964年出生。他的父辈都是以捕鱼为生,改革开放后,中学毕业的吴厚刚进入造船厂成为一名铆工,后历任獐子岛渔业总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渔业”)会计、财务部经理、总经理、獐子岛镇镇长、党委书记等职。当时的獐子岛还是一家国有企业。
1996年,吴厚刚成为獐子岛镇镇长(同时兼獐子岛渔业总经理)后,獐子岛渔业却连续两年亏损5000万,会计出身的吴厚刚后来给出的原因是,由于一些二道贩子开出高价从渔民那里收购渔业产品,导致集体制的獐子岛渔业产量下滑、严重亏损。而这样的问题,其实吴厚刚早已在收益数据上发现了问题。
獐子岛巨亏后,吴厚刚将几十年积累下来的49艘捕捞船卖给了个人。此后,獐子岛渔业开始盈利,营业收入达到3000万,船队规模扩大为100多只。
也就是在扭亏为盈的同一年,獐子岛渔业集团开始实施改制,由集体所有制改为有限责任制,吴厚刚成为獐子岛渔业集团法人。
2000年,当时的大连市领导到獐子岛视察后,称獐子岛为“海底银行”,提出獐子岛应到资本市场借力。从此獐子岛渔业集团开始了股份制改造。
为了实现政企分开,吴厚刚顺理成章“下海”成为一名股份制企业的董事长。吴厚刚出资500万元,持有獐子岛10%的股权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2006年9月28日,獐子岛正式登陆A股中小板,吴厚刚也成为了亿万富豪。
2010年,吴厚刚还曾入选《胡润百富榜》,排名第1099位,如今身陷囹圄,令人唏嘘。
獐子岛“瘦身”
业绩不振多年,獐子岛也早已开始着手“瘦身”。
此前2019年7月1日晚獐子岛发布公告称,拟将公司全资子公司獐子岛渔业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持有的新中海产100%股权、新中日本90%股权出售给亚洲渔港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12月,獐子岛决定放弃海况相对复杂的海域约150万亩,以节省成本和费用。
2020年至2022年,獐子岛更是四次发布“瘦身”计划。
2020年上半年,公司又出让了广鹿海域使用的租赁权暨海底存货,处置了中央冷藏部分股权以及废旧闲置物资等。
同年4月,獐子岛拟将控股子公司中央冷藏75%股权转让给普冷公司,并将该笔转让定价1.37亿元。
2021年12月4日,獐子岛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出售分公司资产的议案》,同意将庄河分公司的相关资产出售给大连长盈海洋牧场有限公司,交易总价款合计为9500万元。
2022年7月,獐子岛拟通过大连产权交易所,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下属乌蟒岛分公司相关资产,交易的首次公开挂牌转让价格不低于8272.14万元。
如今,12月13日,獐子岛又公告了第5次“瘦身”计划,公司拟通过大连产权交易所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所属相关低效资产,首次公开挂牌转让价格不低于1.02亿元。
来源:wind
一边是扇贝“跑路”,一边是公司“瘦身”,獐子岛的股价也在震荡中连续缩水。2010年11月10日,獐子岛曾创下自2006年9月上市以来最高价34.59元/股,彼时总市值高达246亿元。截至12月29日,獐子岛报收4.49元/股,总市值31.93亿元,缩水超214亿元。
不少股民也跟着承担损失。
此前面对投资者质疑,吴厚刚曾解释:“股民选择了海洋产业,就是选择了风险陪伴。”吴厚刚公开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有疼痛感。”
如今吴厚刚被判,这场闹剧终于尘埃落定,獐子岛还能否重焕新生?评论区聊聊吧。